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伊朗自废武功,讨好美印?又一次把自己玩砸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就在印巴空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世人原以为国际社会将基于战果重塑立场与格局,却不料两个出人意料的国家——伊朗和塔利班政权,在印度败局已定之时,反而向莫迪政府“雪中送炭”。尤其是伊朗,其在冲突期间迅速与印度签署《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不仅激怒了巴基斯坦,也令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长期支持者心寒不已。表面上看,伊朗此举不过是为了稳固与印度的能源与港口合作,试图以务实态度在多方制裁夹缝中求生。但深层次解读却揭示了一个日益混乱、摇摆不定的中东国家正逐步从“棋手”堕落为“棋子”的现实悲剧。



▲伊朗与印度签署《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伊朗与印度的关系并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印度是伊朗石油的重要买家,也是“恰巴哈尔港”开发项目的关键投资者。出于绕过巴基斯坦、获得印度洋出海口的战略需要,德黑兰对新德里一直抱有特殊期待。然而,印巴冲突爆发当天,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便火速飞往新德里,与印度签署涵盖经济、医疗、文化等多领域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则带有明显的投机心态——一方面希望通过站队印度在石油市场上取代逊尼派国家的份额,另一方面妄图在中美博弈中左右逢源,为自身在美伊谈判中博得一点“外交溢价”。

现实很快给予回击。印度军力在冲突中再次被歼-10C等中国战机压制,巴基斯坦战场胜出,伊朗不仅没捞到什么实利,还把自己推到了伊斯兰世界的对立面。讽刺的是,伊朗高调挺印之后,印方媒体还“问候”了阿拉格齐一句,“被认为偏向巴方”,让伊朗真正里外不是人,成为笑柄。



▲伊朗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换取西方取消制裁


如果说挺印是伊朗的一次误判,那么其与美国恢复间接核谈判、主动表示愿意销毁高浓铀库存,则彻底暴露了其“革命”旗帜背后的虚弱本质。以往伊朗以“抵抗之弧”自居,联合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等轴心力量与美以阵营抗衡。然而,苏莱曼尼之死、国内经济崩盘以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逐步正常化,令伊朗腹背受敌。如今,伊朗重新向美国递出橄榄枝,甚至试图效仿卡扎菲的“利比亚模式”,甘愿自废武功换取短期制裁豁免,无异于精神投降。

讽刺的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乌克兰交出核武,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亡国;利比亚缴械之后,卡扎菲的结局众人皆知。伊朗的做法看似务实,其实是对时代大势的严重误读——在一个秩序解构的世界里,依靠妥协换不来安全,只会加速被猎食的命运。



▲伊朗在中东以“抵抗之弧”自居

中国是伊朗在面对西方制裁时最重要的后盾之一。自签署为期25年、总值4000亿美元的中伊合作协议以来,中国在推动中东多边平衡中,给予了伊朗极大支持,甚至在伊沙和解中扮演了关键调停者。然而,伊朗却并未表现出对这种战略协作关系的珍视。在中国极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伊朗不仅没有与中巴形成战略协同,反而纵容印度加强对恰巴哈尔港的控制,与中巴的瓜达尔港形成直接竞争,严重损害了中国在地区的利益布局。

更令人遗憾的是,伊朗始终将与中国的合作视作“权宜之计”,一旦看到西方放松制裁的希望,便急于向美国、印度靠拢,其外交姿态充满不信任和傲慢。中方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波斯桥头堡”,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被误判的“战略风险”。



▲伊朗对外政策反复摇摆

伊朗的问题远不止对外政策摇摆,其政体结构本身就是深层危机的源头。革命卫队主导的“军事政府”与总统主导的“社会政府”长期各行其是,内部权力斗争激烈。对外政策缺乏统一战略方向,既不敢彻底与西方翻脸,又不愿坚定与东方站队,导致在国际事务中频频“扮猪吃老虎”,实则连自己人都说不清该听谁的。军事层面,伊朗仍有一定实力,导弹技术和非对称作战能力尚可一用。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稳定的内部共识,技术优势终将被政治短视所吞噬。最近其主动表示“永不制造核武”的承诺,更像是一种体制焦虑下的妥协之声。

对中国而言,伊朗既是合作伙伴,也是潜在风险源。伊朗所处地理位置对中东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是连通南亚、中亚和海湾的重要节点。但一个政权四分五裂、对中不信、对西又跪的国家,很难成为稳定合作的基石。相比之下,近年来逐步“中械化”的埃及,反而展现出更大的合作潜力。从联合军演、装备采购到“阿盟调解”,中国与埃及在中东构建起了务实、高效的合作范式。中方未来的中东战略,或许更应向稳定、务实、可靠的合作伙伴倾斜,而非再将过多筹码压在一个“色厉内荏、好谋无断”的伊朗身上。



▲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伊朗曾有机会成为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者和地缘强国。但如今,它正逐步沦为大国博弈中的工具,外交摇摆、战略失误、内政混乱,将这个曾经自诩“波斯帝国”的国家推入尴尬境地。“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伊朗若无法认清这一点,终将在历史的浪潮中被淘汰。地缘棋局里,真正的赢家从来都不是急于下注的赌徒,而是稳坐钓鱼台的掌局者。现在的伊朗,很显然不是后者。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5-22 01:59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