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印度要出口光辉战机:比中美俄更具竞争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2025-8-28 17:31
标题: 印度要出口光辉战机:比中美俄更具竞争力...
据《印度防务研究网》8月27日报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恢复向印度提供F404-IN20发动机之后,斯坦航空立刻活泛了起来,要大干一场,把光辉战机卖到国外。

过去几年,印度一直受制于发动机供应瓶颈,导致光辉战机生产节奏长期滞后。

早在2021年签订的批量订单,因为发动机交付迟迟不到位,造成印度空军的接收计划一再推迟。

直到2025年初,随着美国承诺恢复供货并加快交付,斯坦航空终于得以逐步摆脱困境。

根据最新的产能规划,2025年全年预计可完成12架光辉Mk1A交付,2026年起有望将年产量提升至30架以上。

在印媒看来,这对于印度空军而言是“重大利好”,因为此前首批40架Mk1交付用了十年时间,83架Mk1A的计划原本也被认为会拖到2032年才能完成。

发动机供应的恢复不仅让斯坦航空增强了信心,也让印度政府大为振奋,直接下令追加采购97架Mk1A。

而斯坦航空已经不满足于自家空军的订单,试图让光辉战机走出国门。



(印媒报道截图)


斯坦航空现在显得相当有信心,不局限于把飞机卖到国外,还要以综合性、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进入国际防务市场。

按照印媒的说法,他们要为外国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整体服务,从平台交付、人员培训到长期维护支持,力图打造战斗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式。

这样的方案号称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在平台供应方面,除了主打的光辉Mk1A和未来的Mk2,还包括ALH Dhruv直升机、LUH轻型多用途直升机、升级版Hawk Mk132教练机等多种产品。

而在人员培训方面,还能够依托印度空军的资源,为飞行员、地勤和维修人员提供系统化训练,包括在印度国内进行“高水平课程”,或者派遣团队到客户国执行本地化教学。

在维护保障方面,则强调斯坦公司长期为印度空军数百架战机提供后勤支持的“成熟经验”,完全可以为海外用户提供同等标准的支持。

印媒声称,这套一体化服务体系在综合竞争力上超过了中国、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厂商,因为斯坦航空不仅提供平台,还能在成本、适配性、培训效率、零部件供应等多个环节形成闭环。



(印度战机)


然而,但凡听过斯坦航空这个名字的人,都知道,以上说的,完全是闹着玩的。

斯坦航空的所谓成本优势只体现在单机采购价上,光辉 Mk1A单价约为4000至5000万美元,比F-16 、鹰狮、阵风等西方同类机型便宜一半,但在全寿命周期成本上并不占优。

斯坦航空缺乏海外体系,备件供应慢、物流周期长,一旦出口客户遇到故障,很可能需要将设备送回印度检修,这不仅造成停机率高,也显著增加长期维护开销。

而且斯坦航空的产品可用率,在印度国内本身就不理想。以苏-30MKI为例,印度空军长期抱怨其可用率只有50%-60%,光辉Mk1在服役初期的可靠性甚至更低,主要原因是零部件储备不足和生产链效率低下。

此外,斯坦航空的技术支持能力也相当有限,目前几乎没有海外备件仓库,也没有驻外技术团队,短时间内难以为全球客户建立有效的服务网络。

最关键的是,斯坦航空的培训体系那可是真的能要人命的,它的经验来自印度空军,而在印度空军中,不管是飞行员的水平,还是后勤水平,懂的都懂,你是教人家怎么在空战中失败后编瞎话?还是说教人家战机维护后坠毁的各种方式?



(斯坦航空)

事实上,从光辉项目本身的发展历程,就能看出它的先天局限。

该项目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立项,原计划在2000年前服役,但由于技术积累不足、设计频繁修改、供应链依赖进口等原因,首架原型机直到2001年才首飞,2016年才获得初步作战许可。

首批40架Mk1因雷达、航电、飞控等系统反复推倒重来,导致项目进度多次停滞。

关键零部件进口依赖度极高,例如发动机长期依赖美国,美国给多少发动机,印度就造多少光辉,而AESA雷达早期使用以色列EL/M-2052,印度本土的Uttam雷达直到近两年才初步完成集成。

除了研制缓慢,光辉在印度国内的服役表现也颇为尴尬,只用作训练和展示,从未参与过实战,因为根本不敢赌。

印度空军还在下单,恐怕也不是自己要用,而是给斯坦航空造势,毕竟上一批订购的80多架还没有着落。

所以说,光辉战机本身,就是一个负面性的产品,让全世界都看到了斯坦航空是什么成色,而斯坦航空还要把光辉当成主打产品去撬动国际军购市场,实在滑稽。



(小马和莫迪)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光辉完全不可能卖得出来,有卧龙的地方就有凤雏,菲律宾就有可能成为印度的突破口。

当然,菲律宾可不是图斯坦航空摔飞机的本事,或者印度空军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的水平,而是基于地缘政治的角度。

说白了,就是想拉拢印度对抗中国。

近年来,印菲关系显著升温,最近,小马访问新德里,与印度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强调加强贸易、国防和海洋安全合作。

双方在同月首次在南海举行联合航行演习,这是两国海军首次在南海水域共同展示力量,以展现双方存在共同制衡中国的战略需求。

在防务合作层面,印度此前已向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系统,这也是印度在东南亚地区首次完成大规模高端军售。

随着导弹合作推进,印度与菲律宾在军事训练、海警执法、潜艇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现在还有消息说,菲律宾打算购买印度版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

既然想把印度拉上贼船,自然是要下一些本钱的,所以搞不好印度还真能瞎猫碰上瞎耗子,依靠菲律宾的反华情绪开一单。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