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通讯员/李赟颉、戴宇菲)近期,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介入放射科、眼科与儿科等多学科联合,为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5岁女孩小欣(化名)成功完成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术,在精准治疗与保眼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小欣的肿瘤缩小,眼球也得以保留。
5岁女孩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晚期,抗癌还是保眼?
小欣的母亲半个月前发现孩子右眼瞳孔在暗处出现异常反光,出现了类似“猫眼”的白瞳症,且视力完全丧失,眼科主任医师袁松涛经眼底检查、超声及影像学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已经发展到D期(国际分期标准),需立即干预以防止肿瘤转移。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95%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但偶见5岁以上病例。传统治疗中,晚期患儿常需摘除眼球,这将导致终身残疾。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陆彬彬在儿童肿瘤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表示:“小欣的肿瘤范围较大,但尚未侵犯视神经及颅内。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通过介入化疗联合静脉化疗控制肿瘤,保留眼球功能。”
精准操作挑战难关,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抗癌保眼的目标,贾振宇副主任医师带领介入放射科团队为小欣制定了“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疗”方案。手术中,医生经股动脉穿刺,以微导管超选择至眼动脉内,直接灌注化疗药物至肿瘤部位。该技术可使局部药物浓度达到全身化疗的10倍以上,同时减少全身毒副作用。但难点在于眼动脉的精细操作,尤其是儿童血管更细、变异更多,于是治疗团队借助高清影像进行导航,配合球囊阻断技术,最终成功确保药物精准注入肿瘤部位。
借助高清影像进行导航,精准定位眼动脉
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眼动脉灌注药物
术后复查显示,小欣眼内肿瘤体积较前缩小,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她定期接受静脉化疗、眼底监测及影像学评估,有望保留部分视力。小欣母亲表示:“原本以为要失去眼睛,现在孩子还有希望看见世界,感谢江苏省人民医院医疗团队的努力!”
多学科诊疗团队成立,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带来双重希望
据多中心研究显示,眼动脉介入化疗可使晚期患儿保眼率大幅提升,同时显著降低骨髓抑制等全身副作用。这一成果为国际诊疗指南提供了高级别循证依据,推动介入技术成为单侧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首选方案。
陆彬彬副主任强调,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症状隐蔽,家长需警惕孩子眼睛出现白瞳、斜视或异常反光。积极参与新生儿眼底筛查及学龄前儿童定期检查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率及生存率。
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推广,更多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将迎来“抗癌保眼”的双重希望。我院已成立儿童肿瘤专业、眼科、介入放射科医生联合的诊疗团队,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缩短救治时间,为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带来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保存眼球,挽救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