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日本当医生 这里医生年薪制 病人能躺着赚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真实人物采访 发表于 2024-12-29 19:3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魏硕俣,出生于沈阳,从小在医学院的家属楼里长大。外公外婆的耳濡目染之下,继承他们的“医钵”,当一名医生,救人于危难之中,成为我幼时的理想,至今一直未曾改变。如今,我远渡重洋来到日本,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和爱人一起在这追寻梦想。


(披上洁白的战袍,我骄傲)

1989年,我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我成长于单亲家庭,母亲是公司职员,为了生活奔波,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

母亲在我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由于她工作繁忙,我从小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得到了他们的悉心照料。

我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最大的兴趣爱好是阅读,给我一本书,我可以津津有味的阅读一整天。

绘画是我的另一大爱好。我很喜欢看漫画,看的多了,觉得光看不过瘾,开始尝试着自己动手作画,一个人,一枝笔,一张纸,乐此不疲。熟能生巧,慢慢地我也能画得像模像样了。


(幸福的童年时光)

“小升初”是我遭受的人生第一个打击,我以几分之差,未能考上重点初中,母亲供我就读私立初中。

小时候我对于学习不够认真刻苦,但靠着天赋成绩能一直稳定保持在年级前列,这次挫折让我幡然醒悟,把精力全都花费在了学习上,开始认真为我的从医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顺利考上省重点高中。

高中时的班主任对我寄予厚望,鼓励我冲击清北。我憧憬着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后去看望他,不想老师却得了癌症,英年早逝,成为我一生的遗憾。

高考时,我全身不适,大汗淋漓,严重影响到考场发挥。尤其是我的强项理综考试彻底考砸了,比模拟考试低了整整50分之多。

清北是完全没戏了,报考志愿时我首选中国医科大学。毕竟,这里是外婆的母校,也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可惜,这也未能如愿,最终我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硕连读。

大学临行前,一向坚强的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宿的知心话,眼神里充满了丝丝不舍。但为了梦想,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的行程。


(外婆和妈妈在车站为我送行)

医学生的大学生涯相当于重复的高三生活,我曾抱怨医学专业课之多、课本之厚、学业之累,但我依然无怨无悔,努力前行,希望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看得了病,救得了命。

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我参加学校各项社团活动,模特队、民乐团等等。从此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开启对美的追求,想让自己变得更美,更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经过了五年的基础学习,我在大学第六年正式开启医生生涯。在选择科室的时候,我也颇费了一番踌躇。我的强项是外科,但我的身体坚持不了时间长久的大型手术,考虑再三,选择了心内科。

内科中,心内科是相对最偏向于外科的,而且,生死倾刻之间,医生一个小小的决断就能决定病人的生死,急救性很强。我很享受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的那种感觉。


(那些年,打下的累累江山)

我实习的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这里,我创下一个神奇的纪录,实习整整两年间,我的夜班没有遇到过一个病人需要紧急抢救,护士们都很喜欢和我搭班,能度过一个安静的夜晚。

最后一天上班前,同事们嬉笑着和我说起,没有经历心内科的急救,你的实习生涯是不完整的。结果,好巧不巧,最后一天晚班来了一个急救病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这里,也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故事。有一次我上夜班的时候,有人带着菜刀在病房里来回转了好几圈,所幸没有闹事,有惊无险。刚好我在值班室没遇上,护士们吓得瑟瑟发抖。

心内科的劳动强度很高,两年下来,看尽了生老病死,我的身体不堪重负发出了警报,我想着报考博士缓冲一下。


(七年制本硕连读毕业)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于是把读博的目的地选在了国外。

可是在目的地的选择上我又很挑剔,欧美距离太远,治安状况更是让我望而却步,最终选择去日本读博。这是作为一个“吃货”作出的选择,因为那里能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符合我的口味。

来到日本之后才发觉,日本的“主食+主食”的吃法令我很崩溃。日本人万物皆可配米饭,有着诸如“米饭+拉面”、“米饭+煎饺”之类奇怪的组合,在他们眼里,只要有米饭,其它食物全都认为是配菜。

2015年7月我硕士毕业,而日本大学次年4月开课,正好有半年的空档期可以学语言、找学校。

在语言学校我顺利通过了日语的最高级别考试N1,虽然交流有点磕磕绊绊,但简单沟通已不成问题。而且在这里我还有个最大的意外收获,遇到了相伴一生的知心爱人。


(知心爱人,一生相随)

在报考学校的选择上,我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我不喜欢大城市的喧闹,但也不想太乡村化,要交通便利,更要远离地震带,综合来看,九州地区是不二选择。

我的第一目标是福冈的九州大学,特别遗憾的是那一年正好心内科教授换届选举,教授人选无法确定也就无法招生。退而求其次,我选择了长崎大学,顺利通过入学考试。

千挑万选,还是逃不过地震。有次半夜遇到地震警报突然响起,手机也发出刺耳的预警声音,睡梦中迷迷糊糊的惊醒,和室友们一起,按照平时演练的路径迅速撤出,还好最后有惊无险,虚惊一场。

读博期间,导师鼓励我参加日本的医师资格考试。当时,我的选择之一是按部就班地准备论文发表事宜,争取早日毕业,或者延期毕业,考完医师执照再安心准备论文发表。


(上级医生指导手术)

日本的医师资格考试,可以说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通过者寥寥。但论文发表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有时候可能需要反复的核对一些数据,拖延太多时间。

我开始安心准备医师资格考试,那一两个月彻底脱离了研究工作,看书做题记笔记,每天吃外卖。一个月时间过劳肥了十公斤,身体像皮球一样整整大了一圈。

万幸的是,我一次就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医师执照。值得骄傲的是,我是在全日本通过率最低、工作最繁忙的九州地区屈指可数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的留学生之一。

从就读到毕业论文发表,我前后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接下来,就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了。我的首选目标是整个九州地区录取率最低、工作最繁忙的饭塚病院。


(博士毕业)

当时因为疫情肆虐,面议从线下改成了网上面试。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清爽一些,我特意买了给脸打光的补妆灯,充分准备好面试的各项问题,预判了考官的预判。

日本医院的录取面试是医生和医院的双向盲选过程,不到公布的最后一刻,无法知道录取与否。但令我意外的是,面试结束的时候,负责人直接给了我一个特别明确的录取答复。

在一向严谨的日本社会,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极小概率事件,如今真真切切的发生在了自己身上。那一刻,没有想像中的欣喜若狂,只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松懈感,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离梦想又大大的前进了一步。

日本实习医生的工作强度相当之高,工作中,我需要针对某个病例,把整个治疗过程和从这个病例上学到的东西做成PPT,举一反三,得到更快的成长。


(非常时期值班状态)

日本医院的上级医生们,会非常热心的教导后辈。我一开始因为日语不够流利,心中总有一丝淡淡的不自信感,一位日本九旬老妇的肯定,让我倍感鼓舞。

这位老病号一生中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医生,她说有三位值得她非常感谢的医生,何其有幸我是其中之一。病人的认可是我努力钻研医术的最大动力。

轮岗持续了整整二年,各个科室都有所涉及。在临终关怀科,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印像最深的一位病人,当时已经到了生命最末期阶段,病人家属要求医生用各种有创性的手术进行无谓的救治,但病人对于各项治疗极度不配合。

在和病人家属的交流中得知,病人平时最讨厌去医院,他早已知晓自己的病情,决定放弃治疗,但家人们却觉得这是一件很残忍的事。

最后,他们终于放下了心里的坎,把病人接回了家安详离世。这件事让我思考生命的意义,如何度过最后的生命时光才更重要。


(和日本同事的BBQ)

日本的医疗体系下,报销比例较高,比较人性化的一点是对于支付费用会有上限额度封顶,不会出现因病返贫的情况。

而且日本人有购买多家医疗保险的习惯,不仅是医疗费,误工费、护工费等各项费用保险公司也会相应赔付。病人的身体承受了痛苦,但在金钱上,有时可能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保险赔付得到了更多的金钱。

日本的医生都是年薪制,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年老还是年轻,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治疗他们。

患者康复是医生最开心的事,有些病人为了感谢医生,会送一些自己亲手熬制的点心、手写的感谢信之类,这些我们会欣然接受。


(参加中国领事馆国庆活动)

研修医第二年,轮转到皮肤科后,发现我对这种皮肤类手术得心应手。

皮肤科手术会非常注重美观性,在之前的认知里,对于这种小手术我并没有特别太大的兴趣,直到轮换转科到皮肤科之后,才意外发现我对这类手术的天赋。

当时我刚到皮肤科,做第一台手术,部长在看我缝合的时候,疑惑地问:“我们医院有这么好的医生,能让你学成这样吗?”

我受宠若惊,但一直以来,我的手巧是一路被夸过来的。对于这种小型外科手术的天赋,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万分纠结。家庭全科医生是我一直的梦想,千辛万苦争取到了全院仅有的6个培训名额之一,而如果换科皮肤科的话,则一切要重新开始。

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失眠,越纠结身体越差,和皮肤科的部长做了几次深入交谈,终于做了最后的决定。

针对自己的爱好,对美的审美意识,最终我选择了美容外科。这是我人生做的最正确的决定,一年多下来特别喜欢现在的工作。


(主刀双眼皮手术)

目前我跳槽到一家日本的大型连锁美容医院,针对病人对于皮肤护理的相关需求,让大家变得更漂亮、更年轻,这是我的愿望。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如今我已成为这家集团旗下某分院院长。

以前我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手术做得更完美,现在需要方方面面考虑周全,时间几乎全被工作占满。但劳累的是身体,愉悦的是心灵。

我最为愧疚的,是无法照顾到母亲和外公外婆,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无法承欢膝下。

目前,我已渐渐习惯了日本的生活。如果回国,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以有更优厚的收入,但在日本生活着90万中国人,而中国医生屈指可数,那里的国人更需要我。

医生不能只为赚钱,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更需要坚定的追求利它的职业价值。

关于医生这份职业,我希望能一直干下去,早日独当一面,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帮助到更多的国人,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口述:魏硕俣】

【撰文:罗巴乔】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21 13:56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