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中国阅兵帮俄罗斯?印度靠俄方加入“军备竞赛”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2025-9-3 22:30
标题:
中国阅兵帮俄罗斯?印度靠俄方加入“军备竞赛”
据《防务亚洲》9月2日报道,印度正在与俄罗斯加快关于苏-57隐身战斗机的谈判,有可能成为该机型的首个海外生产中心。
文章提到了“亚洲军备竞赛”,似乎暗示与中国阅兵有一定的关系,印度疑似大受刺激,所以,要加速推进列装五代机,避免在“军备竞赛”中拉开更大的差距。
于是乎,苏-57这被印度各种嫌弃的项目,又成了印度试图追赶中国的救命稻草。
(外媒报道截图)
印度与苏-57之间的纠葛由来已久。
早在2007年,印度便与俄罗斯签署了合作开发第五代战斗机的协议,计划共同推进FGFA项目,该项目的技术基础正是苏-57原型机T-50。然而,这段合作关系并未走到最终。
2018年,印度怎么看T-50都不顺眼,不是技术转让不到位,就是隐身性能不达标,然后单方面退出该项目。
这也符合外界对印度的刻板印象,搞不成定不就,自己造不出来,还看不惯别人的,希望搭乘他国技术快车,又因对方不肯完全交钥匙而中途跳车。
而俄罗斯方面则继续完善苏-57机体结构、航电系统与武器配置,并于2020年开始小批量列装俄军空天部队。
近年来,随着苏-57战机逐步参与乌克兰方向的远程压制与电子干扰任务,其实战能力与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而印度绕了一大圈之后,发现自己能买到的五代机,好像只有苏-57了,这使得印度重新评估苏-57的价值,开始考虑用可控的妥协,换短期的代差追赶。
(苏-57)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印度对自家的五代机项目并无太大信心。
这个项目名为AMCA,早在2010年就宣布立项,至今仍停留在初步设计完成的阶段。
按印度国防部的说法,AMCA将采用本国自主设计的隐身气动布局、具备AI辅助飞行系统、装备本土AESA雷达,还将可选装多种国产空空与空地导弹。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设想始终没有转化为可以飞上天的实物。
最关键的问题是动力系统。印度原计划使用本土发动机,但其推力指标远低于五代机要求,目前甚至连LCA光辉战斗机都难以满足。
转而依赖美国GE F414发动机,又面临美国限制输出核心技术的问题。
这种两头落空的局面,让印度空军内部早已不敢将AMCA作为主力机队规划依据。
尽管媒体仍在吹捧印度将成为全球“又一个拥有五代机自主研制能力”的国家,但军方的真实态度是:先搞个现成的五代机用上再说。
因此,在AMCA遥遥无期的现实下,苏-57的重新登场,就显得无奈且必要了。
(印度五代机模型)
从时间节点来看,如果印度与俄罗斯能在2025年底前完成协议签署、生产线选址与初期资金安排,那么最早可能在2027年接收首架试验型苏-57用于训练与测试。
按照俄罗斯目前提供给苏-57E的通用版本计算,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进行印度本地雷达、武器与座舱系统的适配测试。
2028年,可能出现第一架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总装的印度定制版苏-57样机。
若进展顺利,到2030年左右,印度可望部署首个由12架组成的战斗中队,实现初始作战能力。
这个速度已经算是印度军工史的奇迹,而一切顺利的话,正好能够卡上中国六代机列装的时间点。
根据公开信息推测,中国的下一代战斗机已有原型机试飞,若以歼-20的发展速度类推,中国有望在2030年前形成第一批六代机战斗单位,其能力包括: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远程电磁打击、AI自动规避系统、甚至可能具备激光防御与高超音速打击能力。
印度如果在那个时候能够装备五代机,可以勉强维持一代代差,否则将会被拉开两代差距。
(中国六代机)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媒体喜欢渲染所谓亚洲军备竞赛,甚至将其形容为新冷战态势的升级,将责任模糊地指向中国。
但事实是,中国从未主动发动过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中国的国防建设完全遵循防御性战略、有限力量、现代化转型三原则。
无论是歼-20的量产、东风导弹的更新,还是海军编队的结构调整,都是在美军全面压境、印太战略日趋敌意的大背景下的应对。
中国没有在海外设立基地群、没有在南亚发动封锁、也没有干预印度的周边政治生态,更没有把自己武器系统强行推销给别国。
相反,是一些国家过度带入中国的战略建设过程,将每一次技术进步都视为威胁信号,继而自我强化焦虑、掀起军购狂潮、再把这场恐慌性采购说成回应中国。
印度便是典型例子:明明没有人要求它追赶中国,中国也没有围堵它发展,但它却执意对标中国,这属于典型的战略自卑加被迫害妄想症。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