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婚姻如何影响你的荷包?英国统计局数据给出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显示,婚姻似乎确实能够带来「加成效应」。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结婚到底会让人变有钱还是变穷? 《泰晤士报》(The Times)专栏分析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婚姻已不再是现代英国人生必经的起点,但从实际所得层面来看,已婚与未婚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研究显示,婚姻本身似乎确实带来「加成效应」。

根据英国劳动力调查(LFS)数据,以2025年为例,单身男女全职工作的收入高峰约落在年薪 3.9万英镑(约新台币160万元)。

已婚女性则接近4.2万英镑(约新台币172万元)。而已婚男性在的收入高峰更达到4.7万英镑(约新台币193万元),换句话说,平均比单身男性收入约22%,女性也多上了近10%左右。

换工作风险降低;养育子女需求促动力研究显示,婚姻本身似乎确实带来「加成效应」( genuine marriage boost)。 2021年发表在《美国经济期刊》(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的研究指出,夫妻共享收入能让双方在换工作时能够承担更多风险,进而获得更高薪资,也能降低失业风险,加上养育子女的需求推动,收入往往会随之提升。

除了薪资外,家庭资产差距也很大。 2024年,30至34岁的单身族中,只有 43%拥有房产,但同龄已婚者则达56%,到了40岁差距更为明显,显示结婚有助于夫妻共同存款并买下房子。

不过,能结婚的人往往条件本来就比较好。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25至34 岁的未婚全职年薪取中间值不到3.2万英镑(约新台币131万),同时期已婚族族群取中间值则接近4万英镑(约新台币164万)。

教育程度上也呈现差异:疫情后,非大学毕业者的结婚率稳定在47%,而大学毕业生则回升至55%。

历史经验也显示,婚姻与财富紧密相连。剑桥大学学者蕾德(Alice Reid)的研究指出,1550至1750年间,英国人平均结婚年龄在20多岁后期,因为多数情侣必须先存钱才能组建家庭,景气好时,人们比较早结婚,经济低迷的时代则比较晚婚。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5 20:33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