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阎维文晚节不保:开演唱会捞金,恶评如潮
[打印本页]
作者:
头号剧委会
时间:
7 小时前
标题:
阎维文晚节不保:开演唱会捞金,恶评如潮
曾几何时,阎维文的《小白杨》响彻大江南北,军装笔挺的他是军旅艺术的标杆。
一句“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唱得人热泪盈眶。
那时的他,德艺双馨是贴在他身上的牢固标签。
可如今,67岁的他站在平遥的演唱会舞台上,却引来一片骂声。
同样是阎维文,为何从全民敬仰到争议缠身?
演唱会捞金,恶评如潮8月5日晚,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在平遥举办的演唱会,完美收官。
67岁的阎维文,人老心不老,看起来依旧精神抖擞。
在这场演唱会上,阎维文邀请了不少歌唱家、演员来“撑场面”。
比如黄训国、蔡国庆、乌兰图雅等等。
一众老艺术家的演唱,似乎让这场演唱会物有所值。
但网友的评价却截然相反,恶评如潮的阎维文,到底触犯了哪一条底线?
阎维文本次演唱会的主题是“回报家乡走进平遥”。
那么网友的首要问题就是:
“既然说是回报家乡,那门票要钱吗?”
好消息是:演唱会门票不要钱。
坏消息是:“以票换票”要钱。
根据官方消息,阎维文本次演唱会的门票采取“公平抽奖+实名核销”的方式进行。
也就是说,凡是在2025年8月5日当天购买的平遥古城门票,都可以参与抽奖。
一共有500个幸运名额。
原本以为阎维文的这场演唱会会帮他赢得满堂喝彩,没想到网友却根本不买账。
“一句平遥家又薅了多少人的羊毛!”
在网友看来,阎维文此举不过是借着“回报家乡”的名义来捞金罢了。
这次演唱会是由平遥本地一家牛肉企业独家冠名的。
要说阎维文这次只为回报家乡,不为赚钱,估计没人会相信。
不过网友心中最在意的一点是,这位老艺术家“说是回报家乡没有一个老百姓能看到”。
“回报平遥老乡就是圈住的那几人,铁皮外面的都不是平遥人。”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走穴挣钱来了。”
平遥演唱会本是他从艺55周年的诚意之作,却在收官当天就被推上舆论风口。
社交媒体上“晚节不保”“趁老捞金”的骂声铺天盖地。
这不禁让人好奇:
和他差不多的老艺术家,也都出现过频繁商演的活动,怎么唯独阎维文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其实,阎维文口碑的下滑并非始于这次演唱会!
昔日艺术家晚节不保?曾经的阎维文,是个不折不扣的军旅艺术家。
13岁报考山西省歌舞团,因为自己肢体过于僵硬,与其他孩子相差太远。
他就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练功。
强度过大的练习,直接导致他小小年纪就患上了坐骨神经痛。
1979年调入总政歌舞团之后,他依旧是团里最勤奋的人。
其恩师张小弋评价他:
“作为一个老师,有这样的学生,我终生无怨无悔。”
1984年,歌曲《小白杨》的诞生,将阎维文的知名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的歌曲,无论是技巧,还是音色,都足以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
在“艺”这方面,阎维文无懈可击。
那么他的私德如何呢?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阎维文却并非如此。
他与妻子刘卫星相识得很早,那时候他不过15岁,对方也才14岁。
两人在山西省部队宣传队学习和工作。
当时明令禁止战士谈恋爱,但两人还是私下偷偷交往。
后来,阎维文考上了总政歌舞团,去了首都。
刘卫星依旧留在山西部队。
去了繁华都市的阎维文,并没有忘记远在山西的初恋。
1982年,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刘卫星也借机调到北京工作。
1988年,阎维文参加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
这个比赛对于提升他的知名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阎维文一直都很用心地准备。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妻子那边传来了噩耗。
还不到30岁的刘卫星,竟然被查出了乳腺癌,医生要求马上进行手术。
得此噩耗的阎维文立马就决定要放弃比赛,去医院照顾妻子。
但妻子坚决反对,因为她知道阎维文这一路走得有多不容易。
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之下,阎维文回到了比赛现场,参加了决赛。
最终,他拿下了专业组民族唱法的第一名。
妻子后来也如期进行了手术。
让夫妻俩没想到的是,1992年和1996年,刘卫星的癌症两次复发。
两人又站到了生与死的边缘,那时候阎维文只有一个想法:“不惜一切,挽救她的生命。”
当时还在军艺读书的阎维文向学校领导说明了情况,随后就从军艺退了学,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照顾妻子上。
为了让妻子早日康复,他每天陪妻子去医院输液、打针。
这么看来,阎维文曾经确实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那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陷入“无底线捞金”的争议之中呢?
2020年,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提到,自己参加了阎维文举办的声乐大师班。
据悉,这个培训班一共只有3天,而费用却高达4500-5000元。
一期培训班的学员数量是100人。
照这么算,阎维文3天就能收入最少45万。
这就有网友提出疑问:
音乐是自成体系的,3天能学到啥,怕不就是为了挣钱吧?
2020年,阎维文参加某房地产企业的开盘活动。
活动上,他倾情演绎了《小白杨》等著名军旅歌曲。
然而,此前该企业就被官方通报存在工程质量问题,被罚了数万元。
阎维文之前多次表示:军歌不是用来赚钱的工具。
而如今的行为,却与过往表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是导致他争议声浪高涨的主要原因。
结语
从《小白杨》里那个清澈嘹亮的青年,到如今站在舆论风口的艺术家。
阎维文的55年从艺路,藏着时代的变迁,也映照着观众对初心的期待。
或许,争议并非否定他的艺术成就,而是人们不愿看到熟悉的身影,在商业浪潮中模糊了本真。
相信经历过这场风波,无论是阎维文还是观众,都能更清晰地懂得。
真正的回报,无关形式,而在于那份对艺术的赤诚,对观众的尊重。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