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中国在为福建舰欢呼,美国专家却劝美军快放弃航母 [打印本页]

作者: 万乘之尊    时间: 2025-9-26 13:00
标题: 中国在为福建舰欢呼,美国专家却劝美军快放弃航母
前言:福建舰即将入役,004.005航母正在建造中,毫无疑问到2030年中国将拥有5个航母战斗群,而美国专家对航空母舰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认为是放弃超级航空母舰的时候了。



一:没用的航空母舰

历史证明,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主战武器是最容易衰落的,20世纪初期,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开创了战列舰的新时代,此后战列舰被公认为海军决定性武器,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装备,到二战时战列舰的火力、装甲、航速达到了顶峰,然而这些昂贵的战舰基本都成了摆设,在航空母舰面前不堪一击,美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从改建运煤船“兰利”号起家,二战时摒弃了战列舰舰队决战的思想,大力建造埃塞克斯”级航,以航母编队为主力的美军舰队在太平洋战场上成为海战的主宰,取得了—系列海战胜利,把一艘艘战列舰送入海底,二战结束时,美国已成为世界航母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此后80年间里,航母一直是美国海军战略思想和舰队力量结构设计的核心,美国海军先后建造了6个级别的航空母舰。



冷战结束时,美国海军拥有15艘航母,2009年“小鹰”号航母退役后,美国海军一直保持11艘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规模,这是美国全球打击力量的核心,在五角大楼有一幅巨大的“尼米兹”级航母宣传画,介绍写着“9万吨级外交”,这是美国安全战略执行者和国力象征的总结,航母能够在公海自由航行,拥有陆海空作战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在美国海外基地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发挥“前沿存在”的作用,数十年来,美军—直在太平洋、波斯湾和地中海分别部署1个航母编队,另保持6个航母编队在美国本土待命状,1991的海湾战争美军动用了6个航母战斗群,2003年伊拉克战争也动用了5个航母战斗群,担负着海上封锁、拦截与进行战术轰炸和空中支援任务。



航母战斗群拥有强大的综合打击能力,搭载的E-2预警机全天不间断在巡逻,提供数十分钟的预警时间,搭载的战斗机可以在25分钟内拦截300千米距离的目标,“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装备的“宙斯盾”防空系统和“标准-2/3"防空/反导导弹拥强大的防空作战系统,机动能力和作战能力是最好的综合集成作战平台,在过去几十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威胁得到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反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航母开始遭遇挑战,中国一直开发各种各样的反舰巡航导弹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对航母最有威胁的是“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最高也不到1000万美元,而一艘航母的造价达135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建造一艘航母,中国就能造出1350枚反舰弹道导弹,从战争经济学上看是非常划算的。



美军航母战斗群虽然装备“宙斯盾”防空系统,但对万箭齐发的饱和攻击仍然难以实施有效防御,拦截一枚速度超过5马赫以上的弹道导弹更是非常棘手的问题,只需要其中一枚突破防线,命中飞行甲板上的弹射器、阻拦装置和与飞行有关的关键设施,航母就可能退出战场,而且航母上装载着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航空燃油舰船用油,一旦中弹引起火灾就有可能沉没,另外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射程优势明显,一般都在1000-2000千米以上,远超航母舰载战斗机的800千米最大作战半径,为了不冒风险,航母就不得不越来越远离攻击目标,如果退出了航母战斗群的最大作战半径,派不上用场的航母就成了战列舰一样的摆设,于是美国开始出现削减航母数量、放弃继续建造航母的意见。



二:烧钱的航空母舰

在还需要建造航母吗这个问题上,支持者和反对者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反对派认为航母花销太大,挤占了过多资源,在现代战争中又容易被毁伤,这一派包括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新美国安全中心、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美国海军学院学报》2013年5月号上刊登了亨利·亨德里克斯和J·诺埃尔·威廉姆斯的文章认为不应该继续建造航空母舰,应将财力投入到更加适合未来战争的项目中,支持派是海军戴维·H·巴斯中将、威廉·F·莫兰少将和美国海军首席空战主管及航母项目执行官托马斯·J·摩尔,他们认为航空母舰是长期实战经验的“结晶”,只有航母才具备全球抵达和持续火力攻击能力,从而维护美国的世界地位,裁减航母会削弱美国海上军事存在,航母反对者的证据是航母打击群的采购和运作太昂贵。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造价60亿美元,最新型的“福特”级技术研发就花了30亿美元,航母战斗群还必须搭配2艘巡洋舰、4-6艘驱逐舰、1~2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和1~2艘补给舰,这些舰艇的建造费用同样惊人,100亿美元只够采购5艘驱逐舰,除了高昂的建造费用,航母战斗群的运转费用则更加惊人,航母每日运转费用高达650万美元,驱逐舰每天180万美元,包括将近6700名官兵的花费及每天800吨的燃油消耗,航母的其他成本还有40-~50年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维修与保障、退役与处置费用,大约在160亿美元左右,,每年的维护费用为其造价的1/8,维护一艘航母8年的费用足够建造一艘航母,舰载机总造也达35亿美元,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每架5000万美元,生命周期中的燃油、零部件和保养费用为6000万美元。



每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要担负5名飞行员的训练任务,每名飞行员1700飞行小时初始训练开销为200万美元,飞行员们除了训练起降飞行能力,还要训练编队飞行、制空任务和打击能力,航母部署后,每个中队每个月要飞行650小时,每个飞行员每个月要飞行38小时,作战时“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每天可出动120架次的飞机,飞行员只有20%的时间用于作战,其他时间都花费在往返战区的飞行中,过去十年中,美海军消耗了16000枚空对地弹药,平均每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机投掷了16枚,结合F/A-18“大黄蜂”战斗机8600小时机体使用寿命,平均每枚使用成本高达750万美元,而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单价只有50万美元,舰载机的打击效能和航空母舰巨大开销对比显得非常得不偿失。



在以前,除美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能承受的起航空母舰昂贵花费,里根政府期间,一年就同时建造2艘“尼米兹”级航母,然而今天美国经济已经支持不起11艘航母,海军高级官员一直认为航空母舰数量不应低于15艘,然而面对预算大幅减少的困境,不得不减为为12艘,后来又下降为11艘,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美国航母一直遵循1/3的时间在部署,1/3的时间在保养维护,剩下1/3的时间在航渡兼训练,目前美国航母大部分已经很老旧,需要大量维修保障才能保持作战运行状态,2003年海军的舰队反应计划计划三十天内能动用6艘航母,90天内达到8艘,但现动美国航母大部分已经很老旧,需要大量维修保障才能保持作战运行状态,为了保证能够在30天内部署6艘航母,美国海军将航母维护和保养时间从18个月缩短为9个月,这样航母部队更加疲于奔命了。



三:有心无力的美国海军

有鉴于此,权威海军分析家罗纳德奥洛克,诺曼波尔玛,罗伯特奥沃克认为11艘航母经济上是不合算的,保持在7至8艘开销上可以承担,海军应该停止建造巨型航母,并逐渐淘汰航母,转而生产只需20亿美元的小型航母或4.5万吨的中型航母,它们相较更加便宜,有助于增加航母建造数量,降低中国对单艘航母的攻击强度,但这种方案也存在明显的劣势,小型航母只能部署20架F-35B型舰载战斗机,不能部署E-2D预警机和EA-18G电子战机,舰载机规模也较小,很难实施有效的进攻行动了,小型航母的燃油和弹药储量较少,在争夺制海权的任务需求下补给需求大幅度增加,而中型航母成本相当于“福特”级航母的87%-92%,出动架次数却减少约50%,航空油料和弹药的储量分别少225%和383%。



所以美国海军立场很坚定,认为航母有强大的机动能力,能迅速投放到事发地点持久威慑,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基地补给,在没有空军基地的地区不可或缺,和平时代,绝大多数外国人来说都是通好莱坞大片和在世界各地耀武扬威的航空母舰,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民来说,看见相当于20层高楼“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在海上破浪经过都会受到很大震憾,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水平的体现,拥有如此利器的美国自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从而产生一种敬仰与敬畏之心,航母少了,耀武扬威的心理效果就会不理想,美国国际地位必将一落千丈,带来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工业损失将比航母开销不知大多少倍,所以无论经济再困难也要建造航母。



但要保持11艘航母数量,就要每四年采购一艘新航母,平均每年需要投入145亿美元经费,美国海军本来指望“福特”级航空母舰可以节省10%-20%全寿期成本,提高25%-60%的出勤架次,但明显失败了,21世纪后美国军用造船业持续衰退,船坞降至20个以下,工程师、熟练的装配、焊接和铸造技工流失了2万人,管理水平下降,使得舰艇建造和维修质量不断下降,濒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隐身驱逐舰出现的各种故障令美国海军不胜其烦,“福特”号航母服役后仍有大量的问题没有解决,原因是采用未经验证的、不够成熟的高技术,承包商无力避免重大工程设计错误,导致“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器和拦阻索麻烦层出不穷,严重的缺陷和成本超支远远超过美国国防部的估计,美国军用造船业下滑的颓势越来越明显,而且还无力扭转。



四:结语

美军的航空母舰地位如今岌岌可危,但对中国而言不是问题,中国经济不仅能够建造航母,也负担得起全寿命费用,航母不但在战时让海军有能力把战火烧到对手国土上,和平时期对潜在敌手的威慑带来的国家安全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建造航母对国民经济的有巨大的溢出效应,中国建造三艘航母,40年全寿命周期会带来11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1.6万亿人民币产值,基地经济活动带动3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9000亿人民币产值,围绕航母的产业链包括大型实验水池和风洞、超大型船舶设计,特种钢材、新材料、新能源、大型动力机组、先进雷达、先进电子技术、航空技术与造船技术等35个产业,等于推动国家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实现质的飞跃,进而带动新一轮国家经济增长。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