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美媒:中国$5.8亿购俄罗斯空降战车 为台海做准备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2025-9-29 18:30
标题:
美媒:中国$5.8亿购俄罗斯空降战车 为台海做准备
近期,一则爆炸性新闻在外媒和网络上疯传。《华盛顿邮报》援引所谓泄露文件称,俄罗斯已同意为中国空降兵营提供训练,并向中国出售一整套空降装备,甚至暗示这是为“未来台海军事行动做准备”。
而乌克兰媒体更是添油加醋,称中国秘密购买了足以装备一个增强型空降营的俄制武器清单:包括37辆BMD-4M空降步兵战车、11辆“章鱼-SDM1”轻型两栖坦克、11辆BTR-MDM空降装甲运兵车及相关指挥侦察车辆,合同金额高达5.8亿美元。
这样的爆料,瞬间在岛内和西方媒体舆论场上引发轩然大波。
要判断这则消息的可信度,首先得搞清楚外媒口中的“主角”BMD-4M战车到底是什么?作为俄军伞兵部队的主力装备,BMD-4M空降步兵战车全重约14吨,采用可调式液压气动悬挂系统,能在空投前降低底盘以适应运输机舱空间,落地后再恢复到战斗高度。
这种设计保证了它能配合PS-940降落伞系统,实现“全员载员状态下的空投” ——也就是说,战车和车内伞兵同时着陆,人员无需再慢慢集结,能在落地后立刻投入战斗。
火力方面,BMD-4M配备了一门100毫米线膛炮、一门30毫米机关炮以及同轴机枪,既能反装甲也能压制火力点,同时具备水陆两栖作战能力。这套体系搭配BTR-MDM运兵车与“章鱼”轻型坦克,正好拼凑出一个标准化空降营作战编制,看上去确实合理。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以中国如今的工业和科研水平,为什么还需要花钱去买俄制装备?近年来,中国在装备自主研发方面进展神速,早已摆脱当年依赖俄罗斯补短板的时代。各型先进国产装备的相继服役,已经向外界证明中国具备独立构建先进武器体系的能力。空降兵领域同样如此,今年9月3日阅兵中,就出现了多款国产新型履带式空降战车,火力和信息化水平远超俄制装备。
因此,如果真存在采购行为,更像是出于“试验平台”的考虑。俄罗斯在空降装备特别是重型空投系统方面积累多年实战经验,而中国空降兵近年来正借助运-20B等大型运输机拓展重装空投能力。此时引进少量成熟平台进行对比测试,不仅能帮助缩短研发周期,还能参考俄军的训练体系与战法。比如,全员载员空投这一高风险科目,中国若有现成样本可供研究,就能降低试验风险、少走弯路。换句话说,这更像是“借壳取经”,而不是批量列装。
美国媒体的报道显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军事合作,而是刻意与“台海局势”挂钩,渲染中国准备对台大规模空降作战。报道甚至称,俄罗斯教官将亲赴中国培训伞兵,暗示中国“缺乏经验”,因此不得不依赖俄罗斯。这种论调,一方面夸大了中俄合作的政治意味,另一方面也服务于美方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叙事——即所谓的“中俄联手,破坏台海稳定”。
然而冷静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首先,中国完全具备大规模自主生产空降装备的能力,不可能长期依赖俄罗斯。其次,俄罗斯自身正深陷乌克兰战场,工业产能吃紧,短期内根本没有余力大规模向外出口整建制部队装备。最后,中国对台军事准备的手段多样化,并不仅限于空降突击。两栖舰队、滚装船、特种登陆装备乃至火箭军的远程打击体系,早已构成了对台全方位压制。单纯渲染“解放军空降部队突袭桃园机场”的情景,不过是美媒制造焦虑的一种方式。
如果换个角度看,即便中国真的采购了一批BMD-4M战车,也并非外界想象的“技术落后不得不买”,而是一种主动选择。利用俄制成熟硬件,验证本国软件和体系,再结合自身工业能力迅速转化成果,这正是大国装备发展的务实路径。美国自己也经常采购他国装备进行测试,例如当年购买苏-27、米格-29甚至S-300防空系统,都是为了研究潜在对手的技术与战法。中国若采取同样的策略,反而是正常的科研行为。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合作,中国能快速吸收俄军在空降作战中的训练经验。例如如何在运输机平台上实现多车协同投放、如何进行全员带装空投、如何组织空降部队在落地后迅速形成战斗力。这些实战化的细节,正是任何纸面数据无法替代的财富。
归根到底,这次“秘密采购风波”的真假尚未有官方确认,但它至少折射出一个现实:西方世界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国媒体宁愿牵强地把中俄之间的有限合作解读为“对台备战”,也不愿承认中国凭借自身工业能力完全可以独立完成相关研发。这种心理上的不安,正是当下国际战略博弈的缩影。
因此,不论最终真相如何,这一事件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买不买装备”的层面。它提醒外界:中国如今的军事建设已进入“可选而非必需”的阶段,是否引进外部技术更多取决于战略考虑,而非能力缺陷。对于台海局势而言,美媒的渲染或许会制造短期的紧张感,但长期来看,却可能让岛内民众更加意识到外部援助的不可靠,从而动摇“台独”势力的幻想。
总的来说,真正决定未来战场态势的,是中国强大的自主研发体系与战略定力。外媒炒作越厉害,越说明他们心中的忌惮。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