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名驴友被罚600万并判刑 这次真的大快人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拾遗 发表于 2024-11-15 19:0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一点敬畏,

少一点傲慢。

01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02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了一则令人大开眼界的案件,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

张某明、毛某明、张某三人

是探险爱好者,

他们早就听闻江西三清山

有个十分壮观的

“巨蟒出山”岩柱体,

又称巨蟒峰。



巨蟒峰可不是普通的山,

除了造型独特,

更重要的是

它是由风化和重力

崩解作用形成的,

历经亿万年不倒,

不仅是我国的名胜古迹,

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越是如此,

他们越想挑战。

为此他们进行了周密的计划,

选在一个凌晨,

避开景区管理人员开始行动。

当天,他们带上

电钻、岩钉、

铁锤、绳索等工具,

从巨蟒峰底部开始往上攀爬。



有危险的地方,

张某明就打上岩钉,

另外两人跟随他往上爬。

等他们爬到顶部时,

一共在巨蟒峰

打入了26个岩钉。

洋洋自得的3人

兴奋劲儿还没过,

就被闻讯而来的警方逮捕。

经过鉴定和评估,

他们对巨蟒峰造成的损失,

最低不低于1190万元。



考虑到三人的经济条件

和赔偿能力,

酌情减到600万。

03

三人傻了眼,

就在山上打点岩钉,

竟然要赔偿600万?

不仅如此,

他们还要支付专家费15万,

在全国媒体上公开道歉。

更严厉的是,

还面临刑事处罚。

一次探险

竟然得到这么重的处罚,

张某明觉得委屈极了:

巨蟒峰没人攀爬成功过,

自己一行三人上去了,

非但得不到表扬,

竟然面临天价赔偿,

还有牢狱之灾,

他觉得天都塌了。



他口口声声说

不知道要追究刑事责任,

但怎么可能没想到?

如果没想到,

会选择在凌晨上山

掩人耳目吗?

如果没想到,

会在微信里说:

“到三清山坐个牢,

也是人生梦想之一,

抓走关两天,吃吃班房饭”?



在法庭上,

他们始终觉得十分委屈,

各种狡辩。

一审判决宣判后,

他们依然觉得判罚太重,

赔偿太多,

当庭选择上诉。



好在二审判决之后,

法庭当中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实在是大快人心!

有人说,

这样的判罚会不会太重了?

我觉得就是活该!

三清山景区

早就出台过规定,

禁止任何人

以任何形式攀爬巨蟒峰。

他们的破坏行为,

对巨蟒峰

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

更缩短了巨蟒峰的寿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不是勇敢,

是愚蠢,是鲁莽,

那他们就该为自己的行为

付出代价。

04



规则的本质是“保护”,

但很多人看来,

这是限制,是束缚,

总要想方设法打破,

去试探规则的底线,

等到出了事之后

再哭天抢地。

今年7月底,

4名浙江游客前往新疆旅游,

在明知冰川无人区危险,

并且有安全警示牌

明令禁止的情况下,

依然擅闯冰川无人区,

果不其然,

被困住了。

为了找到这4人,

消防救援指挥中心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协调旅游公司的

三架民用直升机、

合作社马队以及向导,

经过48小时的艰难搜救,

终于找到被困的游客。

然而被救下之后,

这帮人翻脸不认人了。

明明是叫他们不要去,

偏偏往危险的地方闯,

出现生命危险了,

又来扮可怜,求援助。

救命嘛,

肯定是要救的,

救援费用嘛,

他们肯定是不付的。

出动的几架直升机不算钱?

旅行车的马队和向导不算钱?

这钱难不成要别人自认倒霉?

你以为个个都是慈善家呢?

一怒之下,

救援团队联合

将这4人告上法庭。

在法庭上,

救援人员愤怒地控诉:

“他们不理会警示牌,

自己跑到无人区,

我们将他们救出来,

他们不应该承担救援费吗?”

当事游客表示感动,

但依然拒付高额救援费用,

并且当庭争执不休。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

直到法官一个个调解,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方终于说了一句人话:

“真不该不顾警示牌提示,

私自跑到冰川无人区,

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也给社会增加了负担。”

最终,经过法庭软硬兼施,

经过救援人员据理力争,

4人不得不咬牙支付救援费用,

也算是为自己的作死行为买了单。

05

今天为什么要写这两个事件呢?

就是随着生活水平提升,

近年来旅游、

探险的人越来越多。

但人的素质参差不齐,

有人为了一己私欲,

肆意对环境造成破坏,

有人为了出名,

漠视规则,

从前的探险爱好者,

是勇敢的代名词,

随着跟风的人越来越多,

大众对这个群体也越来越反感。

首先,是对环境造成破坏。

自1953年人类第一次登上珠峰,

几十年来,

越来越多探险者蜂拥而至。

但随之而来的,

登山者们丢弃的垃圾,

也成了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仅去年3月份开始,

3支登山队清扫珠穆朗玛峰,

就清理出35吨垃圾,

其中还造成了2名向导受伤。

用完的氧气瓶、破旧帐篷、

各种食品包装袋,

以及随处可见的人类粪便……

以至于尼泊尔媒体大声疾呼:

曾经雪白圣洁的世界第一高峰,

已经越来越臭,

成了一座屎山!

就连官方都呼吁:

自行将大便带走。

珠峰并不是没有厕所,

在6500米的高度,

专门为登山人群修建了公厕,

但是总有不少不守规矩的人,

随处扔垃圾,

随处排泄。

而在气温回暖的时候,

冰雪融化,

垃圾、排泄物随着融雪流下,

势必给下游的村庄和居民,

造成严重的污染。



所谓的探险,

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样的人,

即使获得了行动上的勋章,

也掩盖不了道德上的污点。

06

其次,

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

成年人不能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和巨婴有什么区别?

但很多热衷于探险的人,

就理直气壮当起了巨婴。

湖北6名驴友为了寻求刺激,

在禁止野泳的溪流中游泳。

结果上游发大水致水位上涨,

6人被困河中,

随后选择报警。



警方迅速出动3台消防车、

1艘橡皮艇、4台警车,

以及54名消防官兵和民警等,

对6人展开施救。

一路上,

施救人员看到

沿途贴满了禁止游泳的标志,

但很明显,

这几个人充耳不闻。

人是救出来了,

面对救援费用

他们却不认账了。

甚至理直气壮地说:

“公共资源你就该救我,

我为什么还要承担后面的费用。”

人性的丑陋暴露无遗。

要是公共资源都像你这样浪费,

社会还要不要运转了?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才是自私透顶!

我想起几年前2名驴友

违规穿越鳌太线的事。

明明是自己作死非法进山被困,

搜救人员冒着生命危险,

搜寻了2天时间

将他们成功营救,

结果,答应500元一辆车

变成了200,

还逼迫救援人员

去7小时车程外的地方领取。

获救之前,哭爹喊娘;

获救之后,翻脸不认。

白眼狼也不过如此。

为什么大众

对很多驴友如此反感?

就是因为有些人的嘴脸太可恶,

用人朝前,

不用人朝后。

在他们看来,

公共资源天然为自己服务,

他们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更不把别人的命当回事。

07

最后,错误的示范

引来无数盲目跟风者。

“出片”“探险”“氛围”,

是很多困在城市的现代人

十分热衷的词汇,

只要有机会,

他们必然来一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

就在今年国庆节,

博主@山取

独自进入云南哀牢山,

拍摄的视频在网上引起轰动,

神秘的原始森林,

没有被污染的自然风貌,

让哀牢山瞬间火起来。

加上另一位女性博主

独闯哀牢山,

露营两天一夜,

更让这片秘境之地被大众熟知。

于是,一时间跟风者甚众。

前往哀牢山的山路上,

汽车排起了长队。

有的人连山里是什么天气,

要带什么衣服都没搞清楚,

穿着普通的衣服,

干粮都没带几颗

就不嫌命大地跑来了。

哀牢山是什么地方?

气候、地形极为复杂,

大地中的磁场

会造成指南针失灵,

一旦迷路,

在那片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就是死路一条。

再加上环境密闭,

人很可能会缺氧,

进而失温。

换句话说,

把禁区当景区,

你有10条命也不够死的。

三年前,

我国就有4名地质调查员

在哀牢山因公殉职。



如果无数人涌入哀牢山,

危害有多大?

最后的后果是谁承担?

不还是要社会、

政府来给你兜底?

不还是要无数救援人员

深入险境把你捞出来?

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流量,

作死进入危险地带,

最终让整个社会买单,

这才是最让人反感的。

08

热爱探险不是问题,

但是人总要有

承担后果的觉悟,

要有对自己负责的觉悟。

勇闯无人区酷吗?

挑战世界第一高峰酷吗?

很酷。

但是,

你要在确保自己的安全,

并且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

如果你的行为

只能给大众带来危害,

给环境带来破坏,

给社会造成负担,

那不是酷,

那是傻逼。

《克雷洛夫寓言》里有一句话:

不要过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

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

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人生在世,

凡事多一点敬畏,

少一点傲慢,

多一点对规则的虔诚,

少一点对底线的试探。

要知道,

任何一次的不守规则,

都有可能通向毁灭。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4-11-27 16:58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