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害怕中国高超弹?美军把爱国者导弹搬上了甲板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5 天前
标题:
害怕中国高超弹?美军把爱国者导弹搬上了甲板
最近,美国海军搞出了一出让全世界军迷瞠目结舌的“操作”——他们竟然把一套M903“爱国者”防空导弹发射架,直接搬上了“独立”级濒海战斗舰LCS-8“蒙哥马利”号的直升机甲板!这一幕实在是令人忍俊不禁:三十年前,中国曾经因为缺乏强大的舰载防空火力,不得不把陆军的大炮、坦克甚至防空导弹搬上舰艇增加火力。没想到三十年后,美国居然也走上了这条“临时抱佛脚”的道路。
▲爱国者导弹搬上军舰后甲板
要知道,“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设计之初,号称是美国“未来近海作战的主力”,但现实却狠狠打了脸。这种三体船虽然速度快、航速可达40节以上,但武备简陋到离谱。舰上防空系统只有一座21联装的“海拉姆”(RIM-116滚体导弹),射程仅十余公里,只能应付低端威胁。对高速、远程的反舰导弹几乎没有任何拦截能力。相比之下,中国054A护卫舰配备32单元垂发,可发射红旗-16防空导弹,防空圈至少覆盖50公里以上。可以说,中美两国在濒海护卫舰级别上的差距,已经拉开了一个时代。
那么,美国为何要把“爱国者”这种典型的陆基防空系统搬上军舰?答案其实只有一个——被中国逼的。过去几年,中国海军导弹数量与质量突飞猛进,鹰击-18、鹰击-21、东风-17、东风-26等反舰与高超音速导弹,让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压力陡增。特别是当“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这类轻型舰艇在战时失去航母保护后,几乎就是“活靶子”。为了自保,美国不得不搞出这个“爱国者上舰”的创意。
▲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也这么干过
尴尬的是,美国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国家。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罗斯海军就曾把陆军用的“道尔”防空系统搬上22160型巡逻舰的直升机甲板,还做过实弹测试。当时美国和北约媒体对俄军冷嘲热讽,称这是“笑话般的补丁工程”。没想到不到三年,风水轮流转,美国人也把“爱国者”拖车摆上了甲板。差别在于,俄罗斯至少尝试把“道尔”改成了舰载版,而美国这次连个改造都省了,直接“裸奔”式把发射架往甲板上一放,活脱脱就是当年的中国“火炮上舰”的复现。
从战术上看,这一举措能否提升濒海战斗舰的生存力,其实大打问号。首先,飞行甲板放置了导弹发射器,舰载直升机的起降功能几乎报废。对一艘定位为反潜、近海巡逻的舰艇来说,没有反潜直升机几乎等同于失去战斗力。其次,舰上没有配套的火控雷达与指挥系统。爱国者系统通常依赖AN/MPQ-65雷达进行目标跟踪和导引,而濒海战斗舰并未进行深度整合。换句话说,这套发射架更多是“展示性质”,真打起来能不能用,外界普遍怀疑。
▲爱国者导弹搬上军舰后甲板
更讽刺的是,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积极推动这项计划,不仅仅是军事考虑,更有经济盘算。美国海军现有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主要由雷神公司供应,年产量长期在200枚以内,根本无法满足高强度冲突需求。而爱国者的产能相对更高,2023年达到550枚。洛马试图借机抢占海军市场,打破雷神的垄断,同时推销存量庞大的PAC-3导弹。这就是典型的“军工复合体思维”——战术效果其次,生意至上。
从战略层面来看,美国的这番操作,恰恰暴露了两个现实:第一,美国在面对中国导弹优势时,确实感到捉襟见肘,不得不采取“临时拼凑”的补救措施。第二,美国海军在武器研发上的效率与产能,已经明显跟不上大国对抗的需要。过去几年,美军在红海防御胡塞武装导弹、在中东协防以色列时,就已经发现防空拦截弹消耗速度远超产能。现在他们居然指望用“爱国者+濒海战斗舰”的奇葩组合来撑场面,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奈的体现。
▲曾几何时我们无奈地将大炮搬上甲板
回过头看三十年前,中国因为缺乏海上防空能力,不得不把高炮、导弹架到舰上,哪怕外界看起来“土”,但那是我们在火力不足年代的无奈之举。如今,中国拥有了完备的舰载防空体系,052D、055大驱满载红旗-9、红旗-26,形成从近程到远程的完整防空反导网。054B护卫舰也已升级到32单元以上的垂发系统,具备区域防空能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居然退回到“搬拖车上舰”的阶段。历史的轮回,实在令人唏嘘。
或许,美国军方自己也心里清楚,这样的补丁方案并不能真正改变局势。哪怕爱国者上舰成功,也只是延长了濒海战斗舰的“寿命”,并不能让它在高强度海战中存活。更何况,爱国者本身拦截高超音速导弹的能力有限,对中国的东风系列几乎无能为力。说到底,这只是一种“病急乱投医”的行为——能拖一天算一天,至少能给国会和盟友一个交代。
▲你老美也有今天?
三十年前,中国人曾仰望美国舰队,感叹“火力不足”。如今,美国却在中国的导弹阴影下,选择了把“爱国者”搬上甲板。正如那句老话:“当敌人有钢铁洪流时,我们唯有以钢铁意志应对;当我们有了钢铁洪流,敌人是否还有钢铁意志”?
风水轮流转,美国海军这番“奇招”,无非印证了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偏要揽瓷器活。结果呢?全世界都在看笑话。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