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媒体:再次致歉上热搜!武汉大学 这是又飘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槽三刀    时间: 6 天前
标题: 媒体:再次致歉上热搜!武汉大学 这是又飘了…
近日,武汉大学致歉,回应椅子标签争议的新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2025年9月5日,武汉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卓尔体育馆举行,部分白色座椅靠背粘贴的红色圆形标签引发争议。

现场照片显示,白色座椅搭配中央的红色圆标,远看形似日本国旗。

事件发酵后,武汉大学于9月6日发布情况说明,解释称标签是为引导师生按设计造型拼出红色爱心图案,因分类标识的视觉效果引发误读,并对此深表歉意。

校方强调此举“绝无他意”,但承认工作细节存在不足,表示今后将提高严谨性,避免类似问题。

三刀认为,白色座椅与红色圆形标签的组合之外,本有黄色、蓝色等多种色彩可选,也有五角星形等更具正向象征意义的形状可用,该学校偏偏选择最易引发历史联想的搭配,这般“巧合”背后,难以用“工作细节不足”搪塞。

就算设计的初衷是拼出红色爱心图案,但从方案构思到落地执行,竟然无一人察觉这种视觉符号的敏感性,这本身就暴露了校方在历史认知与站位上的严重缺失。

所以,这绝非“疏忽”二字所能掩盖。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校方回应中“引发误读”的表述。

这仿佛在暗示,公众对历史符号的敏感是一种“过度解读”,而非对民族伤痛的正常铭记。

要知道,1938年的武汉会战,我们以巨大牺牲阻滞了日军的侵略步伐,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抵御外侮的不屈精神。

八十年来,每年的九三纪念日,从阅兵式上的钢铁洪流到街头巷尾的纪念活动,都在提醒着国人:

忘记历史,就是对先烈的背叛。

而武汉大学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让带有争议符号的座椅出现在新生开学典礼的现场,刺痛的不仅是公众的眼睛,更是对那段苦难历史的集体记忆。

所以,校方若真有尊重历史的自觉,在方案设计之初便应主动规避此类敏感元素,而非在争议爆发后将责任推给“误读”。

这种态度,与其说是致歉,不如说是一种缺乏诚意的公关话术。

说到武汉大学,已经不是第一次陷入此类争议。

此前,图书馆性骚扰事件的处理迟缓与信息不透明,已让公众对其管理能力产生质疑;再往前,校园内的和服拍照争议,也曾引发关于文化边界与历史敬畏的讨论。

如今座椅标签风波的出现,更像是一系列问题的延续。

因为从管理层面的审核疏漏,到思想层面的历史淡漠,再到价值导向层面的模糊不清,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所名校似乎正逐渐偏离公众对它的期待。

当然,武汉大学或许能够凭借一篇致歉声明暂时平息舆论,但要重新赢回公众的信任,还需要更深刻的反思、更切实的行动。

比如从加强师生的历史教育,到完善校园活动的审核机制,再到树立清晰的价值导向。

毕竟,一所大学的声誉,不是靠楼宇与排名堆砌的,而是靠对历史的尊重、对责任的担当、对人才的正确培育积累起来的。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再多的道歉与解释,也难以抚平公众心中的伤痕,更难以承担起高等教育应有的使命。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