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标题: 被盗7亿国宝 卢浮宫上演法国版“疯狂的石头” [打印本页]

作者: 酷玩实验室    时间: 8 小时前
标题: 被盗7亿国宝 卢浮宫上演法国版“疯狂的石头”
在震惊全球的卢浮宫珠宝失窃案过去一周后,法国警方终于逮捕到了两名涉嫌参与作案的男子,不过,案件远未告破,仍有涉案人员在外逃,丢的东西也是一件没追回来。



本次卢浮宫总共被偷走了八件珍贵珠宝,包括一顶皇家蓝宝石冠冕和一套皇家祖母绿项链配耳环,业内人士估计这些失窃物品总价高达8800万欧元,约7.2亿人民币,堪称天价。







巴黎检察官洛尔·贝科(Laure Beccuau)在10月26日发布声明证实,调查人员“已于25日晚对两嫌犯实施逮捕”。她同时警告,过早公开相关信息“可能妨碍正在进行的调查”。



目前,法国警方出动了上百警力全力追查珠宝并缉拿其他同伙。







这部法兰西版“疯狂的石头”已经成了全球吃瓜群众的每日消遣,不是关心人抓完没,就是关心东西找回来没,热度居高不下。



毕竟都这年头了,居然还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亿元大劫案”。



2025年10月19日,巴黎时间早上9点30分,正值卢浮宫博物馆向访客开放之际,四名窃贼大摇大摆地来到卢浮宫南侧,将一辆卡车停在人行道上,紧贴着博物馆外墙。







他们伪装成建筑工人,身披黄色反光背心,还贴心地摆放了交通锥,然后其中两名窃贼利用卡车上的电动梯登上了卢浮宫塞纳河一侧的阳台,并用圆盘切割机切开玻璃窗,进入到博物馆内部。



这个时候,无论是游客还是安保人员都未曾料到居然有人一大早就来盗窃,不玩凌晨潜入那一套,而是正大光明地开抢。





图源:纽约时报



作案人员直奔陈列着王冠珠宝的阿波罗画廊(Galerie d'Apollon),进入展厅后,使用切割机精准击碎防护玻璃,直指两处高安保级别展柜,整个作案过程仅持续七分钟。



现场有人回忆,蒙面窃贼相当冷静熟练,全过程没有暴力,非常专业,甚至还以威胁的方式,让安保人员帮他们清场疏散游客。





阿波罗画廊



虽然警报立即传至卢浮宫安保指挥中心,并迅速通知了巴黎警方,但由于窃贼手法实在太快,等到警方赶到的时候,一伙人已经骑上两辆摩托车逃离了现场。



不过,警察的到场速度应该还是超出了窃贼的预料,因为最后逃离时明显有些许匆忙。



不仅掉落了镶有1354颗钻石、1136颗玫瑰式切割钻石和56颗祖母绿的拿破仑三世皇后欧也妮(Eugénie)王冠,还留下了没来得及焚毁的云梯卡车,以及一堆慌忙之中留下的现场证据。





该王冠受损严重



巴黎检方表示,案发现场共采集超过150处DNA、指纹及其他痕迹样本,嫌犯在逃逸途中也遗留了手套、安全帽、两台切割机、一具喷灯、一件黄背心及一部对讲机等系列物证,看来四人组还是没有顶住压力专业到底。



即便有了这么多证据,也不代表着东西能原封不动地追回来了。



专家表示,此类团伙更倾向于拆解珠宝转卖获利,而非看重其艺术价值,所以这批珠宝很有可能已经被拆解后送出法国国境了。





大件拆小件



对于卢浮宫乃至法国而言,被拆解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算次要,其背后承载的文化损失才是不可估量,何况作为全球闻名的博物馆,居然就这么被简单粗暴地盗窃了,“大盗至简”返璞归真了属于是......



尤其在舆论层面,本事件遭致了巨大批评,许多法国民众甚至以“国耻”和“国耻”来形容,可以想象要是换做故宫博物院丢了这么多东西,还一时半会儿破不了案,得多恐怖?



法国人知道,法国警方也知道,但复盘下来,估计自己都给气笑了。





《合理》



首先,为什么没有人能发现作案的一伙人呢?原因很简单,卢浮宫毗邻公共街道,经常有各种翻修工程与维修作业在进行,所以平日里高频率出现的脚手架和工程梯让民众完全脱敏。



以至于当时盗窃团伙从上梯子到锯窗子,周边路人都丝毫没有觉得诧异与蹊跷,反而是熟视无睹,法式悠哉。



在卢浮宫担任了21年安保的负责人表示:“越多外部人员在卢浮宫周边作业,就越难分辨哪些人应该出现在这里”。





被闯入的窗户



那好,前面原因算是法国人热衷维护历史建筑以及生活松弛,那后面窃贼长驱直入总该有点什么措施和防护吧?



在安保方面,卢浮宫的应对措施是“疏散展厅、引导游客至安全区域”,内部要求就是“绝不应冒生命危险靠近闯入者”,所以作案团伙既能展开自由作业,还能让安保帮忙清场。



卢浮宫工会领袖阿卜杜勒赫迪透露,这起突如其来的盗窃令未配武器的博物馆安保人员受到惊吓,周一拒绝上班,直至馆长明确说明将采取何种增援措施......好吧,法国人你们赢了。





安保力量不足(战斗力



雪上加霜的是,卢浮宫安保人员已从2014年的994人削减至2023年的856人,以至于许多展厅缺乏足够的人员安保,正因此事,安保部门曾在6月举办过一次罢工抗议,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安保混成了保安,即使拦不住,总该有监控摄像头拍到了吧?



还真没有,一份案发前法国国家审计署受命撰写的未完成报告片段此前被泄露给了法国媒体,报告指出,卢浮宫黎塞留翼75%区域未覆盖监控摄像,德农翼三分之一的展厅没有监控摄像头。





老法兰西包浆摄像头



本次窃贼闯入的正是德农翼,尽管官方称他们针对的已翻新展厅确实装有摄像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几乎没用。



卢浮宫警报系统虽在这次盗窃案发生时工作正常,但博物馆的一些摄像头已经“严重老化”,而最靠近窃贼闯入的摄像头却朝向了西边,因此无法覆盖被盗的阳台,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对此,卢浮宫尚未回应,但无论是安保短缺,还是监控系统彻底过时,都已然从陈年内部问题,变成了公众眼里的不争事实。





监控:燃尽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本次被盗的皇冠珠宝均未投保私人保险,假如找不回,卢浮宫也得不到任何赔偿。



至于为何不投保,账也很好算。卢浮宫里宝贝这么多,要是样样投保,每年将耗资数十亿美元,这门票没卖多少钱,反倒先成保险公司现金牛了,划不来。不过真要像这次被偷了,那可只能“用脸硬接”了。



这波属于是被盗后的“安保、监控、保险”接连三杀,脸面是彻底挂不住了,不是好莱坞编剧写不出这样的离奇剧本,而是卢浮宫先拿到了《虎口脱险》一样的经典“法式喜剧”剧本。





谁比馆长压力大?



卢浮宫馆长表示,这家标志性巴黎博物馆上周末发生的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皇家珠宝案是安保方面的一个“可怕的失误”(依旧公关长难句),并补充到,她已向法国文化部长提出辞职,但被拒绝,只能说甩锅都没人敢接这茬了。



现在卢浮宫已经重新开放,但案发地点阿波罗长廊仍然关闭,部分珠宝藏品已经转至法国中央银行的最高级别金库存放,这样看下去,在没有彻底破案前,法国还会草木皆兵很久了。



“我希望请求内政部研究在博物馆内设立警察局是否可行”,这恐怕是辞职失败的馆长留下的最法式幽默的一句话。





 02: 法式喜剧



卢浮宫上亿的宝贝一时半会儿找不回来,看热闹的网友自然也没闲着。



国内闲置交易平台上一夜之间冒出了许多“出赃物”的卖家,卢浮宫丢的,这里都有,什么“95新,保存完好,低价急出”、“卢浮宫珍宝,昨天刚从巴黎到手,价高者得”。



甚至私信这些商家,有的人还会用英语回复“Yes, very good quality, buy some? ”、“有点烫手,便宜出了”、“法国直邮”,不知法国警方看到了会作何感想?







以前能买黑哥神秘商店的零元购奢侈品,现在居然连皇室珠宝都有配货了。



不得不说,作为奢侈品之都的巴黎还是有点说法在,可就是价格不太美好,均价都是99999999元。



需要注意的是,整活也别太过,要是弄成了大乌龙,哪个领域的法律都有得治。



卖正品:倒卖文物罪 ;卖赝品:诈骗罪 ;玩梗儿: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也有人把卢浮宫P到了游戏界面当中,效果属实有些难崩,你在游戏里搜刮半天没找到什么“大红”,卢浮宫四人组不仅7分钟拿下了7亿收益,还成功撤离了,这才是现实版的“绝密跑刀”。







外国人玩起梗来更狠,简直是奔着“2025乳法笑话”去的。



丢失的皇冠、同款面罩、同款背心,这就是今年万圣节最吸睛的穿搭,就是得小心别穿着被人摁马路牙子上了。





正宗法式穿搭



作为“全球第一法黑”的英国,事发没多久就在地铁告示栏上写了小作文:“你只需要和你朋友带一个维修梯,全程保持安静,这样就能免费去到绝大多数要收费的地方了”。



道理咱们都懂,但你说要收费的地方,也包括卢浮宫对吧?





带英嘲讽拉满了



不过要说角度最清奇的,还得是这个德国升降机品牌。



因为该品牌发现,卢浮宫盗贼使用了它们家的产品,于是给案发现场照片加上了宣传语:“Böcker Agilo 能以每分钟 42 米的速度、几乎无声地运输你们重达400公斤的宝贝,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230伏电动马达”。







当法式喜剧遇上了德式幽默,难怪评论区有网友表示:“穿透法国防御,首选德国品牌”。



大伙玩得倒是开心,卢浮宫是真一点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偷了......



早在1911年,一桩震惊世界的失窃案就让这座博物馆登上了国际新闻头条。





依旧大盗至简



时任馆内工匠的意大利籍员工文琴佐·佩鲁贾(Vincenzo Peruggia)在一天闭馆后,藏身于博物馆的工人储物间中过夜。翌日清晨,他从一处人迹罕至的画廊墙上取下当时并不广为人知的《蒙娜丽莎》,将画作从框中取出,用工作外套包裹后夹在腋下,径直走出卢浮宫大门。



这幅达·芬奇的杰作在两年后被寻回,画作完好无损,而佩鲁贾在被捕时声称,自己的动机出于民族主义情感——“他认为这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瑰宝应当归还祖国”。







此案不仅令《蒙娜丽莎》一夜成名,也暴露了当时博物馆安保体系的巨大漏洞。



此后近百年间,卢浮宫持续强化安全管理与展品保护,然而在1998年5月3日,一幅由十九世纪法国画家卡米耶·柯罗(Camille Corot)创作的《塞夫勒之路》(Le Chemin de Sèvres)竟在日间展出期间被盗。







盗贼趁人流混杂之际,将画作从墙上卸下后带离现场,全程未被及时察觉,该案至今悬而未破,作品亦下落不明,这起事件成为卢浮宫自《蒙娜丽莎》被盗以来最严重的艺术品失窃案,迫使馆方对监控系统、展柜玻璃、防盗报警与人员巡逻机制进行全面改革。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御措施在升级,偷盗技术也在提升,所以艺术盗窃并未因安保升级而销声匿迹。



近年来,除卢浮宫之外,法国多家博物馆相继成为目标,2024年11月,巴黎的科涅克·杰博物馆(Musée Cognacq-Jay)有七件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化价值的藏品被盗,虽其中五件数日后被追回,但事件依然引发广泛关注。





被偷出了个清单



甚至就在同月,利摩日的阿德里安·杜布歇博物馆(Musée Adrien-Dubouché)也遭到了入室盗窃,价值近950万欧元的瓷器作品被洗劫一空。



不久后,位于勃艮第的希隆博物馆(Musée Hieron)更是发生持枪劫案,歹徒开枪威胁后夺走多件二十世纪艺术品,接连不断的盗窃案使公众对法国博物馆整体的安保水平提出质疑。





案发博物馆



虽然卢浮宫及各大博物馆早已配备了监控系统与防护玻璃,但在人员管理、内部监管及预算分配等方面,仍存在结构性隐患。尤其相较于单纯的资金短缺,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开放展示”与“安全防护”之间取得平衡——这几乎是所有世界级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难题。



顶级博物馆都面临着这些问题,资金更加捉襟见肘的中小型博物馆自然不必多言。遍布欧洲的诸多博物馆在近几十年间都有因安保不够现代化、预算紧张而被盗窃过,在2021年,全球约有23,000件文化财产被盗,其中约18000 件(约78%)发生在欧洲。





官方数据库收录的丢失文物都超过5万件了



不是贼胆子越来越大,而是整个链条上的漏洞多到能打通,那形成盗窃产业链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博物馆变成了最大“供应商”。毕竟连卢浮宫都这样了,其它藏品机构的漏洞更是大大的有。



好比之前的美国华裔男子偷书案,38岁湾区男子杰弗里·应(Jeffrey Ying)被指控在五年内利用假身份,从UCLA图书馆盗走总价值约21.6万美元的中国古籍手稿。他使用“艾伦·藤森”、“奥斯汀·陈”和“杰森·王”等假名,通过学校便利借书系统借走珍稀古籍,并用空白册子或伪造手稿混充归还。







他盗取的古籍包括南宋《唐诗品汇》(约7万美元)、1575年版《集古印谱》(约6.27万美元)以及《涉园墨萃》《御制古文渊鉴》《十竹斋书画谱》等稀世版本,东亚图书馆发现三本珍本失踪后,通过监控识破其多重身份。



经过FBI调查发现,他盗书后多次飞往中国,疑似出售或运输这些古籍。被逮捕时,他携带伪造身份证件、空白手稿和标签,而部分古籍下落不明,其恐将面临“盗窃重要艺术品罪”,最高可判10年联邦监禁。







所以作案手法,依旧四个字“大盗至简”——带走真品,留下“山寨版”。



由于阅览室规定,翻阅特藏书籍时必须有工作人员在场,但在书籍归还环节,图书馆并没有强制逐一核查真伪,所以掉包套路得以多次得逞,就这么简单。



所以说啊,要是宝贝多了管不好,那不如直接把很多文物物归原主得了。



咱们这边起码不会大白天都能被抢。






欢迎光临 今日澳洲 (http://austoday.com.au/)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