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AGI与多位行业人士交流后发现,他们普遍认为,DeepSeek不会让MaaS模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但必然会迎来进一步升级,特别是算力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更多企业加大对 AI 的投入,利润空间依然存在。
IDC中国研究经理程荫对钛媒体AGI表示,一方面,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和高效训练,降低 AI 技术门槛,支持中小企业在云平台微调,降低算力门槛,推动 MaaS 模式变革,云厂商服务转型,既降成本又增强模型灵活性;另一方面,未来开源和商业大模型将差异化竞争,企业和个人用户选择时考量因素众多,所以现在判断谁会被取代还太早,但对中国企业级AI发展的影响肯定是积极的,由于其整体成本和门槛的降低,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大力投入AI。
为什么MaaS模式盈利较难?在回答盈利问题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MaaS?
MaaS,名为“模型即服务”(Model as a Service),即一种依托云计算的 AI 服务模式。它将AI算法模型以及相关能力进行封装,以服务形式对用户提供,其核心目标是降低 AI 技术使用门槛,控制应用建设成本,简化系统运维管理复杂度,提升 AI 技术应用效能。
简单来说,模型开发者将训练好的 AI 模型部署在云端,以 API 接口、平台服务、模型服务、数据集服务、AI应用开发服务等多种形式提供给企业或个人用户使用,用户无须自己进行复杂的模型训练和维护,按需调用模型功能,按使用量付费即可。这不包含单独销售的云基础资源层(IaaS)和算力的收入。
如果说此前云计算时代,IaaS、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是关键商业模式,如今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促进MaaS商业模式的兴起。通过MaaS,企业能够以服务形式提供复杂的 AI 模型,大大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同时针对金融、政府和医疗等特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大模型厂商还提供私有化、定制化方案,以满足客户对数据落地和高安全性需求。
MaaS定位及对比示意图(来源:中国信通院公众号)
本质上,AI 应用需要“弹性”调用大模型。
一家 AI 应用企业曾对钛媒体AGI表示,其产品当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场景都调用不同模型,包括豆包、MiniMax、文心大模型等,这就让一个产品获得了更好的生成式 AI 体验,但价格层面就参差不齐,有些API调用价格就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 AI 服务模式的应用上,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在美国,亚马逊 AWS、微软等云计算大厂虽未明确采用“MaaS” 这一命名,但更多是利用 API 构建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以及提供用例支持,例如 Run:ai 提出了 AI 即服务模式(AIaaS)。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成为最广泛使用MaaS模式的地区。
据Allied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 AI 软件即服务市场价值11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 1789 亿美元,2024-2032年复合增长率达35.9%。
然而,回顾“AI四小龙”,以及此前云计算和SaaS鼎盛时期,很明显感知到,AI 和云服务软件行业存在高投入、低利润(甚至亏损)、回款周期长等问题,而在“烧钱”的AI竞赛下,也未解决 AI 公司和云服务公司的亏损挑战。
如今,开源 AI 模型DeepSeek引发新一轮政府、企业部署 AI 大模型热潮。就在2月16日,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政务外网正式部署上线DeepSeek-R1、V3 671B大模型,同时,深圳市基于政务云环境面向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这将丰富政务服务场景应用。
据钛媒体AGI统计,截至2月16日,包括阿里云、腾讯云、火山引擎、华为、摩尔线程在内的超过110家 AI 算力、AI 云服务、AI 应用领域公司都宣布接入或适配DeepSeek模型产品。
尽管DeepSeek借助算法优化和高效训练降低 AI 门槛,其开源模型助力中小企业,促使MaaS模式变革和服务转型,但当前开源与商业大模型竞争激烈,同时算力成本、人员部署成本依然很高,影响因素复杂,很多企业适配/部署DeepSeek之后,客户是否愿意长期付费,并能够形成新的盈利模式,仍需持续关注。
AI 行业人士王海(化名)向钛媒体AGI坦言,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战略或商业意图,集成多个模型技术,并提供免费或付费服务,MaaS服务主要是通过产业链和政企端项目中获得收入,怎么去助力真正的业务或是价值提效,因此,这本身并不能说明MaaS模式出现了问题。大模型 API 调用和MaaS服务是可以产生更大价值的。
“我们和企业聊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其实模型服务本身并不是很赚钱,它利润很薄,应用可能比模型服务要赚钱一点。相当于模型本身是买回来的‘菜’,应用是把这些菜做好之后的一盘熟菜和熟饭,这个过程中其实会产生一些利润。”王海指出,大模型 API 调用和MaaS服务是可以产生更大价值的。
“我们认为市场赢家最终将是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并将新技术突破商业化的公司。随着市场进入推理阶段,我们对 AI 大模型参与者逐渐看好,并认为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将有来自边缘设备复苏的更好机会。”摩根士丹利认为,如今 AI 热潮有点像1995年的互联网普及,当时大家预计思科(CISCO),或者是AltaVista、Hotmail赢得竞赛,但亚马逊却提供了最低廉的每秒服务token,成为最终的赢家。
程荫表示,对于 AI 应用而言,大模型的更新升级将有助于加速应用场景的创新及商业化落地,未来无论是像文案撰写和内容生成、在线会议总结、AI助手、搜索等面向个人生产效率提升的应用,还是面向客服、营销等水平业务职能的场景,亦或是行业特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都将会是今年市场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