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停产?歼-20突破300架 歼-20A歼-20S取而代之?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昨天 23:00
标题: 停产?歼-20突破300架 歼-20A歼-20S取而代之?
在不久前美国空军宣布接收第500架F-35A的情况下,近日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声称观察到第300架歼-20服役。预示着经过近10年的高速量产后,中航工业量产的第一款五代机,步入生产尾声,即将由更先进的型号取而代之。



▲初代歼-20确实活跃很久了

以F-15和F-16为代表的四代机,在机体设计和硬件布局等领域,相比之前的战斗力实现了飞跃。与之对应的是,之后生产的战斗机成本大增,数量也随之锐减。国内在四代机领域,主要生产歼-10和歼-11/16两个系列,虽然不同时代的子型号定位、战斗力各不相同,但400架是个始终没有越过去的门槛。一方面,单个子型号的生产周期有限,一般不超过十年(得益于航空技术的进步,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有更先进的版本出现了);另一方面,年产30多架是国内经过多年摸索,成本和性能的最佳平衡点。



▲歼-11B的历史环境和歼-20非常相似

因此,不管是需求最迫切时问世的歼-11B,还是后面以快速列装拓展规模为核心目标的歼-10C,甚至是解决空中打击短板,饱受好评的歼-16(歼-16D电子战机的定位已经截然不同,不能再算到一起),都将装备规模维持在300多架的极限数字。歼-20的定位和歼-11B最相似,都属于技术状态并不完整,但在危机时刻解决空军需求的全系列初代武器,装备规模自然也受同样的无形限制。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歼-20年产上百架”的说法根本是无稽之谈,实际上依然维持在不到40架的经典数字,算算持续时间,确实是差不多300架的总规模。



▲歼-20的数量也没有那么夸张

但同样是执行空优作战的单座歼-20A,已经在“九.三”阅兵中登场,作为全球第一款双座五代机的歼-20S,也成建制列装了,初代歼-20缺乏继续生产的技术基础。如今看到的第300架歼-20,很有可能就是初代歼-20最后的成就。怎么说呢,这十四年来看着歼-20从首飞走到世界巅峰,这款重型五代机的象征意义,早就超过其本身价值。但技术更新的大势不可避免,歼-20A和歼-20S也确实有长足进步,初代歼-20被取代的积极意义是无法忽视的。



▲十四年前的一幕还在眼前

歼-20A和歼-20S开创五代机潮流尚未得到全球认可,除了指挥无人僚机和动力系统升级,大家也确实不知道两款战斗机在其他领域的升级。但在歼-36和歼-50高频试飞,六代机技术得到部分验证的情况下,以歼-20优秀的硬件条件为基础,进行全面升级,并不是什么难事。当年国内在硬件更差一些的歼-10身上,就通过应用歼-20的部分技术,推出了在南亚一战成名的歼-10C,更何况是现在让美国空军都眼馋不已的歼-20。



▲歼-10C用实战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优秀

2011年歼-20首飞,是视为中航工业追赶美国同行,获得阶段性成果的时间节点。2024年末歼-36和歼-50登场,由于“六代机”的概念尚未完全清晰,也仍然被视为孤立事件。但随着歼-20A和歼-20S登场,歼-35和歼-35A也以量产姿态露面,中航工业在战斗机领域已经实现技术反超,只需要时间沉淀就能真正超越。初代歼-20在这个时间点结束量产,是时代变迁的典型结果,只不过之前大家都没往这个方面想而已。



▲初代歼-20老去,意味着更强的歼-20到来

相比之下,美国空军改造F-22A、升级F-35的过程都非常不顺利,其中既有技术积累不足的问题,也有被中国限制稀土材料供应的因素。而随着歼-20A和歼-20S取代初代歼-20,F-35系列面临的不仅仅是体型差距,还有技术代差带来的进一步压制。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