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印度退役米格-21!为啥中国空军还有那么多歼-7?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2025-9-26 19:30
标题: 印度退役米格-21!为啥中国空军还有那么多歼-7?


▲印度空军米格-21

9月26日,对于印度空军来说,注定是一个要载入史册的日子。随着印度空军第23中队的6架米格-21战斗机在完成它们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后缓缓降落,并穿过象征功成身退的“水门”,这款传奇战机在印度空军超过60年的服役生涯正式画上了句号。米格-21,这款曾经在世界各地都留下过身影的经典战机,终于也要和它的印度用户说再见了。

米格-21作为前苏联的杰作,以其简单可靠、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了冷战时期许多国家空军的标配。印度也是米格-21系列战机的忠实用户,累计装备总数高达874架。不过,在漫长的服役生涯中,这款战机也给印度空军留下了惨痛的回忆。

据统计,印度空军的米格-21坠毁数量超过490架,170多名飞行员因此丧生。这也让米格-21在印度获得了一个不太光彩的称号——“飞行棺材”。当然,米格-21在印度频繁坠毁,绝对不是苏联米格设计局的问题。印度这批米格-21,绝大部分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生产的,而这家公司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为中国军迷家喻户晓的反印斗士。此外,印度飞行员训练水平低下也是重要的坠机原因。而近年来,飞机老化开始成为最重要的问题。



▲没错就是这个印度斯坦

尽管米格-21的技战术水平早已落后于时代,但它一直是印度空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苏-30MKI等新型四代机的维护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操作难度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印度飞行员来说,他们可能更习惯于简单耐用的米格-21。至于战斗力嘛,对三哥来说,脑门一拍就过去了。当然,印度空军最终选择让米格-21退役,也是迫于无奈之举。毕竟,机体老化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大部分飞机都已经服役超过40年了,如果再不退役,恐怕真的要摔光了。与其让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驾驶老旧的米格-21,还不如让它们光荣退役,好歹能够博物馆留点完整的。

说起米格-21,就不得不提一下它的中国表亲——歼-7系列战机。作为中国空军曾经的主力战机,歼-7的产量非常巨大,并且至今仍有不少仍在服役。在歼-20、歼-35等五代机不断涌现的今天,这些落后两代以上的战机还没有退役,这就让有些军迷朋友心生不满了:都是“老爷机”,怎么中国淘汰的进度就落后印度了呢?



▲歼-7家族枝繁叶茂

首先,中国歼-7的生产周期很长,并且在不断进行改进。即使到了2010年代,中国还在生产外贸型的歼-7。即使是自用的歼-7,目前仍在现役的也都是相对较新的型号,机况要比印度空军的米格-21好得多,技术水平也不可同日而语。当年中国之所以生产如此多的改进型歼-7,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局势压力巨大,需要大量的战机来保卫领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先进战机量产前,维持军工企业的产能,保证国防工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空军仍有不少歼-7在服役,其中一部分是歼教-7教练机,承担着飞行员训练的任务;另一部分则主要是为了维持部队编制而存在。不过,随着歼-16、歼-20、歼-35等先进战机的进一步量产和服役,这些老旧的歼-7也将会很快被替代。届时,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印度空军中队数量堪忧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在退役最后两个米格-21中队后,短期内可能真的没有合适的战机来填补空缺了。印度空军的目标编制是42个中队,近年来却不增反降低,主要原因就是老飞机不得不退役,新飞机跟不上,只能眼看着中队越来越少,根本无能为力。

去年底央视军事频道专门做了一期探访歼-7部队的专题节目,除了对默默守护祖国天空几十年的老兵的敬意,大家也听出来弦外之音:歼-7全面退役的日子也快了,至于换装四代半还是五代机,都不是印度空军米格中队们敢幻想的。



▲歼-7开箱挑战照片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