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怎么知道血管有没有斑块?医生推荐这个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生命时报
时间:
4 天前
标题:
怎么知道血管有没有斑块?医生推荐这个方法
血管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负责将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
一旦血管长出斑块,就会导致管腔狭窄,一系列疾病就会接踵而至,如脑梗、心梗、冠心病等。
怎么知道自己的血管里有没有斑块?如何延缓斑块出现?《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怎么知道血管里有没有斑块?
全身血管那么多,要想评估血管里有没有斑块,应该看哪一处的血管呢?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艺芳表示,最合适的部位是颈动脉,颈动脉是全身血管的缩影,如果存在斑块,说明其他部位也可能有斑块了。
郭艺芳表示,检查动脉斑块的方法有很多,它们各有优劣。
动脉造影
最准确
动脉造影以及血管内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动脉斑块,还可以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
但这属于有创伤的检查,需要穿刺血管、注射造影剂、还需要接受X线照射,除非特别必要,不建议采用这种检查方法。
CT血管成像
可能有一定误差
CT血管成像,也可以大致了解有没有斑块以及血管有无狭窄,但可能有一定误差。
这种方法无创伤,但也需要注射造影剂和照射X线,对身体也具有潜在的不良影响,所以也不用作常规的检查手段。
磁共振
价格较贵
磁共振检查也可以发现动脉斑块,但价格较贵,需要的检查时间较长,图像质量容易受到干扰,同样不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超声
最常用
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动脉斑块的方法就是超声。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无创伤、时间较短、价格较低,可以发现浅表动脉血管内有没有斑块和血栓,以及是否出现管腔狭窄、狭窄程度如何。
但普通超声不能用于冠状动脉和颅内血管的检查。
40岁起,斑块开始变得明显
通常,人到40岁左右,颈动脉斑块开始明显;到60岁左右,颈动脉找不到一处斑块的人屈指可数。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利宏表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动脉斑块检出率已达40%,若不及时干预,5年内发生心梗、脑梗等事件的风险将增加3~5倍。
专家提醒,一些不良习惯相当于在“培养”斑块,尤其是以下6个危险因素。
常吃油炸食品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会促进炎症因子表达,导致代谢异常,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日常应少吃快餐、零食和各种油炸食品。
忽视血压监测
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水平过高,血流会反复冲击血管内壁,撞击血管壁上的斑块,使其脱落。
爱喝甜饮料
高血糖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为脂质沉积提供条件。建议尽量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甜食。
吃太多“坏脂肪”
全球因心血管疾病致死的病例中,31%归因于高胆固醇。不建议常吃动物内脏、鱼子酱、虾酱、螃蟹、鱿鱼等。
不爱吃果蔬
饮食中缺乏足够的水果和蔬菜,意味着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不利于维护血管健康,可能加速斑块形成。
抽烟饮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斑块形成。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加剧斑块不稳定性。
7个方法延缓斑块发生发展
医生表示,血管内存在斑块的人,如果处于早期脂质条纹阶段,通过强化降脂、调整生活方式,能实现部分或完全“逆转”。
成熟斑块虽然完全消失的可能性很低,但可通过治疗,稳定斑块、减少炎症、降低破裂风险。专家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控斑”要点。
1
控制“坏胆固醇”
胆固醇是形成斑块的主要“原料”。少吃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烹调方式多用蒸煮、凉拌,少油炸;不喝各类甜饮料、奶茶、酒类等。
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多吃粗粮。全谷物、燕麦、豆类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减少血液所吸收的胆固醇数量。
2
将血压稳定下来
血压如果不稳定,或者水平过高,血流会反复冲击血管内壁,内壁上的斑块受到牵连,脱落的风险自然大大增加。
3
坚持运动
久坐会降低血流速度,有助血管中的脂质沉积。而运动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措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规律、适量、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般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每次约30~50分钟,每周3~5次即可。
4
戒烟限酒
烟酒是血管的克星,吸烟是缺血事件、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5
定期监测指标
每年至少一次体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建议以下几类人定期做颈动脉超声检查:
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吸烟、超重、肥胖的人群;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久坐不动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
6
合理使用药物
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中最主要的是他汀类,可抑制胆固醇合成,防止斑块增长。当胆固醇降到一定程度时,部分患者的斑块可缩小。
7
多做踝泵练习
踝泵练习,也就是俗称的勾脚尖。动作原理就像压水泵一样,收缩时血液受挤压回流,放松时新鲜血液补充,能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总之,平日里规律饮食,坚持运动,少熬夜,就能让血管晚一点“长斑”,即使已经出现斑块,也可以让它长得慢一点。▲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