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中国防空系统流入苏丹,目标是中航工业出口无人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3 天前
标题:
中国防空系统流入苏丹,目标是中航工业出口无人机?
日前,美国“Defence-Blog”网站援引当地消息,称中国出口的FB-10A防空系统,已经落入苏丹快速反应部队(RSF)之手。意味着继RSF拿到FK-2000之后,又得到中国先进防空武器的加强。比较尴尬的是,与RSF交战的苏丹政府军,刚刚在不久前和巴基斯坦达成协议,采购了包括红旗-9、红旗-6在内,价值十多亿美元的军事装备。
▲这事确实有点尴尬
文章提到,这次交付的FB-10A交付流程比较复杂,是阿联酋在幕后提供采购资金,由乍得出面采购,最终连实物都没摸到,就移交给RSF使用(上次的FK-2000其实也差不多)。而这款罕为人知的防空武器,本质上是一款以防空导弹为主,自行火炮为辅,最大射程18千米的高机动装备。用来应对苏丹政府军的固定翼战机有点困难,直升机出动数量也比较少,主要目标仍然是无人机。相比之下,FK-2000虽然也是“弹炮合一”的设计,但其实是以高炮为核心,同样是用来反无人机。
▲之前的FK-2000也是乍得出面采购的
特意装备两种不同设计的机动防空单位,以形成更强的作战体系,可见RSF对反无人机作战的旺盛需求。与之对应的是,苏丹从巴基斯坦采购的武器中,就包括至少250架各型无人机,以及数十架战斗教练机和翻修米格-21的设备。因此,由于双方武器大量消耗而陷入低谷的空中交战,将随着外购装备交付,而兴起新高潮。只不过这个场面对中航工业来说,稍稍有点尴尬——虽然双方操作的主力武器,都不是中航工业直接出口,但核心设备供应源头却都是中国。
▲对一个经验丰富的无人机大国而言,出口设备也不是难事
对一个技术、产能都达到世界巅峰的军工大国而言,这种局面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只不过国内之前极少经历这种事情。相比之下,其他大国对苏丹内战的干涉,是毫不掩饰的。就在本月5日,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还援引苏丹政府军消息,称苏丹步兵第六师,在近期一场攻势中,成功消灭了RSF的一批外援(以乌克兰和哥伦比亚雇佣兵为主,主要操作无人机和电子设备)。而在之前的叙利亚战事中,正是乌克兰支援的无人机部队,帮助当时的反政府武装,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彻底推翻了阿萨德政权。
▲苏丹政府军确实有点东西
苏丹政府军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在无人机领域也有自己的援手,远强于当时孤立无援的阿萨德政府部队。因此,苏丹政府军不但挡住了RSF的无人机攻势,而且还屡屡反手造成重大杀伤。像前一阵子,就有一架满载哥伦比亚雇佣兵、由阿联酋出面租用的运输机,被苏丹政府军击落,机上所有人员全部丧生。战术素养并不出色的RSF,虽然打出过击落米格-29的战绩(使用的还是中国出口的单兵防空武器),但也不乏击落阿联酋援助伊尔-76的离谱操作。
▲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的伊尔-76在非洲分布极广
从武器装备规模来看,苏丹政府军这批武器的价值,远超RSF拿到的几款防空武器。如果阿联酋和其他支持RSF的幕后力量,不能快速解决这个差距,战场将会进一步失衡,持续数年的苏丹内乱有望解决。顺带提一句,苏丹政府现在的主要支持者和武器采购资金来源,其实是沙特,这也就是最终选择巴基斯坦下单的原因。换句话说,沙特和阿联酋虽然都是外界眼中,海湾集团的一员,但对于事关核心利益的红海沿岸,仍然有政治分歧,支持不同的代理人鏖战,也是常见的事情。
▲战斗机类装备对后勤保障要求极高,基本不会脱离控制
冷战期间所有局部战争背后,都可以找到军工大国的身影,因为只有这种国家,才能保障旺盛的武器弹药消耗。如今中国军事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卷入一些冲突,这基本是无法解决的,只能说尽量控制带有战略性质的重量级装备出口,不至于所托非人。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