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美六代舰载机外形曝光,两圈云雾让中方看出破绽 [打印本页]

作者: 科大烽火    时间: 4 天前
标题: 美六代舰载机外形曝光,两圈云雾让中方看出破绽
近日,美国波音公司官方发布其F/A-XX竞争机型的渲染图,该渲染图与此前已发布的F-47六代机概念图极为相似。



(波音公司的F/A-XX竞选机型渲染图)


与此前的F-47渲染图一样,波音公司新发布的F/A-XX战斗机渲染图还是选择将飞机隐藏在凝结云中,虽然机身大部分隐藏在凝结云中,但通过分析凝结云的细节,仍然能够得出一定程度的信息。概念图中的凝结云是向外扩张的开放状态,单纯进气道形成的凝结云是非开放状态,只有鸭翼才能形成开放型凝结云,由此可以判断F/A-XX与F-47一样,是一款以隐身平台为主,具有鸭翼构型的战斗机。



(F-47渲染图)


鸭翼布局在美国的评价并不高,F-16的总设计师甚至宣称鸭翼最合适的地方是别人的设计方案上。既然如此,为什么毫无鸭翼布局设计经验的波音公司在F-47与F/A-XX项目上都选择了鸭翼布局?因为这是波音公司在现实困境中所能做出的最务实的选择。

如今,波音正深陷去工业化引发的结构性危机:产业基础持续退化,大量熟练技术工人流失,进而导致产能大幅下滑。疲软的交付能力使其难以按时完成美军订单,屡次延误又严重削弱了军方的信任。因此在新型项目招标中,波音逐渐被降级处理、优先级不断下降。缺乏新项目进一步导致核心设计人员不断流失,研发能力持续衰退——就这样,波音这座曾经辉煌的工业金字塔,从基座的崩塌开始,层层向上蔓延,最终动摇了整座大厦的顶尖。



在第六代战斗机的设计过程中,波音公司为满足高隐身性能要求,选择了飞翼布局作为气动平台。然而,该布局存在先天机动性能相对较弱,难以满足美军对六代机空战机动能力的要求。尽管可以采用全动翼尖、开裂式方向舵、嵌入式副翼等新技术提升飞翼布局的操控性,但在项目推进中,波音面临两方面制约。

一是自身技术整合与工程化能力存在短板,二是美国国会连续削减项目拨款,导致缺乏足够资源对这些新技术进行深入验证与实用化开发。在综合权衡性能、风险与可行性之后,波音最终采取了一种折中而务实的设计策略:在以隐身性能为核心的飞翼布局基础上,引入了技术成熟度较高的鸭翼设计,以显著增强飞机的机动能力



美国海军与空军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虽然在具体指标上各有侧重,但均强调“高隐身性”、“长航时”、“远程打击能力”以及“多用途任务能力”等核心能力。这一高度重叠的任务需求,意味着波音公司一旦成功中标F-47项目,便可将其积累的成熟技术成果与研制经验,较大程度地迁移至F/A-XX项目中。因此,波音无需将本已紧张的设计力量分散于两个独立项目,而是能够依托同一核心团队,依托现有经验开展高度相似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以显著提高研发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波音的另一重考量在于美国海军对F/A-XX项目有着明确的需求。与向来处于技术领先而陷入迷茫、难以定订具体需求的美国空军不同,美国海军在公开预算上大幅削减的基础上,反而加快了F/A-XX项目的推进步伐。这源于其清晰且稳定的装备发展思路,使项目需求不再来回摇摆。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的F/A-XX项目渲染图)


在需求明确不再变更的基础上,美国海军对F/A-XX的核心要求只有一个字:快。尤其是在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之后,美国海军更加迫切地希望该项目能够迅速落地。而已成功中标F-47项目的波音公司所提供的F/A-XX竞标方案与F-47高度相似。这意味着其具备F-47项目所积累的成熟经验与技术,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地交付实物、更早的形成战斗力,精准切中了海军对“快”的迫切需求。

此举不仅有助于波音赢得海军支持,还可以借此拉拢海军一同向国会施压,要求增加F/A-XX项目拨款,从而形成互利双赢的局面。

如今,美国的新一代舰载机还在“PPT”阶段,而大洋彼岸的中国的新一代舰载机却早已飞上蓝天,在新一局的海空竞争中,美国已然落入下风。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