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8月广岛核爆50周年前夕,美国史学界两本重磅“修正派”著作问世。一本是马里兰大学政治系教授加尔•阿尔普劳维茨(Gar Alperovitz)的《美国使用核武器的决策:一个美国神话的建构》(Decision to Use the Atomic Bomb: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an American Myth) ,书中引用大量解密文件,证明美国高层早在1945年春夏就知道,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日本正在寻求通过苏联等中立国进行和谈试探;美国在1945年8月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主要目的,并非像官方长期宣称的那样是为了避免一场伤亡惨重的登陆作战,而是为了在战争结束前展示美国的绝对武力,以便在战后格局中威慑和制约苏联。
另一本修正派力作是伯克利大学的美籍日裔教授罗纳德•高木(Ronald Takaki)的《广岛:美国为何投下原子弹》(Hiroshima: Why America Dropped the Atomic Bomb)。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位二战名人的“早退”是由于任何“政治”原因。然而蒂贝茨背景“敏感”,对核平广岛态度强硬,对美国官方一些人来说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1976年,退而不休的蒂贝茨在1976得克萨斯州哈林根(Harlingen)的航空表演中(Confederate Air Force “Airsho’ 76”)模拟对广岛的核轰炸,引发日方抗议,美国政府道歉不算,后来也不允许蒂贝茨再次模拟核爆。
1976年蒂贝茨驾驶B-29升空 General Aviation News
1976年蒂贝茨驾驶B-29 在德州航展模拟核爆
蒂贝茨在1976年德州航展上与观众互动
2000年以后,在日本官方和民间以及美国各类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下,美国各地的航展基本杜绝了模拟核爆。2013年我校附近的俄亥俄州戴顿市(Dayton, 美国怀特兄弟发明飞机所在地)的怀特-派克空军基地(Wright-Patterson Air Force Base)举行的年度航展上,原计划进行的模拟核爆被叫停,这也是蒂贝茨一代人的最后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