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媒体曝光了一桩让人哭笑不得的买卖——一位中国姑娘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倒卖大米,甚至连日本记者都直呼“活久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起因,是一条在日本社交平台上火爆的视频。一位中国女性发布信息称:“今天特价2-3万日元,新潟越光米30公斤装,明天开始要涨价了!”
最绝的是,她直接在评论区接单,现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连快递费都省了。这还不算完,有人发现她家门口竟然囤了300公斤大米,俨然一副“专业选手”的架势。而更让日本网友炸锅的是,有住户在自家信箱里发现了她的小广告:“卖大米,要买来我家门口”——这操作,活脱脱像是在搞地下交易。
日本记者一调查,发现这门生意可没她说的那么简单。她口口声声说30公斤卖1万3千日元,结果实际成交价竟高达2万3千日元!比超市还贵,为什么还有人抢着买?答案很简单:日本超市的平价大米早就被抢空了!面对“米荒”,这位姑娘用“明天涨价”的饥饿营销策略,把大米炒出了黄金价。而她的做法,也戳中了日本消费者的痛点——米价上涨,农户谁出高价就卖,普通人买米越来越贵!
东京一家米店的老板小池理雄对此直摇头:“现在农户来者不拒,见着出价高的就卖,管你是不是正经粮商。”不少日本消费者也在社交平台上抱怨:“难怪最近米价涨得离谱,原来都是被高价囤走了!”“太夸张了!普通老百姓连米都快买不起了。”
那么,这样倒卖大米,到底违法不违法?日本法律规定:年销量不超过20吨的个体户,不用向国家报备。这意味着,只要控制在20吨以内,就算你是个人,也能合法买卖大米。
但问题在于,如果交易过程中没有记录流通路径,就有可能踩雷,最高可能面临50万日元的罚款。农业专家松平尚也直言:“现在卖米的套路比法律更新得还快,许多灰色操作很难监管。”换句话说,这位姑娘的操作或许不一定违法,但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日本大米真的贵到要靠倒卖才能买到吗?”“米价疯涨,真是因为有人囤米吗?”
其实,米价上涨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日元贬值,进口原材料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气候问题,去年日本多个产地的水稻收成不佳,导致供应紧张。农户直销,不少农民直接把米卖给出价高的人,超市供货减少。
所以,倒卖大米的人只是趁机“吃了一口红利”,并非米价上涨的真正原因。但炒作刚需商品,往往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影响对外国人的观感。
这场“大米风波”,不仅反映了日本米价上涨的问题,也给在日华人提了个醒——在日本赚钱有很多路子,但别踩到敏感红线!
倒卖大米,短期可能暴利,但长期来看,风险极高。炒作刚需商品,容易激起日本社会的不满,甚至影响在日华人的形象。日本人对粮食安全很敏感,一旦涉及食品问题,舆论很可能失控。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说:“这件事让我想起前几年口罩囤货潮,虽然不违法,但很快就被日本政府管制了。”“买米本来是件简单的事,结果搞得像黑市交易一样。”
所以,在日本做生意,合法合规才是长久之道。大米这种涉及国计民生的商品,炒作起来或许短期内能赚钱,但长远来看,一旦触碰到日本人的饭碗,后果恐怕不是一张罚单那么简单。赚钱有道,千万别玩火!
日本大米涨疯了,竟有中国人嗅觉敏锐靠“倒米”发财?日媒上门采访后...
最近,日本的大米市场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价格风暴。上个月,日本白米的批发价飙升至每60公斤2万5927日元,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面对米价持续上涨,日本政府不得不紧急投放21万吨储备米,希望能缓解市场压力。然而,在这场“粮价保卫战”中,大米不仅没有降温,反而成了黄牛党的“新猎物”。
据日本媒体调查,大量外国人和跨行业公司正疯狂收购大米,意图囤货高价转卖。其中,中国商人被频繁点名,有很多稻农反映,他们的米田已经成为外国投机客的目标,甚至有中国人直接开口:“有多少,我们全包!”
日本的米价一直以来都相对稳定,然而自从经历了“令和米荒”后,市场供需彻底失衡。今年以来,日本农业协同组合(JA)等机构批发的大米,单月平均价格就上涨了1262日元,而且已经连续5个月创下历史新高。
眼看大米成为“硬通货”,有很多从未涉足粮食行业的人开始疯狂抢购,其中就包括中国人和其他行业的公司。这也让日本政府感到警惕——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主食米恐怕会彻底沦为投机炒作的对象。
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在记者会上直言:“越来越多外部势力正在涌入日本的米市,如果市场被投机资本控制,未来日本人可能连自己种的大米都吃不上!”
农民亲述:“中国人一口气要买600公斤!”
对于这波抢米潮,日本千叶县夷隅市的知名稻农藤平正一无奈表示,最近经常有中国人上门,张口就要600公斤的大米。“一般家庭买个20-30公斤就已经很多了,但他们直接买10-20袋,明显不是自己吃的。”
当藤平询问这些买家的用途时,对方也不避讳,坦言是要带去横滨唐人街,再拆分成5公斤包装转卖。“他们的态度就是:‘有多少,我们全要!’”
不仅是藤平,一位千叶市的稻农也透露,最近多名中国商人试图大批量收购稻米,甚至有人连续拜访好几次,希望能和他建立长期供应关系。然而,这些稻农大多已经有固定的买家,并未答应这些黄牛党的要求。
而近日,有一个中国女人在日本倒腾大米,结果事情闹大了,连日本媒体都盯上了。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这个中国女子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喊话:“今天限定价2万到3万日元,新潟越光米30公斤,明天起要涨价!”她不仅公然标价,还在评论区直接接单,甚至只接受“面交”,交易地点就在千叶县某住宅区。
这一操作直接把日本记者炸出来了。他们顺藤摸瓜,直接找上门去。
记者一进门就傻眼了——这个女人的家里,玄关处整整齐齐堆着300公斤大米,活脱脱的囤货大佬。而她本人面对镜头毫不避讳,直言不讳地说:“我是在农家买的,他们说价格要涨,我就多囤了一点。现在日本买米难,我觉得自己是在帮忙。”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但事实呢?附近居民爆料,大家之前在她那买的价格高达2万3千日元,而且她还特意往居民信箱塞广告:“有米卖,想买来我家门口。”——这妥妥的是一门生意,哪里是在“帮人”?
“囤米”到底合不合法?
日本法律规定,只要年销售量不超过20吨,就不用向政府报备。但如果交易没有按规定记录流通路径,最高可被罚款50万日元。换句话说,她的操作本身不一定违法,但如果处理不慎,很容易踩到法律的红线。
农业专家也表示,这种买卖已经超出了传统市场的监管范围,算是灰色地带,风险不小。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高价米就已经够让人头疼了,还得防着买到假货,实在是糟心。
这事曝光后,日本网友炸锅了,评论区吵翻了天:
“千万不要从这种人手里买米!只会助长投机倒卖!”
“米是我们的主食,不能变成赚钱的工具!”
“农户想卖给高价买家可以理解,但别卖给外国人,谁知道哪天我们连自己种的米都吃不上了?”
“这些人囤货转卖,赚的钱都流到国外去了,日本警察该管管了吧?”
虽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日本米价飞涨不是因为某个中国人囤货,但愤怒总得找个出口,这些倒卖大米的“生意人”就成了众矢之的。
不仅是这个中国女人,越来越多投机商人——包括跨行业公司——都盯上了这门生意。农户透露,最近有不少中国人和企业主动找上门,一买就是600公斤,然后打包成小袋转卖,甚至有人在人力派遣公司买米,目的也是囤货炒价。
政府放储备米能压制价格,但短期内,米荒的问题恐怕还不会结束。而这场“白米大战”,估计还要继续发酵。
这事说到底,就是有人嗅到了商机,趁机捞一笔。只是,动的不是别的,而是日本人的饭碗。
这波操作,赚得是快钱,踩的却是雷。想做生意没错,但在“米袋子”上玩投机,终究是吃力不讨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