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太乱了!枪杀柯克的嫌犯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
[打印本页]
作者:
观察者网
时间:
昨天 15:00
标题:
太乱了!枪杀柯克的嫌犯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
我们接着更新一下过去48小时,关于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刺杀案的最新情况。
针对特朗普和MAGA这边一上来的断言“杀手是极左”,民主党和自由派这边挖出了杀手泰勒·罗宾逊(Tyler Robinson)的保守派家庭背景和疑似极右翼魔怔派Groyper的身份,一下子把战线推了回去,MAGA们一时陷入了被动,我们当时说后续就要看MAGA如何拗了。
在起初的短暂时间里,MAGA采取的策略是辩经+搅浑水,紧扣住泰勒·罗宾逊弹壳刻字反法西斯这一点,说反法西斯怎么可能是极右呢,我不管Groyper有多抽象,反正他反法西斯,我现在就不认他是极右,我就说他是极左。
这个阶段持续了大半天,帮MAGA稳住了阵线,在这个过程中MAGA找到了新的应对策略,开始纠察网上那些对查理·柯克之死表现得幸灾乐祸的美国老乡,说就算你们不喜欢查理·柯克,人家都死了,你们怎么能坟头蹦迪呢,极左果然毫无人性。这里面的代表是大主播劳拉·卢默(Laura Loomer),她发X文说自己晚上别的都不干了,就盯着屏幕,看谁敢开心,谁开心她就挂谁,就把谁搞臭。
劳拉·卢默不是一般的大主播,她是“上达天听”的在野肱骨,很多朋友应该还记得她几个月前的出圈成名战,她以一己之力清了君侧,和特朗普见了一面,就把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Michael Waltz)给搞了下去。
在劳拉·卢默的带领下,MAGA开始组建人肉大军,启动了轰轰烈烈的“让你失业”举报工作,一时也取得了不小的战果。有意思的是,美国这场人肉工程目前还未结束,甚至有蔓延到中文互联网上的趋势,微博上一些华MAGA似乎也在串联,点兵点将,立誓要举报掉那些亲民主党大V的绿卡和签证。
针对劳拉·卢默的打法,民主党和自由派开发出了相应的对策,一个阴谋论开始在坊间流传,说泰勒·罗宾逊是劳拉·卢默的粉丝,他之所以决定干掉查理·柯克,是因为受到了劳拉·卢默七月份X文的鼓动。当时查理·柯克表现出了对特朗普轰炸伊朗决策的不满,并且声称应当公布爱泼斯坦文件,劳拉·卢默作为大忠臣,横刀立马,主动出击,怒斥查理·柯克是投机者、假保守派、背刺特朗普的叛徒。
自由派在传这个阴谋论的时候,还声称劳拉·卢默心虚地把骂查理·柯克的帖子给删了。然后劳拉·卢默就出来辟谣了,说老娘从来就没删帖子,我虽然跟查理·柯克政见不合,但我是个清白的老实人,不是你们这种谣棍。
劳拉·卢默的辟谣在极右翼中收获了一波支持,但是左翼那边仍然嘲讽她从“骂柯克头子”变为“缅怀柯克头子”,身段过于柔软,身法过于灵活。
我们这里梳理有关劳拉·卢默的情况,只是想提供一个例子,说明这两天美国那边阴谋论和盘外招满天飞,两派人马摆开阵势,互相丢假消息和人身攻击。两边放出来的消息基本上都九真一假,很难辨认。
可以再举个例子。在有关子弹弹壳刻字的消息出现但具体刻字是什么还不为人知的时候,保守派大主播斯蒂芬·克劳德(Steven Crowder)抢先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从美国烟酒枪炮及爆裂物管理局那里的线人处得知,“子弹弹壳上刻着关于性转意识形态的字”。
这个消息后来被《华尔街日报》采用,成了第一波说“杀手是性转人士”谣言的出处。这个消息还让一个在犹他谷大学上学、查理·柯克来之前发过垃圾话、现在在西雅图某律所当律师助理的性转人士的相片被当做杀手照片在美国网络上疯传了一阵。后来完整一点的刻字消息出来,我们才知道那是调侃或是嘲讽性转的话。等泰勒·罗宾逊落网,我们也才知道之前那位性转人士是被冤枉的。
总的来说,当Groyper的相关猜测面世后,共和党和MAGA这边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光靠劳拉·卢默等人的人肉反攻很难起到把战线推过去的目的。在这个危急的时刻,FOX站了出来。主持人布鲁克·辛格曼(Brooke Singman)发X文,说有独家消息,她说收到了线人传递的FBI的内幕消息,泰勒·罗宾逊的室友是正在接受男转女治疗的性转人士,这位室友是泰勒·罗宾逊的伴侣,两人正在恋爱。随后布鲁克·辛格曼在FOX官网正式发文。
Axios(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新闻网站)随后也发文,表示自己通过六个消息源确认了FOX的爆料,泰勒·罗宾逊的变性室友恨查理·柯克关于性别议题的观点,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Spencer Cox)在ABC新闻上确认泰勒·罗宾逊和性转室友正在恋爱同居。Axios说,室友现在正在配合调查,态度非常好,他对刺杀事件表示震惊。但一位官员私下表示,室友肯定知道些什么,之前肯定不老实了。
《纽约邮报》也立马跟进,说他们也收到了FBI的确认,FOX的爆料都是真的。《纽约邮报》还说采访到了这位室友的亲人,室友22岁,叫兰斯·特威格斯(Lance Twiggs),他的匿名亲友向《纽约邮报》承认,特威格斯和泰勒·罗宾逊确实住在一起,还说特威格斯确实是家族中的“黑羊”。这位亲友不肯就特威格斯和泰勒·罗宾逊到底是不是情侣做猜测,也表示不清楚特威格斯的政治立场,不知道特威格斯到底是不是在做变性治疗,但她说如果特威格斯是在做变性治疗,自己也不会感到惊讶。
随着室友这个新人物的出现,MAGA们似乎又看到了转机。围绕室友的攻防战正在酝酿。
最新一轮的消息是昨夜放出来的“泰勒·罗宾逊不配合调查”,这一轮消息里,像《纽约邮报》等继续强调“州长斯宾塞·考克斯说泰勒·罗宾逊和性转室友特威格斯恋爱同居”、“斯宾塞·考克斯说泰勒·罗宾逊意识形态与家人不同,是左派”,而像《时代周刊》等则坚持“泰勒·罗宾逊动机不明,斯宾塞·考克斯拒绝判断两人的情侣关系是否是刺杀动机”、“共和党州长斯宾塞·考克斯未提供声称泰勒·罗宾逊是左派的明确证据”。不同于《纽约邮报》打造的“邻居称前几天看见了泰勒·罗宾逊,看面相就不是好人”的叙事,ABC那边说的是“邻居们都表示泰勒·罗宾逊从小就活泼、开朗、和善,是个可爱的男孩子”。
可以说,现在局势对民主党和自由派不利,因为消息的发布掌握在FBI手里,保守派媒体随时准备着从FBI线人那里拿内幕消息,然后开展舆论攻势。
FBI局长是特朗普的另一大忠臣卡什·帕特尔(Kash Patel),帕特尔刚给FBI搞完内部清洗,一开始抓凶手时搞出诈胡丢了大脸而被追打问责的帕特尔,在最狼狈的时刻,收到了特朗普的口头鼓励“我以FBI为荣”,可以说此刻正是报君恩的时候。
泰勒·罗宾逊到底是极右还是极左,现在已经成为了重大原则性问题,这场硝烟弥漫的文化战争里两边都有不能退让的理由。共和党和保守派媒体倚靠帕特尔的FBI,现在有信心扳回任何劣势。而民主党和自由派媒体现在发现自己面对的不止是保守派的同行,还有整个特朗普的司法系统。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任何操作空间,我估计接下来的重点可能就要围绕“罗宾逊不肯配合”这一点来做文章。
美国犹他州长称:枪手“左”倾,动机仍不明
美国右翼人士柯克枪击事件四天以来,枪手动机已成热议焦点。总统特朗普一度将事件归咎于“激进左翼狂热分子”,但枪手罗宾逊又被曝出自一个MAGA家庭,引发左右派激烈争论。
美国共和党籍犹他州州长考克斯当地时间9月1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仍不清楚枪手罗宾逊的作案动机,但此人“显然持有左翼意识形态”,与其家庭成员截然不同。不过,考克斯并未给出详细的依据,仅称说法来自枪手家人。
与此同时,调查人员发现罗宾逊正与一名跨性别恋人同住,尚不清楚这一点是否与作案动机有关。
“深受左翼思想灌输”
考克斯当天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媒体见面》节目中透露,罗宾逊在经过33小时的追捕后被捕,目前拒绝配合调查。
罗宾逊的行凶动机与政治倾向引发了激烈争论。保守派人士坚称他是“失控的左派”,自由派则辩称,罗宾逊是接受保守派的家庭教育。
考克斯接受NBC节目采访
考克斯表示,22岁的罗宾逊“与其保守派家庭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并且“显然持有左翼意识形态”,但他没有说明这一判断的依据。
不过同一天,他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说,有关枪手“受左翼意识形态影响”的信息“来源于他(罗宾逊)身边的人,包括他的家人和朋友”。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考克斯说,罗宾逊原本是一名“非常正常的年轻人”,但曾是全优生的他,在从犹他州立大学辍学后似乎出现了“激进化”倾向,且似乎花费大量时间流连于“互联网的阴暗角落”。
“显然他花了很多时间玩游戏,”考克斯在节目中说,“朋友们证实,他经常泡在那种互联网的阴暗世界里,比如Reddit文化圈,以及其他各种互联网阴暗角落,并且深陷其中。”
案发后,警方在犹他谷大学附近的树林中发现一支用毛巾包裹的老式大威力栓动步枪,枪内留存有一枚未退膛弹壳以及3发子弹。
从子弹刻字来看,罗宾逊深受网络文化影响。
现场遗留的3枚未发射的子弹,其中一枚刻着“嘿,法西斯!接招!”,考克斯称,这“不言自明”。还有一个上箭头、一个右箭头和三个向下箭头,这是游戏《绝地潜兵2》中执行攻击操作时使用的控制键标识。
考克斯在《华尔街日报》13日刊登的采访中也表示:“我们和调查人员都非常清楚,此人深受左翼思想的灌输。”一位熟悉调查的消息人士称,有关罗宾逊观点的信息来自与其家人的谈话。
报道说,美国当局、友人乃至其家人都在试图弄清:罗宾逊究竟是如何从一名优等生,变成蓄意谋害美国最受欢迎的保守派青年领袖的嫌疑人的?要知道,他成长于犹他州西南部一个摩门教势力雄厚的地区,父母均是注册共和党人。
州选民记录显示,罗宾逊登记为无党派选民,并被列为“非活跃”选民,这说明他在去年大选并未投票。
社交媒体上罗宾逊的照片
罗宾逊69岁的奶奶黛比·罗宾逊早前对《每日邮报》说,罗宾逊一家大都是特朗普的支持者,“我们家大多数都是共和党人,我不知道有谁是民主党的”,因此她对孙子被捕感到“十分困惑”。
罗宾逊家族所在社区的居民表示,得知柯克遇袭案的嫌疑人在犹他州这个安静且倾向共和党的地区被捕,他们感到十分震惊。
“这里是个相当保守的地方,非常注重家庭价值观,”41岁的杰西·莱利表示。他指出,摩门教在该社区影响力很大。
“我感到难以置信。你会对人性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当这种事发生在身边时,你会想,哇,或许我应该多关注一下邻居。”
枪击案发生后,特朗普将其归咎于“激进左翼”,并在白宫发表讲话时誓言要追查“每一个对这起暴行有责任的人”。
近日,特朗普谴责了针对共和党人的政治暴力,但未提及针对民主党人的袭击事件,例如6月明尼苏达州一名州议员及其丈夫遇害、另一名州议员及其妻子受伤的案件。
“与跨性别人士恋爱”
考克斯在NBC的节目中还透露,罗宾逊此前与一名恋人同住,这名恋人对枪击案“深感震惊”,目前已配合当局调查。
调查人员认为罗宾逊的恋人事前对枪击案一无所知,且“正处于从男性向女性的过渡阶段”。考克斯表示,尚无法确定这一点是否与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相关。
他说:“我们正在努力搞清楚。我知道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并找出原因……我只是想谨慎一点。”
考克斯同日对CNN表示,罗宾逊的同居室友,既是恋爱伴侣,也是一名正在从男性向女性转变的跨性别者。
考克斯接受CNN采访
“我知道所有人都想确切知道事件的起因,都想找到指责的对象。我完全理解这种心情,我自己也一样。但我必须保持谨慎,因为我尚未阅读所有的采访记录,所以我们还得等等看后续会有什么结果。”他说。
根据考克斯之前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说法,现场遗留的三枚未发射子弹中,有一枚刻着“如果你读到这句话,你是同性恋,lmao”,这同样源自网络恶搞文化,其中“lmao”是英文“笑死我了”(laugh my ass off)的缩写。
美国Axios新闻网援引六名知情人士的话说,调查人员原本希望将罗宾逊恋人的跨性别身份保密,此人“全力配合”警方调查,谈及枪击案时“震惊不已”,并提供了罗宾逊传送的手机讯息。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柯克生前公开反对同性婚姻,对于性别议题常引用他虔信的基督教教义,即主张婚姻是“一男一女的结合”,也反对为跨性别者提供变性医疗。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没有去验证罗宾逊恋人的身份,并称这么做是因为有关部门表示,该恋人并未参与此次犯罪,且正在配合调查。
关于嫌疑人恋爱关系的这一新信息,可能会引发人们对枪手犯罪动机和思想观念的更多质疑。嫌疑人的犯罪动机与思想观念既是官方调查的焦点,也是社交媒体上乃至公职人员之间激烈猜测的话题。
考克斯说,当局计划在当地时间16日公布针对罗宾逊的指控。柯克的追悼会则定于周日(21日)在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地区的州立农场体育场举行,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内阁成员和国会议员预计将出席。
罗宾逊目前被拘押在犹他县监狱,不得保释,面临的初步指控包括加重谋杀罪、重罪枪支使用罪、妨碍司法公正罪。
上述罪名均属州级重罪,其中“加重谋杀罪”可被判死刑。
“美国随时可能引爆火药桶”
《纽约时报》提到,甚至在知名右翼活动人士柯克被暗杀之前,已有迹象表明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逼近。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以及公共话语的粗鄙化,让人们几乎无法形成共识。针对左翼和右翼人物的暴力行为也已经开始不断累积。
在美国社交媒体上,不难看到一些左翼网民为柯克之死幸灾乐祸,暗示他是罪有应得。而在右翼阵营,最初的悲痛和震惊很快被公然要求政治清算和报复的呼声所取代。还有一些不祥的言论声称,美国正处于内战的边缘,或者说应该进入内战。
美国菲尼克斯:民众悼念查理·柯克 视觉中国
这些激烈反应令专家感到担忧,他们警告称,对于出于政治动机的袭击,美国人的容忍度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我们基本上成了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国家。”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佩普说。自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袭击国会大厦以来,他一直定期进行民调,以衡量公众对政治暴力的态度。
“自从四年前我们开始做这些研究以来,从未见过政治激进化程度以及对暴力的支持像现在这样高。”佩普说。
在佩普今年5月最新的调查中,近39%的民主党人认为通过武力让特朗普下台是合理的;与此同时,近四分之一的共和党人表示,特朗普动用军队镇压反对其议程的抗议活动是正当的。
研究政治暴力和两极分化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鲁思·布劳恩斯坦十分担忧,她形容美国右翼“关键人物”的遇害可能会激活那些一直在等待类似催化剂的团体。
她说:“右翼阵营有着组织良好且训练有素的团体,包括民兵组织,他们基本上一直在等待时机,希望被召集起来捍卫他们所认为的国家。”
她补充道:“只要政治领导人,比如总统以及其他任何人,稍微暗示一下这是他们需要行动的时刻,这些团体就会立即响应。”
“我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文化内战,”共和党籍前众议院议长纽特·金里奇在上周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他完全支持特朗普改变美国现状的努力,但他也承认,这些行动正在动摇国家之船。
“在生活的根本问题上存在着深刻分歧。”他说自己指的是党派之争。
“而这个国家至今尚未找到解决之道。我们曾觉得奥巴马和拜登时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左翼则觉得特朗普时期他们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我们不知道这一切将如何发展。”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