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神秘短信横扫全港 港府紧急提醒!千万别回复
[打印本页]
作者:
港漂圈
时间:
前天 23:01
标题:
神秘短信横扫全港 港府紧急提醒!千万别回复
圈妹前两天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
等一下,这个话术…怎么有点似曾相识…
这不就是最近香港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新诈骗手法”嘛!
图源:香港01
幸好圈妹对这种诈骗方式有所耳闻,不然还真有可能回复对方了。
大家可别小看这种诈骗方式,最开始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目的。
但其实,在你回复对方信息那一刻,就已经进入对方的层层圈套了。
而且这可不是个案,类似短信已经在香港大范围蔓延了!
图源:文汇报
步步为营
有不少香港IP的网友,都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收到的“神秘短信”:
图源:小红书用户@港村声筒
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短信可能来自不用号码,但是话术都格外相似:
图源:小红书
更离谱的是,有位远在英国的港人,也收到了和圈妹一模一样的短信:
图源:小红书用户@DSE救命姐姐
房间里没人,又怎么会扰民,那就只有一种原因:(闹鬼)诈骗!
这些所谓“邻居”的真正身份,是一批专门假扮住户、用温和话术一步步诱导交出个人资料的诈骗分子。
明明是“邻居投诉漏水”,一开口却立刻要你加WhatsApp继续详谈。
明明说是噪音扰民,但讲着讲着就开始套你资料了,问你住几号几楼哪间房。
图源:小红书
一旦你真的加了WhatsApp之后,对方立刻变身成帅哥/美女头像,语气也突然变得亲切起来。
一开始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接着就开始嘘寒问暖、主动找话题、天天找你聊天,迅速拉近距离。
图源:大公文汇
有位香港业主说自己和对方聊了一段时间后,对方就开始道德绑架他,向他借钱。
对方会说:大家做街坊这么久了,帮个忙吧…
甚至,还有可能和你发展虚假的恋爱关系,也就是“网恋”。
图源:香港反诈骗协调中心
当你开始信任对方的时候,他们就会编各种借口。
比如,现在手头紧、发生了急需用钱的情况,来诱导你转帐、汇款。
还有一些情况是,对方会发一个貌似无害的链接给你。
借口可能是“物业维修报告”或者“投诉文件”,你一点击,后台就自动获取你的个人资料。
甚至,连身份证资料、住址、银行卡都可能被摸清楚。
图源:有线宽频
港府紧急提醒
目前,香港马鞍山锦龙苑最少有10名住户,都公开表示收到类似短信。
图源:文汇报
香港警方早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港共接获297宗网上情缘诈骗案件。
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7%,损失金额达2.5亿港元!
图源:星岛头条
而这类“邻居型诈骗”,正是从“情缘骗术”演化而来的新版本。
从前讲爱情,现在讲“街坊情”。
面对这波来势汹汹的“邻居型诈骗”,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也出面发声,发布了防骗六大贴士:
1.接到陌生信息时,“停一停、想一想”,不要贸然回应;
2.千万不要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
3.若收到“噪音”、“漏水”相关投诉信息,先向大厦管理处核实;
4.定期检查银行、电邮等重要账户的登录记录;
5.启用双重认证,提升账号安全性;
6.紧贴警方和私隐公署的防骗最新动态,保持警觉。
圈妹发现,现在的诈骗分子真的无孔不入。
图源:大公文汇
如果说以前他们靠“骗术”,现在他们靠的是“剧本”,而且是量身定制、逐步推进、步步为营。
剧情策划能力堪比TVB…
所以,圈妹建议大家收到类似短信的时候,不要想着“邻里之间互相关照”,而是要对陌生号码多一点怀疑。
图源:大公文汇
下边这位网友的应对办法就很直接,直接避免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图源:小红书
这类诈骗的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他们有多聪明,而在于我们有没有“多留个心眼”!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