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不要再做了!看似「养胃」的4件事,其实可能伤胃
[打印本页]
作者:
生命时报
时间:
2024-12-19 10:01
标题:
不要再做了!看似「养胃」的4件事,其实可能伤胃
胃痛、反酸、胀气……现代人的胃,时不时会出点小毛病。很多人会选择忍一忍就过去了,或者吃些“养胃”食物。
但有些看似养胃的习惯,并不适合所有人,甚至可能不利于健康。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真正对胃好的习惯,并提醒需要重视的胃部不适。
受访专家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中国注册营养师 于仁文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唐红卫
4个习惯可能并不养胃
很多人觉得白粥、酸奶、苏打饼干等食物对胃好,这种认知不算错误,但有些片面。
常吃粥、面等软烂食物
此类食物的优点是水分含量高,容易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胃部负担。
但胃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如果长期吃软烂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可能会退化。并且面条、米粥、糊类食物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较低,并不利于养胃。
喜欢喝热汤
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喝上一碗热汤,觉得暖身又暖胃。但过热的食物对口腔、食管、胃部、肠道都可能造成伤害。
胃黏膜非常脆弱,若食物温度过高,会导致炎症、溃疡,长此以往可引发慢性胃炎甚至癌变。
饭后喝酸奶
酸奶有助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经常喝对于改善消化有一定帮助,并有助于改善便秘。
饭后喝酸奶却不一定能促进消化。因为酸奶本身是一种饱腹感很强的食物,吃饱了再喝反而会加重胃消化负担,不利于消化。
吃苏打饼干
苏打饼干中含有碱性的碳酸氢钠,可中和分泌过剩的胃酸,缓解因胃酸分泌过多产生的“烧心”症状。
不过,苏打饼干对护胃没有实质效果,并且油脂含量较高,不适合作为正餐单独食用,建议配合一些流质食物,作为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恢复期的辅助加餐。
食疗养胃有6个要点
肠胃日复一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废物,比起吃什么,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更重要。
1
按时吃饭七成饱
按时饮食,符合人体生物钟和工作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晚餐,不应吃太晚,否则会增加胃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不要暴饮暴食,七分饱是控制能量摄入,保持健康体重、保养肠胃的好习惯。
2
温度适中味清淡
热食进入胃肠道后会灼伤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胃黏膜;过冷的食物直接食用易造成胃肠应激反应,影响消化甚至引起急性腹泻。
长期吃太咸,也会使胃黏膜逐渐变薄,是诱发胃癌的因素之一;过甜的食物会刺激胃酸过多分泌;过辣的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肠道应激反应。
3
蛋白脂肪不宜多
蛋白质类食物虽然重要,但消化需要的时间较长,不仅会摄入较多热量,也给肝肾带来不少负担。
建议适度控制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如五花肉、排骨、肥牛、肥羊、肘子等肉类,坚果、油炸食物的总量也要严格控制。
4
食物软硬因人异
“食宜软”主要针对特定人群,如幼儿、产妇、胃病患者、咀嚼和吞咽能力较差的老年人等。牙齿咀嚼功能完备、肠胃功能较好的健康人群长期进食软食,反而会降低肠胃能力。
5
细嚼慢咽身体好
咀嚼过程中,人体消化系统会条件反射地分泌出更多消化液,更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细嚼慢咽还可延长进餐时间,使大脑更及时捕捉到“吃饱”的信息。避免因进餐太快而摄入过多食物,给身体和肠胃造成负担。
6
选择零食很重要
零食首选新鲜水果、低糖酸奶、纯牛奶、原味坚果等。对于容易低血糖的人来说,日常可备一些饼干、面包、糖块等容易升血糖的零食。
有些“胃不舒服”不能光靠养
胃部不适是一个不分季节、时间和年龄的症状,到消化科就诊的患者中,60%因为胃不舒服。
由于胃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身体器官病变,如胃癌早期、肠道肿瘤、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炎症等都会导致胃部不适。
胃病种类多、成因复杂,有些胃病光靠养是不够的,需要治疗。如果在没有明确原因的情况下自行用药或食疗养胃,不但收效甚微,还可能耽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养胃的前提条件是确诊病因,明确导致胃部不适的罪魁祸首。
有些胃病需要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部疾病的常见因素,由该菌引起的胃部慢性炎症、溃疡、甚至肿瘤,须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医生临床诊断进行规范治疗。
有些胃病需要情绪疏导
一些由于“心病”诱发的胃部不适,通过情绪疏导就能有效缓解,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病,剧烈的情绪波动或负面精神状态是一大病因。情绪舒缓后,不适症状也随之好转,单纯养胃效果欠佳。▲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