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打边谈”,俄乌即将迎来残酷的冬季大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据媒体近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同意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向乌克兰提供情报,用于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能源设施发动远程导弹袭击。据了解,这是特朗普政府首次协助乌克兰实施这类纵深打击,美国官员还要求北约盟国向乌克兰提供类似支持。



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下午2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多名欧洲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多方会晤。新华社/美联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曾试图调解俄乌冲突,但收效甚微,俄乌双方在关键议题上寸步不让,导致和谈沦为“空谈”,冲突持续加剧。一方面,俄方高调宣称“夏季攻势”取得重大胜利,另一方面,乌克兰则表示成功阻击俄军。目前,俄乌双方均在扩充军备,频繁打击对方基础设施,战争正进入高消耗的战略相持阶段。

当前随着“夏季攻势”的结束,双方除了在战场上继续厮杀外,在外交和舆论场,俄乌也在暗中角力。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俄乌战场进入“边打边谈”的模式,双方在战场之外的交手或许更让人瞩目。

文 | 张弘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1

战场持续胶着


10月7日,俄总统普京宣称今年已夺取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及212个定居点。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也宣布俄军在“夏季攻势”中斩获“重大胜利”,但从第三方智库公布的战场态势信息来看,这种胜利仍停留在局部推进阶段,并未实现战略突破。乌军自7月起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已有效遏制俄军快速突进的势头。

俄军的“夏季攻势”在前线尽管有效消耗了乌军力量,但未能实现“纵深突破”。俄军原计划拿下顿涅茨克的波克罗夫斯克市、突入第聂伯罗州,并在哈尔科夫与苏梅建立“安全缓冲区”。由于乌军抽调精锐部队增援,击退了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市附近多布罗皮利亚-克拉马托尔斯克方向的进攻,使得俄军推进速度显著放缓。

另外,随着冬季即将来临,双方同时加大了对各自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力度。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9月25日,乌国防部情报总局使用无人攻击艇袭击了位于黑海沿岸的俄罗斯关键后勤设施——新罗西斯克港和图阿普谢港。这次袭击行动导致位于俄罗斯新罗西斯克港口附近的石油装运设施以及终端设备瘫痪,据了解,相关设施每日出口原油约200万桶。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乌军多次出动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战略纵深的战略目标、炼油厂与发电厂。6月5日,乌军发动“蛛网行动”,无人机长途奔袭俄军6个战略机场,造成俄军多架战略轰炸机严重受损;8月以来,乌军又持续轰炸俄罗斯炼油及输油设施,导致俄炼油产能下降近四成,国内成品油供应持续紧张。

面对乌克兰的攻势,俄方也还以颜色。10月8日,俄军对乌北部切尔尼戈夫州和中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能源基础设施发动袭击,导致部分地区紧急停电,受袭油库起火,其中,切尔尼戈夫州能源形势最为困难,当地电力企业被迫轮流停电。

此前有观点认为,随着“夏季攻势”的结束,接下来的秋季由于天气等因素,双方或将进入休整期。

不过,这一观点遭到了专业人士的反驳:尽管乌克兰秋季面临“泥浆期”——每年秋、春两季的降雨会导致道路泥泞,阻碍机械化部队行动、增加后勤运输难度,但现代战争的无人机化与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受气候影响的程度已逐渐下降。天气因素或许会改变战争节奏,但对交战双方而言影响均等,不会改变双方的实力对比。

当前,双方正利用这段时间休整,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大战做准备。

2

美国将是重要的变量


在外交层面,双方也加大了博弈力度。针对美国政坛发生的新的变化,两国相继调整了各自的外交方针。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俄乌政策作出深度调整,放弃拜登政府的“浇油拱火”策略,重启美俄对话、暂停对乌军援,并将援助乌克兰的责任转嫁给欧洲,美国也从乌克兰的“盟友”转变为俄乌冲突的“调停人”。

为争取有利局面,俄乌均高度重视对美外交:根据美乌矿产协议,两国将设立“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乌克兰将稀土资源、能源及基础设施注入基金,推动与美国在经济和战略层面的深度绑定;俄罗斯则积极推动美俄关系正常化,普京在和谈中不断释放善意,主动提议临时性停火及大规模交换战俘,同时表示愿意开展稀土资源、能源与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

在特朗普的压力下,乌克兰与欧洲开始接受现实,搁置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进程,并有意以实际控制线为基础展开和谈。

俄乌在土耳其举行两轮和谈,虽达成战俘交换协议,但双方在领土与安全保障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导致和谈无法继续。此后,欧洲与乌克兰借助北约峰会及七国集团峰会频繁游说特朗普,要求美国升级对俄制裁。特朗普遂在7月初对俄提出“不停火就制裁”的威胁,要求俄罗斯在50天内无条件停火,随后又将期限缩短至10天。

可以说,在欧洲与乌克兰的外交压力下,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面时推出新的俄乌和平方案,但“美俄共识”并未得到欧洲与乌克兰认可,欧洲仍坚持“先落实安全保障,再讨论领土交换”的立场。

目前,俄乌双方仍难以打破外交僵局,在不改变和谈立场的前提下,双方不断调整外交手段,试图影响美国的国家态度。可以预料的是,美国政坛两党出于各自的利益而出台不同的外交政策,对俄乌冲突的走向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而在“夏季攻势”结束以后,俄乌针对这些重要变量也会有采取有利于己方的应对方略。

3

掀起“舆论战”


除了战场上的争夺,俄罗斯、乌克兰及欧洲还一直大打“舆论战”,将无法实现停火的责任推卸给对方。

乌克兰与欧洲始终要求“先无条件停火,再坐下来和谈”,乌克兰、欧洲及美国建制派则不断打出“感情牌”“价值观牌”“人道牌”与“经济牌”,要求特朗普维持援助乌克兰的“政治正确”。

乌总统泽连斯基也频繁通过外交场合向西方证明,乌克兰具备长期作战能力,可与俄罗斯持续缠斗,同时通过攻击俄罗斯能源设施,试图在经济与军事层面消耗俄罗斯。

受乌克兰舆论宣传影响,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认知逐渐发生转变,近期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持续三年半的俄乌冲突已使俄罗斯陷入经济困境,并将俄罗斯形容为“一只纸老虎”。

面对乌克兰及西方国家的唱衰,俄罗斯在舆论层面展开反击。10月7日,普京公开表示“当前战略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俄罗斯手中”,这番话与其说是向军事将领通报战况,不如说是投向西方世界的“心理炸弹”,意在让西方决策者明白,俄罗斯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格拉西莫夫的“胜利宣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俄罗斯的舆论战工具,对俄罗斯社会而言,在战争长期化、伤亡与动员压力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俄方需通过宣布阶段性胜利稳固民意、鼓舞士气。普京的强硬表态既是对西方舆论的回应,也有助于强化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的“军事大国形象”,为后续谈判或施加外交压力营造心理优势。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双方的博弈早已超出了军事领域,向多维度发展。没有硝烟的舆论战与军事行动同等重要,双方均在通过“叙事构建”塑造战场胜负认知。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9 23:51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