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网评:砸窗非“英雄之举” 守序方为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国网 发表于 昨天 2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2日20时,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在沪昆线东孝站停车不及,致使客运列车K1373脱线。因车厢通风不畅,闷热难耐,有人砸窗通风,此事引发广泛热议。部分网友将砸窗行为赞为“英雄之举”,然而,深入分析后会发现,所谓“英雄之举”,实则是添乱之行。

袁成奇 摄

车门车窗是保障旅客安全的坚实防线,绝不容随意破坏。在列车滞留期间,有旅客要求打开车门透气,这一诉求看似合理,毕竟在闷热的车厢里确实不好受,但车门作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其开闭权限应由专业人员依据现场状况判定。K1373次列车滞留时,所处位置两侧无站台,且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

在这种情况下打开车门,旅客极有可能因视线不佳、下车高度不当等原因,发生跌落受伤甚至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应急处置的核心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当闷热未危及生命,开门却有明确风险时,坚守车门就是对全车人最负责任的选择。公众也应正确看待此类事件,明确在公共交通应急处置中,保障整体安全和秩序才是首要原则。

支持者以“结果导向”为臆想:“若无人砸窗,后果不堪设想!”事实上,铁路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列车上已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及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窗户全部打开,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车厢温度,并协调站外送来八宝粥和矿泉水,联系救护车做好应急准备。

尽管车厢内闷热,但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客的不适,并未达到直接威胁旅客生命的紧急程度。而砸窗行为不仅导致列车设备损坏,还打乱正常的应急处置节奏,让原本就紧张的救援工作还要分出精力来处理车窗破损问题,清理玻璃碎片、防止旅客被碎玻璃划伤、评估车窗破损对列车结构安全的影响等,还可能引发其他旅客的恐慌情绪,扰乱救援秩序,最终延误整体救援进度,对全体旅客的权益造成损害。

交通出行中难免会遭遇突发事件,旅客和铁路部门应当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旅客要相信铁路部门的应急处置能力,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安排;铁路部门也应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信息透明度,及时、准确地向旅客传达事故处理进展和后续安排。唯有人人敬畏规则、共护秩序,才能共同绘就安全、和谐、有序的出行图景。

(来源:中国网 作者:简艳 张凯)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7 08:31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