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军苏30SM又被自家人打了!敌我识别全靠自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近日,俄军再次发生防空部队误击事件。俄媒10月17日报道,当天俄罗斯空天军的一架苏30SM战斗机在克里米亚地区执行拦截乌军无人机的任务时,误被己方防空系统当成乌军战机而攻击,最终战机坠毁,飞行员弹射逃生。



图:俄媒报道


这起事故并非偶然,而是俄军近年频发误击事件的又一缩影。翻开俄乌冲突的战报,类似的“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

比如:2023年,一架俄军苏-35S战斗机,在扎波罗热州托克马克上空结束战斗任务返航时,被己方的防空系统击落;同样是这一年,一架俄军的苏-25强击机在飞跃扎波罗热地区时,也被己方防空部队击落。

2024年2月,悲剧再次重演,一架A-50U预警机,在亚速海东海岸上空被击落。俄军称是防空系统在拦截乌军导弹时,误将己方预警机击落,相关防空系统的指挥和操作人员都被逮捕。



图:俄军近几年最惨痛的误击事件就是A50U的损失


俄军频繁误击的核心问题,其实并非是士兵操作失误或装备性能不足,而是源于一套从苏联时代遗留至今的“体系顽疾”:敌我识别能力薄弱与三军联合数据链缺失。

虽然苏联时代俄军就研制出“口令”系列和“卫士”系列敌我识别系统,但是由于解体后长期缺乏资金升级和改进装备,导致了俄军战机和防空部队的敌我识别系统的装机量并不够,同时还存在新老识别系统并存的混乱情况。

这使得俄军依靠敌我识别系统进行身份识别变得比较困难。同时,自苏联以来,俄军就缺乏统一的三军通用数据链。这使得空军战机与地面防空部队也无法通过共享空情数据,来完成敌我判定。



图:S400防空系统的96L6雷达

所以,在实战中,俄军只能依靠“笨办法”来进行敌我区分,那就是提前划分防空责任区,规定战机在特定区域必须在特定高度层飞行,且需严格按照提交的飞行计划行动。

这套模式在和平时期或许可行,但在俄乌冲突的复杂战场环境下,就漏洞百出了。

战机为规避导弹需频繁变高变向,无人机袭扰又导致空情混乱,甚至简单的导航误差,都可能让战机“跳出”预设范围,被神经紧张的防空部队误判为敌人。



图:乌军的主战装备与俄军同型,难以从雷达信号特征上识别

另一方面,作为敌军的乌克兰,同样继承了庞大的苏联军事遗产,其主力战机苏27、米格29与俄军战机在雷达反射特征、电子信号等方面高度同源。

在缺乏数字式敌我识别系统进行精准问询与应答的情况下,雷达操作员面对屏幕上闪烁的雷达信号时,只能通过防空识别区、飞行计划以及飞行高度进行敌我识别。

因此,将己方战机误判为乌军战机的概率,在高压的战场环境下被无限放大,最终酿成一起起击落己方精锐战机的惨案。

与俄军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美国和中国为代表的军事强国,不仅广泛装备新一代敌我识别系统,更是早已将三军联合数据链的建设,视为信息化时代军事建设的核心。




【美军LINK16三军通用数据链,将整个体系链接为一个互通的网络】


美军及其盟友广泛装备Link-16数据链,用于三军协同与辅助识别。而中国也自主研发并列装了DTS03等三军数据链系统,构成了信息化战场的神经脉络。

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数字信息格式,将战场上的指挥系统、各种传感器(如雷达、预警机)和武器平台(如战斗机、防空导弹、军舰)连接成一个互联的网络。每一个接入网络的单位,都是一个信息节点,能够实时共享统一的战场态势图。

在这张态势图上,敌我坐标实时更新,最大限度地保证敌我识别的准确性。这不仅极大程度避免了误击友军的事件,更通过实时情报传输和高效指挥,显著提升了整体作战效能和协同作战能力。



【战场态势网络示意图】


那么,俄罗斯是否具备解决这一致命短板的能力呢?从公开信息和战场表现来看,前景不容乐观。

迄今为止,尚未有确凿证据表明俄军正在研制,或者准备大规模列装一套类似Link-16的全军通用标准化数据链系统。

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制约,首先,构建如此庞大的信息网络,需要顶尖的电子工业、软件工程和通信技术作为支撑,而这恰恰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长期面临的产业短板,西方严厉的技术封锁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

其次,当前俄军深陷俄乌战争的泥潭,其有限的国防预算和工业产能,必须优先用于补充前线的装备编制和弹药缺口,很难再挤出足够的资源去推动一场耗时漫长、耗资巨大且波及全军的三军数据链建设工程。



图:link16数据链


综上所述,俄乌战场上俄军发生的一次次误击事件,深刻地揭示出,在信息化时代,一支军队的强大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其拥有多少性能卓越的单一武器平台,更在于其能否将这些平台有效的整合成一个网络,让它们形成一个感知敏锐、反应迅捷、协同高效的作战体系。

无法形成体系,再先进的装备也只是“各自为战的孤岛”,甚至可能成为“误伤友军的利器”。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24 23:08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