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毕业十年后 工资又回到了3000元时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破局邦 发表于 2025-9-21 19:0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年前,我大学毕业时,做新媒体运营,工资一个月3500。那时候我心里想,起点还不错,干几年肯定会涨。十年过去了,打开BOSS直聘一看,这行的工资水平,还是3000多。



你说这十年,物价涨了多少?

房租、外卖、奶茶、房价……什么不翻倍?可工资死死钉在原地,甚至有些岗位比当年还低。那个时候二两小面才6块,现在要12块。

虽然是打杂的工作,但打杂也得跟上物价吧。

工资高点的,要求一堆,工作内容能把人累死。说白了,就是把人当牛马用。

周末双休还要划重点,搞得好像是一种福利。



在公司里,尤其是这种打杂岗位,你的工资水平不会因为你个人成长而水涨船高。它只会被市场锚定——市场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个岗位,就给你多少钱。十年了,这个锚点几乎没动过。

有这水平的人,自己做个账号,引流变现它不香吗,干嘛非得耗在公司里,领着一个月万把块的工资,干不完的活儿。

你看干的活都一样,剪视频、运营账号、获客,这一套搞完,有没有公司都一样。

这也是现在越来越明显的趋势:那些真正懂点运营、内容的人,早就跑去自己做自媒体了。因为在这个行当,资质几乎不重要,经验也不值钱。

很多新人,才入行几个月,就能把账号做起来。反而是一些在公司里磨了十几年的老运营,照搬过去,完全玩不转。

为什么?因为自媒体不看你的履历,也不管你是不是“资深”。它只看结果:有没有人点,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愿意买单。

这就特别颠覆认知:

一个刚入门的小白,随便写几篇文章、拍几个视频,就能火到你十几年都追不上的高度。不是他水平比你高,而是他更懂用户,更快踩中了平台的节奏。

这就是行业的现实。公司里的经验,是给老板省心的;可在自媒体里,这些经验很可能是包袱。

当经济下行时,大家才清醒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工资不是用来让你翻身的,它只能保证你活着。

什么叫活着?

就是吃得上饭,房租交得起,不至于饿死。至于能不能买房、能不能换车、能不能支撑孩子教育、能不能养老——抱歉,工资没这个功能。

以前大家还信“熬资历”,觉得干得久了,老板会给你涨工资,职场会给你更多回报。经济好,公司业绩一直上涨的时候当然可以,老板也愿意。

可是公司经营一旦遇到困难,矛盾就会开始显化。老板就要专注于节流,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所以就开始精打细算,岗位能拆就拆,能外包就外包,能用实习生就用实习生。公司根本没义务帮你涨工资,它只会算成本。

所以你努力工作十年,最后发现只是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熟练工”,但市场并不稀缺这种熟练工。你一旦掉队,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和一个刚毕业的小孩差不多。

这才是让人焦虑的地方。

但话说回来,焦虑又能怎么样?

如果你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工资上涨”这件事上,那基本没救。

你要明白,现在的3000块工资,本质上就是社会给普通人的“保底”。它能让你过得紧巴巴但还能生存。可是,如果你想要翻身,想要比别人多过一点好日子,那就得把眼光从工资挪开,转到生意和影响力上。

什么叫生意?

不是一定要开店、创业,而是你要想办法让钱脱离你的时间去运转。哪怕是做点小副业、做点自媒体,甚至卖二手、带货,这些都算。

只要不是单纯地拿时间换钱,都是生意思维。

你可能会说:那风险大呀。没错,生意一定伴随风险。工资稳定、可控,这是工资的好处。但稳定背后,就是死局。因为它稳得太久,你以为它能托你一辈子,结果发现它只够你活到月底。

有风险才有可能多赚,这就是现实。

接受现实的人,就会继续在3000块的范围里挣扎,抱怨工资低、抱怨生活苦,但最后还是得硬撑着过下去。

换赛道的人,哪怕起步慢,哪怕前期赔点钱,但只要走上正轨,爆发力一定远比工资强。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4 18:5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