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梅尔茨宣布,要在2031年前将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强的常规军队”。随着德国国防预算可能跃升至GDP的5%,整个欧洲的军备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德国正计划进行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安全政策转向。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近日宣布,要在2031年前把联邦国防军建设成“欧洲最强的常规军”。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Johann Wadephul)则表示,联邦政府已接受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国防预算目标,计划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
这一计划包括3.5%用于军事建设,1.5%用于与国防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外界预计,各北约成员国的具体计划将在6月底海牙的北约峰会上进一步明确。
德国军事战略大转向
自2022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时任总理肖尔茨在国会提出“时代转折”(Zeitenwende)政策,设立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如今,德国年常规国防预算约为900亿欧元,占GDP约2.1%。若提高到5%,未来每年预算将超过1600亿欧元,规模巨大,资金来源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联邦国防军有约18.2万名现役士兵,国防部计划到2031年增至至少20.3万人,甚至可能达到24万人。军队现代化将涵盖坦克、战机、舰艇、数字化指挥系统等各个领域。主要军工企业如莱茵金属(Rheinmetall)、空中客车防务部门(Airbus Defence and Space)和迪尔集团(Diehl Group)将扮演关键角色,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出口。
法国:欧洲唯一核威慑力量
法国作为欧盟唯一拥有核武的国家,始终坚持军事自主和全球存在感战略。目前,法国陆军有约20.3万人,宪兵和其他准军事部队约17.5万人,后备役约2.6万人。法国拥有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和战略核潜艇,构成其海基核威慑能力;“阵风”(Rafale)战机也具备核打击能力。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最近在电视讲话中强调,面对“俄罗斯威胁”,法国需将国防支出几乎翻倍。
法国的一些战机具备发射核弹的能力图像来源: PUNIT PARANJPE/AFP/Getty Images
波兰:北约东翼的陆军堡垒
波兰近年来持续加强陆军建设,2024年国防预算占GDP比重已达4.12%。目前其陆军与领土防御军总人数约为15万人,计划扩大至50万人(含预备役)。
波兰正在从美韩等国采购600多辆坦克、HIMARS火箭系统、无人机和F-35战机,强化陆空力量。然而,其海军力量相对薄弱。
英国:高科技为先
英国计划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2.4%,但重点放在高科技领域,如无人机、人工智能和激光武器。尽管现役陆军仅约14万人,英军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和先进的空军力量,皇家海军与空军现代化程度较高。
英国仍依赖美国技术,特别是在其潜艇部署的核武系统方面。
意大利:空军强大,陆军待改革
意大利2024年国防开支仅占GDP的1.49%,低于北约2%的目标。现有16.5万名现役军人,拥有两艘航母和较强的空军力量。
但陆军被认为装备陈旧,总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表示将打造“欧洲最强装甲部队”,并从德国莱茵金属订购1000多辆坦克。意大利战略重点仍在地中海与全球航道安全。
意大利准备加强空军建设图像来源: Gianluca Vannicelli/IPA/picture alliance
全球军力格局短期难变尽管欧洲纷纷扩军备战,但全球军力排名短期内仍难撼动。据2025年“全球火力指数”(Global Firepower),美国依旧排名第一,其次为俄罗斯、中国、印度和韩国。英国第六,法国第九,德国目前排第十一。
该指数涵盖逾60项指标,包括兵力、坦克数量、海军规模等,以衡量各国军事实力。
调查:德国联邦国防军里有多少极右翼分子?
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德国联邦国防军士兵中持有“持续的极右翼极端主义态度”的比例不到1%。但是,这份报告的可信度受到质疑。
根据德国联邦国防军军事历史与社会科学中心(ZMSBw)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德国士兵中持有“持续的极右翼极端主义态度”的比例不到1%。研究显示,只有0.4%的士兵表现出极右翼极端主义态度。在国防军的文职人员中,这一比例为0.8%。这些数字远低于德国普通民众中调查所得的5.4%。研究作者表示,这一结果说明军队内部极端主义情况相对较轻。不过,研究报告也发现士兵中存在其他值得关注的问题:6.4%的人持有“持续的沙文主义态度”,3.5%的人则表现出“持续的仇外态度”。
总体来看,这项研究算是一个积极信号,尤其是在近年来联邦国防军屡次曝出极右翼网络和军人涉恐阴谋的背景下。
2022年,一名名叫弗朗科·A(Franco A.)的国防军中尉因企图伪装成叙利亚难民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动而被定罪。早在2017年,德国发现一个全国性武装网络,涉嫌密谋政变,其中包含多名现役与退役军人。一些德国媒体甚至称,联邦国防军内部存在一个被军方情报机构MAD忽视的“影子军队”。
研究显示,国联邦国防军中只有0.4%的士兵表现出极右翼极端主义态度。 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Oliver Berg/dpa/picture alliance
自愿参与的局限“是的,我会说这项研究确实带来某种程度的宽慰,”研究作者之一马库斯·施泰因布雷歇尔(Markus Steinbrecher)对德国之声表示。“但如果我们按0.4%的比例推算,理论上我们军中仍有三位数的人员抱有极端主义信仰。”
这与军方情报机构MAD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国防部数据显示,2023年,MAD正在调查武装部队中1049起涉嫌极端主义的案件,其中776起是右翼极端主义,22起是左翼极端主义,51起是伊斯兰极端主义。目前联邦国防军总共有雇员26万多名,包括18万名士兵和8万名文职人员。
此次ZMSBw研究于2022年底进行,调查对象包括4300多名军人,同时在德国境内的8个军营举行了18场小型小组讨论。
施泰因布雷歇尔承认,这种以自愿参与为基础的调查具有局限性。“人们当然可以随意勾选答案,即使他们其实持有不同看法;我们对此是有意识的,”他说。“因此在不同阶段我们设置了多种核查机制,以判断结果可能被低估的程度。”
调查时间的影响不过,也有人质疑这项调查的有效性。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极右翼问题研究学者安克·霍夫施塔特(Anke Hoffstadt)表示,这项调查在学术上是严谨的,但ZMSBw毕竟是联邦国防军系统内的单位,尤其自身的局限性。
“他们是独立的,并遵循科学标准,但他们毕竟身处他们所研究的体系内部,”霍夫施塔特对德国之声说。
霍夫施塔特还指出,调查是在2022年进行的,恰逢联邦国防军和警察系统受到有关极右翼问题更严密的政治审查,可能影响了受访者的回答。
2020年,时任国防部长克兰普-卡伦鲍尔(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解散了位于卡尔夫镇的特种部队KSK的一个连队,当时曝出该部队于2017年举行过一个“猪头派对”。据称,在该派对上,有士兵敬希特勒礼、雇佣性工作者、播放极右翼摇滚音乐,并抛掷猪头。
同年,联邦国防军还承认大约6万发子弹下落不明。
“所以那时,联邦国防军内部人人都知道自己正处于聚光灯下,”霍夫施塔特说。“这项研究并非失败,也不是没有善意,但我建议持批判性眼光解读。”
“穿制服的公民”研究作者还表示,持极右翼观点的人“更倾向于对参军感兴趣”——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最终真的会进入军队。“有兴趣不代表他们会申请,申请也不代表他们会被录取,”施泰因布雷歇尔解释说。
实际上,军队入伍门槛不低:新兵必须通过安全审查,进行体检的医生在此程序中没有保密义务,可以上报可能表明极端主义倾向的纹身。
德国军人不仅承担保卫国家及宪法的职责,还依法必须积极维护民主权利——比如,当有人表达极端主义观点时,必须出面反对。换句话说,德国士兵应该是“穿制服的公民”,有责任捍卫基本法。在军中,持有某些观点,如否认大屠杀,是被禁止的。
尽管有这些防线,霍夫施塔特仍认为联邦国防军未能足够有效地阻止极端主义态度渗入军队,尤其是在极右翼观点在社会中越来越被“正常化”的背景下——例如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的崛起。
“军中发生的极端主义‘个别事件’已经太多,不能只依赖所谓的门槛机制来信任这个体系,”她说。“他们确实开了很多研讨会和其他会议,还有政治教育活动,但在基层军营中,人们对当代右翼思潮的复杂性并没有真正深入了解。”
施泰因布雷歇尔则没有这么悲观,他认为德国军队在防范极端主义方面比多数国家都更严格。“我确实认为这个议题已经成为重点,”他说。“我也参与了一个与北约国家共同进行的国际研究项目,客观来说,德国在防止极端主义方面确实是领先的。”
不过,施泰因布雷歇尔也警告说,随着德国政府计划加强征兵,甚至可能恢复某种形式的义务兵役,未来要以同样严格的方式进行审查,难度可能会更大。
“我们不能袖手旁观,”霍夫施塔特说。“我们可以说,‘哎呀,不到百分之一,一切还好。’但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必须持续跟踪整个冰山的真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