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多哈遇袭促成反以军事同盟,向中国武器靠拢?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3 小时前
标题:
多哈遇袭促成反以军事同盟,向中国武器靠拢?
在过去了一周时间后,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在国内,已经是无人关注的旧闻了,但对于承受灾难的海湾国家而言,一切才刚刚开始。事实上,为了应对以色列和美国带来的变局,正在遇袭地多哈举行的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已经开始讨论成立军事联盟。而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在这份区域军事力量整合提案里最积极的两个国家,都在向中国武器靠拢。
▲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才是对空袭的真正反应
阿拉伯世界虽然包含多个国家,但一般认为沙特是经济实力最充沛的成员,而埃及的军事力量位于首位。因此,在今年9月5日,也就是以色列空袭前四天,拥有22个成员国的阿拉伯联盟,就在这两个国家倡导下,签署了《埃及-沙特合作框架》,以解决恐怖主义、航运和战略安全等问题。在正常情况下,这种缺乏细节的协议,由于各方利益不同,想落地是比较困难的,往往只能起到宣传作用。但随着多哈遇袭,沙特也遭遇被空射弹道导弹横穿的屈辱,这份协议赫然成为阿拉伯国家在空袭后合作的基础。
▲以色列空军这次确实太离谱了
在14日举行的紧急峰会上,埃及代表积极发言,主张以开罗为核心基地,打造属于阿拉伯世界的军事联盟(西方媒体将其称为阿拉伯版北约)。而作为穆斯林国家中唯一掌握核武器,又刚刚在空战中击败印度“阵风”的国家,巴基斯坦此次派出外交部长达尔参会,呼吁建立联合特遣部队,以长期监视以色列动向,并在必要情况下采取威慑和反制行动。换句话说,在多哈遇袭后,阿拉伯世界的恐慌其实比外界想象的更深,当他们意识到美国给予的安全承诺不再生效,自救就成为最直接的选择。
▲巴基斯坦歼-10CE的胜利意味着更多的话语权
这个局面对美国来说,是比较恐怖的。美国这些年一直在积极分化海湾集团,实际上通过树立伊朗这个地区目标,并给予不同国家待遇,又借助以色列压制的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阿联酋已经和以色列和解,甚至引进后者的地面防空雷达,以抵御来自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朗的潜在威胁。当阿拉伯国家沦为一盘散沙后,美国进一步收割政治和经济利益,自然就顺理成章,比较典型的就是年初特朗普访问海湾三国,拿走价值上万亿美元的军购和投资协议。
▲美军装备往往能在中东卖出非比寻常的高价
现在阿拉伯国家准备携手建立起军事同盟,哪怕是比较基础的模式,也意味着以色列将面临被四面包围的险恶态势,动摇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而不管是埃及提出的军事同盟模式,还是巴基斯坦主导的特遣队方案,都意味着需要采购大量先进装备武装部队。在美国安全承诺不再受信任的情况下,这笔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军购,自然与美国无缘。考虑到埃及刚刚与中国举行联合军演,又采购并部署了红旗-9BE远程防空系统,巴基斯坦更是三军主力武器都来自中国,意味着两个方案都将以中国出口装备为主。
▲中国先进防空系统已经顶住实战考验
相比于特朗普之前带走的上万亿美元,几百亿美元确实不成比例,但一旦阿拉伯国家全面接受并信任中国武器,后续势必会有更大规模的采购。美国军工企业的利益损失还在其次,因此失去对中东国家的军事装备主导权,无法凭借输出军火的模式保证地区影响力,并收割利益,才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埃及或巴基斯坦的提案想落地,并没有那么简单,至少需要建立在阿拉伯世界内部意见统一、另一个大国同意援手的基础上。
▲歼-35E想直接出口中东仍然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这种整个地区转变态度的大事件,本来就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以色列空袭多哈能引发阿拉伯国家全面恐慌,催生组建军事联盟的想法,相比于之前长期依赖美国,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就算最终没能成真,也埋下了一颗种子,美国更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来解决问题。要是再考虑到空袭本身基本毫无收获,只能说历史有时候真的很奇妙。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