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杨振宁走了 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 也该解开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皮皮电影    时间: 前天 23:30
标题: 杨振宁走了 伴随在他身上的3个疑问 也该解开了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逝世,享年103岁。

无疑,杨老的离世,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悲痛,也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要知道,在此之前,杨振宁是在世物理学家中的金字塔尖人物,远比我们熟悉的霍金要牛。

更牛的是,在公认的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4个领域,他个人就有拥有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

且,他与米尔斯研究出来的“杨-米尔斯方程”,就造就了7个诺贝尔奖。

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二十世纪物理学里程碑,除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就是杨振宁先生提出的“规范场”。

而对于这些成就,杨振宁则在演讲中谦逊地表示,自己最大的贡献,是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回首杨老的103载春秋,这位走过百年风雨的中国科学大家,一路上也饱受波折与争议。

而伴随着他的离世,他身上所留下的三个疑问,也该解开了!

疑问1:103岁寿终正寝,杨振宁的最后时光,是如何度过的?1999年,78岁的杨振宁正式退休。

全球科学界顶级大腕,一起给他办了一场盛大的退休仪式。



2003年,杨振宁回到了清华大学定居,并且将自己在国外的房子卖了,钱捐给了清华大学。

与此同时,他还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邀请了世界一流科学家来清华执教。

当然,像这种级别的科学巨匠,即使退休也不会完全放下研究。

甚至在回到清华园后,他还发表了30多篇关于冷原子物理和统计物理领域SCI 研究论文。



2017年,对杨老来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

这一年,他放弃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

而之所以此前加入美国国籍,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在他35岁拿到诺贝尔奖时,他的国籍是中国,但这之后,他在研究中不断受歧视。

他曾说,“申请成为美国公民的决定,对我来说并不容易,而我移居别国一度被认为是彻底的背叛。”

甚至,在1964年,他在香港讲学时邀请父母,还被家人拒绝了。

回归祖国,不仅成了他心中的一个执念,也成了他父亲杨武之的一个心愿。



这之后,杨振宁中断了每日去清华科学馆办公室的习惯,也渐渐减少了公开露面的机会。

近些年来,杨老就因年纪大而开始行动不便。

2022年,他就因为在家中生日宴上不慎摔倒,住院数月,康复后,家中还备上了轮椅。



其实,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杨老心里是明白的。

今年九月份,在与朋友交谈中,他透露,自己的身体系统基本上还可以,但总有一些小问题。

尤其是因为脖子供血不足,自己时常会陷入晕厥。



然而,今年的国庆,他的103岁寿辰,杨老的状态似乎并不算很好。

在他的好友王宫保晒出的现场照片中,杨老夫妇并没有露脸。



之后虽然王宫保晒出了一段杨老写书法的视频,但有眼尖的网友看出,这个视频是很久以前的。





再加上此前传出杨老离世的谣言,不难说明,彼时杨老的状态或许已经不是很好了。

其实,在年初,杨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想要活到108岁,那样便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妻子翁帆。

并且,这些年他也坚持早睡早起,就是为了身体健康。

可惜的是,他这一夙愿并没能实现。

疑问2:是一往情深,还是英雄偏爱美人?杨振宁的情感过往,也是过去二十多年里,网友谈论的焦点。

其实杨老的感情生活,并不算复杂。

1938年,16岁的杨振宁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西南联大。



那时候,他就是师生们眼中的天才,而天才除了开慧比较早,情思也觉醒得早。

彼时,他的父亲杨武之有一个女学生,叫张景昭。

杨振宁就对其暗生情愫,经常还为了偶遇,早早地在学堂外等她。



但杨振宁的才能,无疑让他被无数人关注。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暗恋”也无疾而终。



1949年,27岁的杨振宁在普林斯顿的一家中餐厅,遇到了他曾在西南联大附中执教时的一个学生——杜致礼。



自此,两人便有了交集。

次年,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见证下,结为夫妇。



身处异国他乡,他们的婚礼并不算豪华,也没多少宾客。

但因为爱情,他们相守了半个多世纪。

婚后,杜致礼对于丈夫杨振宁的事业全力支持,她也全身心在家相夫教子,成了那个时代无数女性的缩影。



她温柔又隐忍,这也是杨老对其愧疚的原因所在。

2003年,杜致礼离世。

那段时间,81岁的杨振宁似乎真的进了人生的最后阶段,难以走出牵挂妻子的思绪。



在妻子去世的很长时间里,他都是孤独的。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跟朋友说:

“我计划找一个人过日子,我不是太喜欢一个人很孤单地这么走。”

2004年,杨振宁再度结婚了。

这次的对象,名叫翁帆,当时只有28岁,比杨振宁小了54岁。





对于这段婚姻,外界似乎并不理解。

杨老也似乎并不介意,反而表示,不管现在大家对我们的婚姻有什么看法,三四十年后,会觉得,我们的婚姻是一段非常好的罗曼史。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翁帆相伴的21年中,他们的婚姻一直是和睦且低调的。

而她也如结婚时说的那样,一直陪伴在杨老的身边。



说起来,杨老与翁帆的相识是在1995年。

当年,杨老夫妇受邀出席汕头大学举办的首届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是当时负责接待他们的。



也是从那时起,他们建立了联系,每逢节日,翁帆都会给杨老夫妇写信问候。

2003年,杜致礼去世,翁帆也经常写信给杨老,这才让他们成了朋友。

而在之后的接触中,他们又成为了恋人。



婚后的日子,杨振宁很疼惜对方,会经常带着翁帆去他们约会的地方。

每逢周末,也会带着她去山顶看夜景。

翁帆曾说,她很感谢杨振宁,因为他给了自己一个单纯的世界。



当然,对于这些外界不知道,甚至有不少网友曾一度揣测翁帆是为了金钱,才嫁给杨振宁。

而事实上,在婚后的二十多年,翁帆不仅成了丈夫的翻译与助手,还攻下了两个博士学位。

这才是杨老觉得欣慰的地方。



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杨振宁与翁帆之间的爱情,已经慢慢显露出答案。

并非只是简单的英雄偏爱美人,而是灵魂之间的深度契合。

疑问3:杨振宁的“遗产”杨振宁作为世界第一序列的科学巨匠,又获得过诺贝尔奖等众多行业桂冠。

仅是各项奖金及工作所得,数十年累积下来,相信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很多人也关心,在杨老离世后,这些遗产会如何分配。



其实,早在2017年7月,就有人传出,杨振宁已经做出了“遗产分割方案”。

称其遗产中的现金与房产都归与前任妻子所育养的三位子女。

而现任妻子翁帆仅获得北京某别墅的居住权。

当然,这样的消息被杨振宁的助理辟谣,称内容完全是恶意捏造。

截止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杨振宁的家人还是翁帆这边,都没有披露具体的遗产分配。



但无论怎样分配,外界都无权干涉或者揣测。

当然,对于妻子翁帆,他也是有安排的。



很早之前,他就陪翁帆去医院冻卵,他说:

“虽然我岁数大了不能再当爹了,但绝不能断了你当妈的路。"

此外,他还表示自己若离世,翁帆是可以寻找新的伴侣的。

看吧,既然有这样的安排,相信在遗产的分配中,也会有体现。



当然,对于这样一位世界科学巨匠,金钱在遗产中,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在皮哥看来,杨振宁留下的最大“遗产”,就是让“中国”这两个字熠熠生辉。

早在上世界七十年代中后期,他就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设立了“中国教育交换委员会(CEEC)”,这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如他一般可以出国学习。



而在建立之初,为了筹钱,他更是顶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之后,因为这个计划获得出国留学机会的,就有日后的中科大、复旦、北大的校长。

在推动中国优秀人才出国学习之余,杨振宁回国的这些年,还参与了六十多个顶级物理实验室的建设。



院士莫伟曾经在信中这样写道:

“华人科学家中只有两个人是完全没有私心,希望中国好的,一个是杨振宁,另一个是李政道。”

而作家卓可也说过类似的话:

“能和杨振宁生活在同一时代,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这种幸运,当然不应该被忽视和辜负。”



的确如此!

如今,我们既见证历史,也沉痛哀悼。

杨老如灯塔一般照亮了中国的科研之路,希望他的精神遗产能一直影响后人。

最后,杨老,一路走好!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