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西兰老人自带房子去女儿家养老“花了30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多代同堂一起住的风,也是刮到了新西兰。他们的房屋安排,有点意思。

小屋虽小,五脏俱全

Kevin Beattie的新家虽然小,但五脏俱全。

这位77岁的退休卡车和装载机司机,住在他的42平方米小屋里。

去年夏天,他把一栋小屋装到了女儿和女婿在塔斯曼Redwood Valle的山顶房产上。



“大家一走进来都会说,Wow。”Kevin Beattie笑着说。

虽然只有一间卧室,但他给房子花了不少心思:

电动智能百叶窗、一整面绘有tūī和fantail的彩绘玻璃挡板、每卷200纽币的蕨类图案壁纸、全屋定制的缓冲抽屉和收纳空间。

几乎每个细节都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这是我的永恒之屋,不会再搬了。”他说。“我家里没有抽屉把手、也没有门把手。在我的走廊式厨房里,我可以来回走,不用担心口袋被勾住。”



他甚至还留了一块纪念架,摆放去世五年的妻子的物品。

不过,他开玩笑说,真正让他过得舒服的原因是,隔壁就是家人的泳池、温泉和美式风格的泳池小屋,里面还有吧台,能眺望Moturoa Rabbit岛和Tasman湾的美景。

大家可以相互照应

Kevin自己做早餐和午餐,但每天晚餐和家人一起吃。

女儿Diane Bennett说,这个安排对大家来说都很合适。

她提议晚饭一起吃,并帮父亲处理洗衣(如果大家不在家,父亲会自己晾衣服)。

“他完全能自己做饭,但对我们来说一起做更划算。我反正要做,顺便多做一份也没差。他偶尔会自己买点肉。”Diane说。

“如果我们出去玩,他自己一个人也完全没问题。”

Kevin卖掉了他和妻子几十年前在Richmond建的家,用来支付这套小屋的费用。

这套小屋总共花了大约30万纽币,包括地基、审批、吊装、接入电力、自来水、排水和下水系统,以及园艺系统。



小屋公司的老板Landon Neal说,一套42平方米的单元通常大约20万纽币(含建筑审批,不含吊装和地面施工)。

Kevin每周付150纽币,用于电费和地税,另外自己承担保险费用。

虽然买不起独立的房子和土地,但这种方式让他有余钱去享受生活:“我刚在美国度过了三个月假期,很快还要去澳大利亚。”

他说,“不过得小心点,孙子孙女跟我开玩笑说:‘你要是走太久,我们可就搬进来了。’”



他还种起了花园,一边是妻子喜欢的花,一边是蔬菜。

偶尔住在主屋的孙女会来帮忙。

他还喜欢开着自己的2022款Ford Escape,常常去找一位老朋友喝早茶。

“我绝对不会去退休村,那里你还没做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没有隐私。”



家人觉得很划算

Diane也说,这个安排“真的挺好”,她推荐给其他有年长父母的人,同时提醒一定要处理好法律和遗产问题。

“我们已经说好,等他去世后小屋归我们,但两个弟弟也能分到应有的份额,这样大家都公平。

“长远来看,这套小屋还能给我们用,比如接待亲戚,或者给孩子住。”

Kevin住的小屋一层,空间比很多带轮子的微型房屋要宽敞。

他也说过:“最糟的情况就是把它从桩子上卸下来,用吊车抬走。”



通过正规审批更靠谱

小屋公司的Landon Neal则补充说,这种多代同住的方式,可以让老人清掉债务,攒下更多退休金,还少了维护的麻烦。

预计今年底通过的新法案《建筑与施工(小型独立住宅)法案》,将允许最多70平方米的“祖母房” 作为附属住宅更容易获批。

Neal表示,仍然建议客户通过正规审批。

“这样不仅更保值,也更容易买保险,贷款也更好办。”

这种几代同堂的方式,被社会发展部视为老人 “在熟悉的环境里变老、养老” 的重要选择之一。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9 06:11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