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阅兵即将登场的情况下,“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以难以置信的态度,讨论了“美国在高超音速武器竞赛中落后于俄罗斯和中国”的话题。文章结尾以高超音速武器事关生死为由,认为随着美国竭尽全力,局势将在2030年逆转。但很可惜,美国或许能追上俄罗斯,但绝对追不上中国。
▲高超音速武器现在是核心问题
包括“Defence Security Asia”网站在内,都将“最大速度超过5马赫,速度快到让对手反应不过来”,视为高超音速武器的杀手锏。但实际上这款针对传统反导系统空白,立足于大气层内滑翔飞行的武器,实际上是将滑翔段的机动性作为看家本领——以人类现阶段的反导水平,想对大气层内高机动目标进行拦截,难度大到超乎想象。按照这个标准,全球高超音速武器实际上可以分为四个级别。水平最差的第四等,是指拥有普通弹道导弹,未来有可能掌握高超音速武器,面对现有先进反导系统,被拦截概率超过90%。
▲传统弹道导弹在飞行中段很容易被拦截
高一些的第三等,具备强化弹道导弹机动性的能力,但主要集中在技术难度较低的俯冲段,比如说胡塞武装之前发射的“巴勒斯坦-2”,其自封“高超音速武器”标签是假的。面对早有准备的“萨德”等美制反导装备,被拦截率为60%至70%。第二等则是基于传统弹道导弹,优化滑翔段机动性的入门级装备,最典型的就是俄罗斯“匕首”、中国鹰击-21和美国LRHW。它们对现有反导系统造成很大威胁,成功拦截的概率不到20%(乌克兰之所以无法拦截“匕首”,是因为美国提供的“爱国者”,是比较纯粹的防空武器,反导表现不佳)。
▲“匕首”类武器最大的问题,是未来发展潜力不大
第一等就是真正实现滑翔段高机动,理论被拦截概率低于5%,可以视为无法被拦截的存在,目前全球对外公开的只有东风-17。换句话说,当下美俄处于同一水平,只是俄罗斯生产规模更大,实战经验更丰富。而中国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技术、型号和装备规模全面领先。因此,三个算是跨入高超音速武器门槛的国家,实际排名应该是中国领先,俄罗斯次之,美国居于末尾。由于俄罗斯并未表现出更进一步的技术潜力,领先的规模优势,也完全可以通过投入大量资源来解决,被美国超越并不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东风-17目前是独一档
但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登顶全球的东风-17,虽然受陆基载具和1000多千米射程的限制,但这可是在六年前就公开露面并大规模量产的武器。以中国军事工业现在的规模和技术底蕴,六年时间究竟能取得多大的进步,只需要再等一天就知道了。相比之下,美国从2019年开始,每个财年都投入数十亿美元研发高超音速武器,型号和规格遍布各军种,但现在也只有技术最简单的LRHW,刚刚交付第一枚量产型号。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非常缓慢
既然美国在过去六年时间里,都没能突破这个技术桎梏,如今在所获资源并没有本质提升的情况下,只以一个“事关国家存亡”的理由,就认为美国将取得突破,未免太想当然了。事实上,美国目前最畏惧的,是中国一旦突破高端技术,就能迅速转变成工业量产型号,并且是多条技术路径齐头并进的能量。在美国最近几年军工项目几乎全部延误、超支,工业制造能力跌到谷底的情况下,就算美国能挖掘潜力,完成技术突破,也无法追上中国的制造规模。
▲俄罗斯还有一款性能与“匕首”接近的海基“锆石”
此外,从现在看到的情况,国内甚至已经完成历史性突破,列装了全球第一款反高超音速装备。这个场面可就有点滑稽了——美国要用来突破对手防御之盾的“矛”还没有量产,对手针对“矛”的新盾,却已经登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