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防务新闻”(Defense News)网站本周四(17日)引用美联社报道,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表示,刚刚任命的总理尤利娅·斯维里坚科为首的新一届政府将“加快扩大乌克兰国内武器生产规模”,目标是在六个月内达到“满足乌克兰一半武器需求”。
泽连斯基在周三晚间一则视频讲话中表示,乌克兰国防产业“已经提供了乌军所用武器的近四成”,由于西方盟国所能提供多少武器,以及提供武器的及时程度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因此乌克兰需要增加本土武器生产以“扩大对俄罗斯领土的打击能力”,因此必须在新一届政府执政的前六个月内,通过扩大国内生产,以达到本土武器占五成的水平。尽管这番表态并未明确解释,现有的“四成”和计划达成的“五成”,究竟是以何种标准划分的。
根据目前公开消息所显示的情况,乌克兰能够自给自足的武器当中,包括FPV在内的各类无人机武器占据了不少份额,一些外媒也一度将乌克兰吹捧为“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国”,这些无疑构成了泽连斯基所说“武器四成自给”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近日在德国威斯巴登的“欧洲陆地2025”防务展上,乌克兰企业展示了其中名为“吸血鬼”的六旋翼无人机,据称俄方将其命名为“Baba Yaga”,以及“飞猫”(FlyCat)巡飞弹等产品。对于乌克兰来说,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生产规模,无疑是提高武器自给率所绕不开的一环。
乌克兰展出的“吸血鬼”六轴无人机,载重15千克,续航23分钟,400米高度作战半径20千米,能携带和投掷包括苏制TM-62反坦克地雷在内的多种弹药
另一方面,大部分传统武器弹药仍然大量依赖外部援助,比如炮弹,由捷克发起的一项援乌炮弹提议项目,今年上半年内向乌克兰交付了近80万发炮弹,乌克兰驻捷克大使瓦西里·兹瓦利奇透露称,今年该项目的目标是为乌克兰交付180万发炮弹(32万发北约口径),去年同期数字是150万发。
然而火炮炮弹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作战物资之一
正如前文所说,外部供应的不受控、不稳定正是乌克兰当局的一大焦虑来源,从今年1月特朗普再次就任总统以来,美乌两国的关系一度呈现出相当的“不稳定”状态。3月初,特朗普在与泽连斯基“不欢而散”的会面后,一度决定“暂停向乌克兰的所有援助”,在这之后美国对乌军援事实上得到了恢复。
然而于涉及到关于美国自身产能和库存在内的许多问题,援助愈发“时断时续”,同时白宫之外的决策者也能在军火援乌上发号施令,比如最近所发生的,由五角大楼政策主管埃尔布里奇·科尔比推动的暂停“爱国者”,其原因就是据称发现美国国内“爱国者”拦截弹库存仅剩满足五角大楼现有军事计划所需的25%,随后特朗普在本月初再次声明,恢复向乌克兰运送武器,但费用将由欧洲国家分担。2022年订购5套“爱国者”的瑞士也在本周四表示,美国国防部已经向其告知其订单交付将从原计划向后推迟,因为美国将重新调整“爱国者”的交货顺序,以优先援助乌克兰,即便如此,这些“爱国者”何时能交付乌克兰仍不清楚。
乌克兰方面也相当依赖“爱国者”导弹防御俄罗斯空袭
因此,一些传统武器在乌的生产也在一直在推进当中,特别是基础需求的弹药、枪械等,瓦兹利奇称,捷克今年就在乌克兰启动了三个项目,包括CZ Bren2步枪、155毫米口径炮弹和小口径轻武器子弹的生产;德国莱茵金属公司2023年曾表示,将向乌克兰出口KF51“黑豹”坦克并在乌克兰设厂生产,去年还宣称在乌克兰建设四家工厂,包括装甲车辆修造厂、火药生产工厂、北约标准弹药工厂和防空武器生产工厂,据称首家工厂已经开始运转。此次泽连斯基的表态也仍然说明,乌克兰仍然将长期依赖外国的直接武器援助来维持长期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