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这样“坐”几分钟,气血和脾胃都变好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传统医学认为,气血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抗病能力。气血充足,人看起来就年轻、有活力;气血亏虚,人就会面色不佳、精神不振。

其实,有一个古老的养生方法,无需花费很多力气就能养气血,这便是金刚坐。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教你怎么“坐”补益效果佳。

受访专家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  宋添力

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一级主任医师  王世彪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  吕沛宛

金刚坐,一个古老的养气血方法

金刚坐,也叫“雷电坐”或“钻石坐”,是瑜伽中最古老的坐姿之一,动作与中国古人的「跪坐」类似。

具体方法:

➤ 双膝并拢跪地,脚背贴地但不勉强;

➤ 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但不要直接将全身重量压在双脚,而是用两腿肌肉出力将身体微微撑起,受力点集中在腿部和脚部;

➤ 腰背挺直,最好感觉身体是上浮的;

➤ 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若感觉脚踝或脚背压力过大,可在脚后跟和臀部间垫一个瑜伽砖或抱枕;脚趾容易抽筋的人,需先活动踝关节。

初学者练习时,可先以30秒为一组,坚持3~5分钟,中间略作休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应后延长至15~20分钟。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宋添力表示,这一动作看似简单,却可以疏通经络、补益气血;不少人秋冬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金刚坐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个动作能养气血?


金刚坐之所以有补气养血的功效,奥秘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

“气”沉丹田,引“血”下行

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吕沛宛称:“一个周末的上午,我有意跪坐着看书,忽然茅塞顿开。跪坐时,我感到比平常坐着时吸气更多、更深长,可以气沉丹田。肾主纳气,只有肾精充沛,呼吸才能深长。”

中医认为,人体之气,如果藏多用少,生命就会生机勃勃,跪坐就是引血下行的绝妙方法。

2

刺激六大经络,打通循环

腿上分布着六条重要经络,包括腿前侧的足阳明胃经,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腿后侧的足太阳膀胱经,腿内侧的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当采用金刚坐姿势时,可温和地刺激这些经络及沿途重要穴位,将气血更多地引导至下半身,从而温暖双足,打通循环。

3

促进血液回流,改善泵血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血液要想从脚部克服重力回流到心脏,要依靠小腿肌肉收缩和静脉瓣膜实现。

金刚坐时,腿部肌肉处于适度紧张和拉伸的状态,能温和地激活小腿肌肉,挤压血管,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

当回心血量增加,心脏就能更高效地将新鲜血液再次泵出,形成良性循环,使各脏腑得到充分滋养。

4

调养脾胃,增加气血产量


金刚坐可刺激脾经和胃经,调节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从源头上增加气血产量,以便气血能更好地输送到全身。



睡前练习效果更佳

专家表示,金刚坐方法简单,看电视、读书、和家人聊天时都可以做,但两个时刻练习效果尤佳:

饭后,有助调养脾胃,促进气血生成;

睡前,有助平静心神,改善神经系统对压力的反应,缓解“气浮于胸”导致的心慌、焦虑,有助舒缓情绪,改善睡眠。

综合来看,有以下表现的人尤其适合练习金刚坐:

① 怕冷,手脚冰凉;② 失眠多梦,易醒;③ 容易疲劳,活力下降;④ 脸色萎黄,皮肤粗糙;⑤ 头发干枯,没有光泽;⑥ 手足麻木;⑦ 视物昏花;⑧ 月经量少、延迟;⑨ 头晕耳鸣;⑩ 健忘心悸。

需要提醒的是,孕妇,近期脚踝、膝盖有损伤者,有下肢静脉曲张、骨质疏松的人,慎用此法。

注意4点减少损伤

练习时注意以下几点,既能获得补益效果,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1

提前活动脚踝


最好在有弹性的垫子上进行,或者将一条柔韧的铺巾放在膝盖下方。

跪坐前先热身,如伸展上肢,做一做转腰、蹲起等动作,让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增加关节灵活性,减少受伤风险。



2

每天不超过20分钟

一般情况下,每天都可以练习,时间在10~20分钟为宜,最好不超过20分钟,若坐不下去不必强求,以免损伤膝盖。

3

注意保暖、避风寒


练习时,建议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便于活动;同时注意对膝盖、肩颈等部位保暖,避免受风;结束后,可以适量喝一些温热的水。

4

起身不要过快


跪久了容易腿酸,起身时一定要小心,最好身体向前趴一小会儿慢慢起,避免过快过猛。▲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3 10:21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