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色列经济陷入孤岛困境 总理:全民自给自足常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娱客馆 发表于 3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加沙战火至今未歇,以色列正面临自建国以来少有的国际压力。外有制裁封锁,内有经济隐忧。

近日,总理内塔尼亚胡罕见地在公开场合向全国发出警告:以色列正步入一种“孤立状态”,经济和社会必须为“自给自足”的新常态做准备。



据以色列国家广播公司Kan报道,内塔尼亚胡在财政部会计总局的会议上,直言以色列正因地缘冲突、国际舆论和经济制裁,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

他明确表示:“我们正在进入一种孤立状态……我们将不得不逐渐适应在某些领域具有自给自足因素的经济。”

内塔尼亚胡并没有回避问题的严重性。他警告,如果局势继续恶化,以色列可能会在工业领域遭遇“死胡同”,不仅是研发停滞,连生产线都可能面临断供风险。

内塔尼亚胡把以色列被孤立的部分原因,归结于敌对国家的“新型武器”,舆论攻势。

以卡塔尔为例,内塔尼亚胡点名对方通过巨额资金影响社交媒体,持续引导全球对以色列的负面情绪。这种“非传统战线”的较量,正在让以色列在国际话语权上节节败退。

但“网络舆论”还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让内塔尼亚胡焦虑的,是实体经济的现实压力。



欧洲部分国家已经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武器零部件禁运。以色列企业在过去一年内多次被拒之国际武器展览会门外,参展资格被直接取消。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连文化领域也开始“封杀”以色列。以色列被要求排除在欧洲歌唱大赛等大型国际赛事之外,国际形象和交流渠道正遭遇系统性打击。

当然,内塔尼亚胡没有一味悲观。他也试图从危机中寻找突破口。他强调,以色列依然拥有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农业科技等领域都居世界前列。

这些科技优势,某种程度上让其他国家“离不开以色列”,也成为以色列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筹码”。

但即便如此,以色列的科技护城河能不能抵住孤立带来的冲击,谁也无法给出确定答案。毕竟,科技创新也需要国际合作和市场参与,单打独斗的空间极为有限。



内塔尼亚胡的讲话,某种程度上已经为以色列描绘了一个“孤岛经济”图景。他警告称,未来以色列可能会在多个领域面临“对外联系缺失”的状况,经济要逐步适应自给自足。

这不仅意味着以色列需要在粮食、能源、工业零部件等领域加快自主生产能力,更意味着以色列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逻辑,都可能面临深刻重塑。

内塔尼亚胡还指出,当前国际格局分裂成多个阵营,而以色列“不属于任何集团”。这句话背后的现实是残酷的:以色列在国际舞台上已逐渐失去“朋友”,只能依靠自身生存。

未来,以色列能否依靠科技优势突破孤立,实现“局部自给自足”,目前仍是未知数。



可以肯定的是,经济困境和国际孤立会直接影响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地缘地位,也将对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连锁反应。

内塔尼亚胡这一次公开“敲警钟”,既是现实的危机预警,也是对以色列社会的“心理动员”。

对于以色列来说,这场危机也许是一次被动的转型契机,是被动转向“自给自足”,还是主动突破孤立、重塑国际关系?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8 12:25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