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世卫点名的隐形病:身高缩水3厘米比体重上涨更可怕 [打印本页]

作者: 健康四川官微    时间: 3 天前
标题: 世卫点名的隐形病:身高缩水3厘米比体重上涨更可怕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这个被世卫组织点名的“慢性病杀手”从不张扬,却会悄悄掏空你的骨骼——以至于打喷嚏、弯腰抱孩子都可能引发骨折。

对老年人而言,髋部骨折更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年内死亡率可高达20%。我们该如何识破并防治这个“静悄悄的杀手”?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骼微结构退化,导致骨骼变脆、易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通俗讲,就是骨头变得“薄而空”,不再结实。

这本质上是骨骼代谢失衡的结果:年轻时骨骼“存入”多于“支出”,年老后则“支出”超过“存入”,骨质便在长期“亏空”中逐渐流失。

典型表现:从酸痛到驼背

骨质疏松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常被误以为是“关节炎”“筋骨老化”。随着骨量持续减少,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腰背酸痛、乏力

尤其长时间站立、活动后或夜间加重,常常没有明确的疼痛部位,可能是隐痛、钝痛或者剧痛;疼痛多因体位改变(如翻身、起床、弯腰等)和负重诱发或加重,患者常常同时伴有腰部和下肢的乏力、腿抽筋等症状;

身高变矮、驼背

多由椎体压缩性骨折引起,成年人如果身高较年轻时降低超过3厘米,或在1年内身高下降超过1–2厘米;

轻微外力即骨折

即低能量损伤导致骨折,常见部位包括手腕、脊椎、髋部,常常轻微摔倒或者弯腰搬抬重物甚至剧烈咳嗽就导致骨折;



高危人群:

谁该特别警惕?

根据《中国骨质疏松防治指南(2023版)》提示,以下人群属于重点筛查对象:

1.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下降会加速骨流失;

2. 65岁以上男性:骨量随年龄自然下降;

3.有家族骨折史者;

4.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者;

5.吸烟、嗜酒、久坐少动人群;

6.慢性疾病患者:如甲亢、糖尿病、肾病、风湿性疾病等。

对以上人群,早发现、早干预尤为重要。

怎样护骨?

全人群的护骨“五步曲”

运动护骨: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规律负重运动(快走、慢跑、太极)能刺激骨骼生长。

防跌倒训练(平衡操、核心力量)对老年人至关重要。

建议: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饮食护骨:为骨骼“添砖加瓦”

骨骼健康离不开营养。

富钙食物:牛奶、酸奶、芝士、小鱼干、豆制品、绿叶蔬菜。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可通过晒太阳或服用补剂获得。

优质蛋白:瘦肉、鸡蛋、豆类有助于成骨。

减少高盐、碳酸饮料、过量咖啡因。

生活护骨:远离“骨窃贼”

戒烟、限酒:吸烟会抑制成骨细胞,酒精会影响钙吸收。

规律作息,不熬夜,有助于激素平衡。

维持适当体重,太瘦易骨折,太胖易跌倒。

注意防跌倒:家中防滑、光线明亮、地面整洁。

用药护骨:重建骨骼的“生力军”

确诊后,医生会制定方案,包括钙剂/维D、抗骨吸收药(如双膦酸盐)、促成骨药(如特立帕肽)。

切记:遵医嘱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滥用保健品。

骨检查护骨:洞察先机的“侦察兵”

骨密度检测(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下列两项只要其中之一即可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T值≤-2.5;

伴有脆性骨折史(即使T值未达标准)

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应每1-2年检测一次。

特殊人群的护骨重点

青少年

青春期是“骨量银行”的储蓄期。

多运动、少熬夜、少喝含糖饮料、多晒太阳,积累“骨资本”。

绝经后女性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骨质疏松的关键因素。

建议定期筛查骨密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或抗骨吸收治疗。

同时保持规律运动和健康饮食。

老年人

最重要的是防跌倒、防骨折。居家环境保持明亮、防滑;使用拐杖或防滑鞋;若曾发生骨折,应尽早康复训练,防止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与再次骨折。

常见的抗骨质疏松误区

误区

NO.1

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吃钙片、多喝点牛奶就行了。

这是骨骼代谢系统的失衡。单纯补钙如同只提供砖头,却无法修复崩塌的建筑结构,必须配合药物治疗。

真相

误区

NO.2

我不疼、不摔跤,说明骨头没问题。

骨质疏松在骨折前往往寂静无声。“不疼”是它最危险的伪装。

真相

误区

NO.3

人老骨松,自然现象不用治。

可防可治!任何年龄的干预都能获益。衰老不可避免,但预防骨折可以做到。

真相

误区

NO.4

我年轻,不会得骨质疏松。我还年轻,与我无关。

骨质疏松是“年轻时欠账,年老时结算”。熬夜、节食、酗酒、缺乏运动,都在透支你的“骨量银行”。

真相

骨质疏松不是“老年人的小毛病”,

而是一种关乎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疾病。

护骨的关键在于

——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