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暑天高发的致命急症,典型特征是无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近日,多地开启高温高湿炙烤模式,网友调侃天气“热得昼夜蒸煮”。有关“热射病”致死的新闻时有发生,引发讨论。



到底什么是热射病?这种病有多危急?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并提醒你做好几件事预防。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王军宇

热射病,高温或闷热天的重症中暑

所谓热射病,通俗来讲就是重症中暑。中暑指人待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环境中过久,引发体温调节机制障碍所致的急性病,根据轻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可让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比如口渴多汗、乏力心慌、头晕头痛、面色潮红,对症处理后便可缓解。

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惊厥、热衰竭,最严重的便是热射病。

当人持续处于户外高温环境下(高于体温)或剧烈运动中,体内水分大量流失、热量又无法散出,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时,机体就会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最终发展为热射病。



很多人往往靠温度来判断中暑。实际上,机体对“热”的感觉不完全取决于温度,也与湿度相关。

当空气湿度达到80%~90%时,汗液难以散发,即使气温只有32℃,人也会感到不适。

因此,并非只有在暴晒、高温环境中才可能出现热射病,长时间处于闷热环境中也可能患病。

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

热射病对身体的伤害是全方位的,它的发展进程如下:

最初发病时,患者会大量出汗;

然后逐渐无汗,继而体温迅速升高;

核心温度超过40℃,便可出现嗜睡、惊厥、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呼吸浅快、脉搏加快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肺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十分危急。

简单总结,这种病的典型特征是:高热、无汗、昏迷。

一旦发展至热射病,患者的最终结局一般较差。热射病的死亡率高达5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即使救治成功也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很难恢复正常生活。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病人都是昏迷后才送急诊。



临床中,热射病在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工作或户外锻炼的人群高发,包括养路、修路工人,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年老体弱者,孕妇,儿童等,或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的人群,相较而言也容易患病。

暑天做好3件事远离热射病

要想预防热射病,建议生活做到以下几点:



调整户外劳动、运动时间


当室外温度超过36℃时,最好避免外出活动;户外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开12~16点。

有高温预警时,相关单位有义务做好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劳动时间。





做好防护措施

准备好防晒霜、宽檐帽、冰毛巾、风扇等物品,以及充足的水或电解质饮料,及时补水。



重视中暑症状


在高温、高湿、低风速的环境下,一旦出现口渴、多汗、烦躁、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表现,有可能是中暑,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要让患者尽快脱离高温、高湿、低风速环境,可以用20~30℃的温水擦拭全身,帮助散热;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及时补充常温的糖盐水;如果已晕倒,需立刻送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9 05:51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