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乌方称俄装备中国民用雷达 能发现10千米外无人机 [打印本页]

作者: 军武次位面    时间: 3 天前
标题: 乌方称俄装备中国民用雷达 能发现10千米外无人机
从最初俄乌双方大量使用大疆无人机开始,中国民用商品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应用,就一直是个焦点问题。近日,乌克兰“Defence-Express”网站声称,已经发现俄罗斯防空部队使用中国反无人机雷达的证据,并得到美国“Defence-Blog”网站的证实。



▲这种事其实在大家意料之中

文章声称,来自中国的FSTH-LD02/03雷达,已经成为俄罗斯第22防空导弹团的正式装备,作为针对FPV轻型无人机的搜索装备来使用。尽管目前并没有其斩获战果的直接证据,但一款专精低空搜索的雷达,能起到多大效果是不言而喻的。FSTH-LD02/03都是浙江凡双的商品,从公司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俩属于非常标准的民用规格商品,主要用于10千米以上的低空探测。雷达使用相对原始的机械扫描机制,能探测到雷达反射截面积0.01平方米的低敏目标。此外,该公司还有一些进一步升级的迭代型号,性能更加出色。



▲凡双确实有这么个产品

按照国内的管制要求,这些设备直接出口到俄罗斯/乌克兰的难度极大。因此,如果俄罗斯防空部队真按照乌克兰提到的那样,拿到了类似雷达,那就应该是通过第三方中转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实际装备数量注定有限,且缺乏足够的维护和保障条件,也许能获得一些战术胜利,但想动摇战线是不太可能的。事实上,乌克兰也没少从中国买民用规格设备,像前一阵我们提到的,“乌克兰超过90%的无人机零部件均来自中国”,以及一度引发欧美称赞、最终却发现核心零部件来自中国的激光反无人机设备。



▲无人机是俄乌竞争的焦点领域

怎么说呢,乌克兰和西方一方面在这个领域指责中国,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真的大手笔进行支援,凭借史无前例的工业产能,左右战争局势。因此,每当俄罗斯方面出现疑似产自中国的设备,总能引起乌克兰和西方的强烈关注,直到确定性能、规模不足以动摇战局,才会轻松下来。从最开始的大疆无人机,再到后面的轻型山地车辆,以及现在的低空监视雷达,都是如此。至于乌克兰自己将中国民用商品用于军事领域的做法,则绝口不提,可谓是“双标”到了极致。



▲俄罗斯的核心反无人机设备都是自产

40多年前的两伊战争中,正面临经济困局的国产军事工业,全身心投入了对双方贸易中,最终虽然收益不菲,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影响到战局走向,所出口的诸多武器,普遍都只作为训练、二线装备使用。在海湾、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甚至是后续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区冲突中,国内出口的诸多武器,也无法撼动美俄欧军火的地位。然而,在俄乌影响世界局势的高强度战事里,如今只是国内出口的民用商品,却已经具备深度影响交战结果的能力,这是非常惊人的。



▲当年出口伊拉克的歼-7没起太大作用

战场是最做不得假的地方,早年非洲战乱时,苏俄武器泛滥就是因为性能可靠耐用,其他国家的武器均逊色三分。如今乌克兰对美制装备趋之若鹜,对于欧洲装备则略有不满,也是双方真实水平的直接反映。而中国虽然没有主力武器进入战场,但仅仅是俄乌双方自发挖掘的几款民用商品,就已经大放光彩,可见真正军用设备的技术潜力。别的不说,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多时间,双方都对反无人机费尽心思,中国却早就有民用商品能做到这一点,可见差距之大。



▲这才是真正反无人机的好东西

因此,歼-10CE在南亚一战成名只是开端,以国内军事武器的发展水平,后续肯定还有更加耀眼的时刻,到时候可就不是像法索那样,一份简单含糊的声明,就能糊弄过去的。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