今日澳洲
标题:
如果末日来临,这群不靠手机通讯的人可能先活下来
[打印本页]
作者:
爱范儿
时间:
2024-10-20 13:31
标题:
如果末日来临,这群不靠手机通讯的人可能先活下来
不久前,Space X获得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授权,允许其在飓风期间,为受灾地区提供紧急通讯服务。我们也曾详细写过,卫星电话是如何在紧急关头起作用的。
现在,这个服务从原本的30天,延长到了2024年底。
SpaceX分发了超过10,000个Starlink套件,其中包括访问该服务所需的接收器、免除月费以及在受影响地区通过蜂窝网络启用紧急警报。
不过,虽然免费,但没有免费到底:Starlink互联网服务免费提供给八个州的用户,免除月服务费,但是买接收器是要钱的,盛惠349美元。
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买不买得到。在受灾严重的地区,接连的飓风造成了灾难性的洪水、食物和水短缺以及大面积的电力和通信中断。
连基本的交通和通讯都成问题的情况下,光是把食品药品等必需品买齐,都已经很困难了,是要怎么买一个网络服务接收器呢。
在星链真正作用到实处前,那些被困在暴风中的人,又是怎么跟外界联络的?
没网、没电、没信号,危急时刻的通讯“底线”
“业余”两个字,并不是在描述水平。
业余无线电,是一个受众虽小但存在已久的技术。无线电技术渗入到各个行业,大到军民用的航空铁路,小到街拐角的工地塔吊,都有无线电的存在。
相对上述这些专用途径而言,才有了“业余”无线电,以此来划分频率,不对专业用途产生干扰。
飓风灾害期间,这些爱好者们用自己的设备,联络救灾队伍,替周围邻里报平安,还和山姆会员这样的供应商联络,筹备救灾物资。
“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完全有能力应对一次又一次的飓风。”在面对《连线》杂志采访时,佛罗里达的业余无线电应急管理主任很有信心。
在美国,有超过一百万持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外号:HAM。这个英文单词的中译是“火腿”,于是国内的无线电爱好者,就自称为火腿族。
在飓风、海啸、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时,手机信号塔、光纤线路会因此而受到损坏。
星链的服务就在解决这个问题,它的信号直接与轨道上的卫星相连,绕过了地面通讯网络。不过,卫星电话不仅需要花钱买设备,还需要订阅服务,通话和短信收费较高,上网就更是心疼资费。
这时候,无线电台因为不需要借助基站,不需要额外费用,而成为了通讯“底线”。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国内火腿族最深刻的记忆。地震发生后的7分钟内,四川业余无线电应急通信网,就发出了动员指令。
当时的成都也受到地震冲击,但庆幸的是,当地的一台UHF中继器还能继续运转,上面有着两百多个本地无线电台。
震后是最接近“信息真空”的时间,通讯中断,抢修和搜救队伍也因为道路交通震毁,无法第一时间进入灾区,抗灾指挥部和前线常常联系不上。这台中继器迅速成为协调志愿者、社会车辆的核心枢纽,不仅用来传送消息,还协调车辆、输送伤员。
一个典型案例是当时的绵竹和汉旺。绵竹是市一级,汉旺则是下属镇。绵竹市区经过紧急抢修,电力恢复,但是汉阳因为受灾严重,一直无法和绵竹建立联系。
几位HAM带着设备驾车,想办法进入几乎是废墟的汉旺,架设天线,调整设备,成为了汉阳和绵竹的通讯渠道。
这在当时是最有用也最直接的办法:指挥中心的市长,要和灾区前线的副市长、秘书长通话,就直接到电台前拿起话筒呼叫。
对面守在电台前的值机员接收到后,直接在人群中把副市长找出来,再把话筒交过去。
在手机、电话、网络全部失效的情况下,无线电成为了唯一的通讯手段。至今在火腿们的论坛上,仍然能找到对当时情况的记录。
同年,四川无线电协会获得了国际业余无线电协会颁发的人道主义奖,以表彰他们在救灾工作中的杰出表现。
最专业的“业余”人士
无线电通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需要基站,不依赖任何网络。在一切中心化基础设施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些电波,能真正做到“永不消逝”。
想要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并不简单。
首先,虽然有“业余”两个字,但想要成为HAM,是需要考证的。
要取得使用和操作业余无线电台的资格,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先要加入无线电运动协会,成为会员;然后通过自学、培训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电台操作证书》后才能设台。不同类型的牌照,可用的频率不同。
最后还要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业余电台执照》,每张执照都会有一个相应的、全球唯一的数字字母组合,通常被大家叫作呼号。
呼号的结构图片来自:b站up主@柴知道
等到了实际使用中,有非常多的规范。每个国家都规定了给业余电台的特定频率,并使用特定的编码。正常情况下不允许业余电台与非业余之间通联。四川震情时,业余爱好者们也是第一时间和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沟通,再逐步扩大工作范围。
考取执照、成功设台后,终于可以通联时,也有很多“规矩”。
一次通联中,必须交换的内容有:双方呼号+字母解释法复诵呼号+信号报告。然后可以有简单的寒暄,交换地址、设备情况等。
呼号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无线电通话不稳定,经常出现信号失真。于是为了准确传递呼号,英文字母有专门的读法。
这些规矩,哪怕是跟宇航员通联,也是一样的——没错,你真的可以和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通联。
ARISS,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台,原本是为了向青少年学生科普无线电技术。几十年间,它逐渐成为了广大业余爱好者的进阶项目。
国际空间站的呼号是NA1SS,想要通联上,需要关注国际空间站的行踪,看它正处于哪个领空,信号是否可以覆盖,可行时就能尝试联通了。
不过,想要有清晰的传输并不容易,空间站在持续运动中,同一时间,会有很多爱好者想要联通。这些都会带来很多噪音,宇航员经常要反复尝试几次,才能抄收清楚呼号。
可爱的是,如果成功通联,宇航员的回复是“欢迎登陆”。
通常为了不占用频率,像聊电话一样唠嗑是不允许的,所以在完成上述内容后,就到了互相道别的时刻——以数字“73”结尾。
“73”这个数字在通讯中的特别含义,由来已久。最接近的是1859年,西联汇款公司制定了“92代码”,用数字表示一系列的短语,供操作员在电报上使用。在那里,“73”寓意着“接受我的赞美”。
从此,这两个数字就和祝福、问候绑定在了一起。一直到今天,业余爱好者们会在每一次通联最后送上73,以示祝福。
末日通讯,静候联通
在通讯前所未有的方便时,不低的门槛、一系列的操作规范,都让业余无线电作为一个冷门小圈子存在。
况且,那些能让它大放异彩的时候,都是危急情况,总归还是少发生的好。这就使得绝大多数时间里,火腿们都是安静地发射信号、安静地等待联通。
这种等待,在通讯无比便捷的今天,让业余无线电成为一种真正的“等待戈多”。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会释放电磁波,比如光就是太阳释放的电磁波。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便是物理学中讲到的无线电。
1894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开始尝试无线电传输。七年后,他成功地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他也因此被称为“无线电通信之父”。
很快,这项技术被应用和推广,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布劳恩发明了新的调谐技术,这使得无线电报可以以不同频段定向发送和接收,降低了干扰。他还发明了磁耦合天线,使得无线电报的发射功率大大增强。
1909年,马可尼和布劳恩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明发现,为整个人类现代通讯,打下了基础。
百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去看,曾经遥不可及的距离显得毫无杀伤力:手机可以拨通全球,登陆互联网只需滑开手机。
业余无线电的一切,都显得古老:手动调频、自架天线,然后等待另一个信号,在同一频道出现。
一次联通结束之后,可能不会再有下一次。在茫茫的电磁波海洋里,彼此只是打了一个招呼,一期一会。
今年夏天,演员张颂文在综艺节目上展示了一次用无线电通联,也让很多人第一次见识到这个冷门项目。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比如他的特殊呼号,并没有办法核实。
更多的是疑惑:很快手机都要配备上卫星通讯的能力了,为什么要在这个年代,围着古老的设备打转?
每个无线电爱好者都有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有选择着自己对外发射信号、建立沟通的方式,而火腿们,在一个热闹的时代,做了一个安静的选择。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