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巧!中国宣布2024年经济增幅5% 正好实现目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周五宣布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幅是5%,不过,不是所有人都相信的。法国世界报周五在报道这一中国官方消息的同时指出,有经济学家持怀疑态度。该报还就中国的经济状况写道,一方面,中国工厂的生产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中国的国内需求十分低迷。当局下令要对经济保持乐观,压制表示怀疑的声音。



法国世界报驻华记者哈罗德·蒂博(Harold Thibault)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了,不过,在中国,几乎是年年如此的。近几个月以来,政府一直在努力确保5%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连续数周的经济指标不容乐观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十月份敲响警钟,指示官员“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有关5%的增长目标是否能实现的悬念,是很小的。

法国世界报继续写道,中国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证实,一方面,生产在强劲增长(2024年为5.8%),另一方面,商品的销售却是增长乏力(2024年为3.5%,而2023年为7.2%),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不平衡正在加剧。中国国家统计局指出:“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增加,国内的需求是不足的,一些企业面临生产和经营上的困难。”

法国世界报表示,1月13日星期一发布的统计数据就很有说服力。这一天,中国公布,202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为 1万亿美元,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没有任何国家达到的最大的贸易顺差。在承诺将对北京提高关税的特朗普就职前一周,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国内需求疲软与出口明显增长之间,反差非常大。

矛盾的态度

法国世界报指出,中国的进口增长是温和的,一年内的增幅是1.1%,而出口的价值增幅是5.9%,数量增幅是12%,这证实了中国工厂产量在持续增长并导致了价格战,首先是中国生产商之间进行价格战。

法国世界报还指出,中国当局对这一现象的态度是矛盾的。2024年1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韩文秀在官方媒体《人民日报》上警告说,内卷正在蚕食中国工厂的盈利能力。但与此同时,中国当局拒绝就可能存在的生产过剩 进行任何讨论,国家主席习近平经常重申他对在地缘政治竞赛中前景光明的战略性产业所谓的“新质生产力”的支持。确实,出口增长部分地与中国在这些战略性领域的突破有关,特别是与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突破有关。

不过,法国世界报也强调,越来越多的人对官方的经济统计数字与共产党设定的目标 完全吻合表示惊讶,因为,人们看到的是,消费者不再涌向商店消费了,债台高筑的各个省份和城市减少了在新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9月份,中国政府推出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激励措施,但对于恢复房地产市场,这些措施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不一致

法国世界报还指出,荣鼎咨询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估计,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是在 2.4%到2.8%之间。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经济学家现在是不可能就自己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表示怀疑的。12月12日,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中国大型国有券商国投证券(SDIC Securities)的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我们不知道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数字”,他自己的猜测是2%左右。

这位经常向当局提供建议的专家也对当局进一步刺激经济的能力表示怀疑。也是去年12月,高善文在深圳举行的投资者论坛上指出,就业数据与增长数据之间存在不一致。他强调,老年人口较多的省份消费较多,年轻人口较多的地区消费较少,这显示年轻的新一代人面临困难。

《华尔街日报》称,高善文的这些言论激怒了习近平主席。据报道,习近平下令处分高善文,禁止高善文发表公开演讲。高善文的投资咨询香港许可已经于2024年底过期,高善文的微信账户至今仍然被封,就像东北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付鹏一样。付鹏在一次演讲中表达了中国可能会出现日本式经济停滞的担忧。




中国经济:2024年实现了官方目标 2025年挑战更加严峻

根据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经济在出口增长和刺激措施的推动下实现了政府给定的5%增长目标。但经济发展整体不均衡的问题依旧严峻:出口强劲的同时,内需仍显疲软。专家们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加复杂的挑战。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0%,达到政府设定的“5%左右”增长目标。尽管经济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但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成绩背后暗藏结构性问题,同时未来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显著高于此前预期的5.0%。其中,工业产值和出口表现亮眼,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国内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拖累了整体经济复苏的步伐。

中国当前的经济难题是多方面的。中国人资产的绝大部分都同房地产有关,但多家大型房地产开放商相继倒闭,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而随着房地产价格不断下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消费降级”,宁愿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近年陷入债务危机。图为恒大创办人许家印。图像来源: Bei Piao/HPIC/picture alliance/dpa“减少购买衣服和外出就餐的次数”


为了提振经济,北京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去年第四季度也因此实现了5.4%的超预期经济增幅。路透社分析了中国最新统计数据后指出,中国 12 月份的数据凸显了拥有万亿美元贸易顺差的中国在供给侧方面的实力,但同时也暴露内需的疲软。通货紧缩导致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其他国家同中国的贸易冲突风险,而与此同时,价格下跌却导致了企业利润下滑和工人收入减少。


在北京经营一家自动化服务公司高管安德鲁·王(Andrew Wang)表示,去年他的收入减少了16%,并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而且预计今年还需要再次裁员。他对路透社表示:“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与大多数人的感受不同。”他预计今年的情况就像一部提升了难度的跑步机:“不想原地踏步,就得加快脚步。”


25岁的北京投资银行家张家琪(音)也表示,她感觉2024年是一次经济滑坡,因为她连续经历了两次降薪,减幅总计达到30%,她已经减少了购买衣服和外出就餐的次数。她说,比她更惨的是,七八名同事失去了工作:“公司里不安情绪很普遍,我也随时准备离开,只是现在没有地方去。”


 

“2025年难有起色”


中国政府出台的提振措施主要聚焦未来产业,以减少该国在高科技领域对外国的依赖,并提升中国应对美国各类制裁和限制措施的能力。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北京为今年准备的大部分额外刺激措施继续流向工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而非家庭消费,可能会加剧产能过剩,削弱消费,并增加通缩压力。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主管普拉萨德(Eswar Prasad)对路透社:“在经济继续面临疲软的国内需求、持续的通缩压力以及疲软的房地产和股市的情况下,中国能够精确达成2024年5%的增长目标似乎值得怀疑。而展望未来,中国不仅要面临重大国内挑战,还将面临更加敌对的外部环境。”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首席经济学家曾林(Max Zenglein)也对德新社表示:“很难指望中国经济在2025年会有大的起色。 毕竟,特朗普在经贸问题上的对华立场相比会比拜登政府更加强硬。”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就职第一天,就会对中国加征关税。图像来源: Kamil Krzaczynski/AFP/Getty Images


早在去年12月,候任总统特朗普就已宣布,宣誓就职的第一天,他就会对中国产品增收10%的关税。这无疑会使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出口面临更大的困境。而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那么特朗普第一次总统任内的中美贸易战将不可避免地再一次上演。而同2018年不同的是,2.0版的中美贸易战中,中国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因为北京还需同时应对国内的房地产、巨额地方债务以及内需疲软等问题。

备受质疑的5%


尽管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但对官方数据真实性表示怀疑的经济学家也大有人在。过去几年,中国多次在年终进行上修数据的操作,引发外界对经济实际表现的讨论。德国私人银行HAUCK AUFHÄUSER LAMPE分析师赫本利(BASTIAN HEPPERLE)表示:“中国又一次实现了官方给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只是有些奇怪的是,此前发布的数据并未显露出经济会大幅增长的迹象。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五年在年底前出现如此强劲的上调修正。而正是由于最后一个季度经济表现的强劲增长,中国实现了五个百分点的目标。”


中国经济学家高善文此前多次对官方的经济数据提出公开质疑。他前不久表示,中国过去3年GDP增长率被高估了10个百分点,并预测未来3到5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在3%至4%之间徘徊,“不过我们知道,官方数字将始终在5%左右”。但中国社交媒体里,高善文的相关言论已经遭到封禁。


法兴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赫雷罗(Alicia Garcia-Herrero)对路透社表示,中国经济是否能实现政府给定的增长目标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全球投资者会因为中国达到了5%的增长而选择投资中国吗?不会。”

“观望和期望”中的德国在华企业


德国在华企业对此感同身受。德国驻华商会(AHK)执行董事欧姆(Oliver Oehms)对德新社表示:“德国在华企业对新年的期望值普遍不高。”驻华商会发布的商业气候调查显示,三分之一受访企业认为今年的市场行情不如去年。尤其令在华德企头疼的是,中国本土企业日趋强劲的竞争力和持续疲软的国内消费,以及由此引发的价格大战。除此之外,中美贸易争端以及全球性的贸易壁垒也是在华德企需要面对的不确定因素。”



德国在华商会:三分之一在华德企认为今年形势不容乐观。图像来源: Johannes Neudecker/dpa/picture alliance


不过欧姆也表示,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许多德国企业仍会继续投资中国,并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和研发规模。毕竟,他们不想同中国这一重要市场脱节。大多数德国企业都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加大提振经济的力度,采取更多措施促进消费。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19 14:56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