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滚带爬”用词不当 郑智化致歉:一时气愤的遣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一句“连滚带爬”,让歌手郑智化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10月27日,他在社交平台发文致歉,承认这一用词是“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愤”的结果,并肯定深圳机场工作人员“服务非常好”。这场持续三天的“登机罗生门”,终于以当事人的低头告一段落,但引发的争议却远未平息。









事件始于10月25日。郑智化发文控诉深圳机场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25公分高度差,致其轮椅无法推进,工作人员“冷眼旁观”,最终自己“连滚带爬”才得以登机,直指机场对残疾人“最没人性”。深圳机场当晚火速致歉,解释20公分安全高度差是为防刮碰飞机,同时承诺整改:增配保障人员、试点登机坡道装置。

然而,剧情在26日迎来反转。机场公布监控视频显示,两名工作人员全程搀扶郑智化拄拐进入机舱,耗时约40秒,虽因高度差需辅助抬腿,但并无“翻滚”或“爬行”动作。视频一出,舆论瞬间炸锅——网友纷纷质疑其夸大事实,“冷眼旁观”“连滚带爬”等描述与画面严重不符,直批“戏太多”“伤害基层员工感情”。



27日,郑智化再度发文,态度软化。他澄清“连滚带爬”是一时气愤的遣词,并特意表扬推轮椅小哥服务到位,“直接搀扶我的腿进机门”,希望不要波及一线服务人员。同时,他将话题引向更深层:“因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我个人感受意义更大。”





这波“道歉+升华”的操作,让网友站成了两队。一方认为,尽管用词夸张,但25公分高度差对轮椅族确是实打实的障碍,深圳机场立行立改(如优先安排廊桥、增配人力)正是舆论监督的成果。有媒体点出国内无障碍服务痛点:普通残障者维权常石沉大海,而名人效应却能“秒速”推动改进,折射出“重建设轻体验”的行业短板。

另一方则毫不买账,指责郑智化滥用影响力煽动对立。视频中工作人员尽心搀扶,与“冷眼旁观”的形容天差地别,部分网友要求其向基层员工郑重道歉,更有人直言:“维权可以,造谣不行!”



这场风波,早已超越了个体情绪的纠葛。当名人的“一时气愤”撞上公共服务的改进诉求,当情绪化表达遭遇事实核查,它变成了一面镜子——既照见无障碍设施仍待完善的真实困境,也反射出舆论场中“谁发声、谁被听见”的权力差异。

下一次,当类似事件再现,我们或许该问:究竟是该庆幸问题因名人曝光得以解决,还是该警惕维权叙事中的“水分”可能淹没真正需要帮助的声音?

一场“连滚带爬”的罗生门,在短短几天内几度反转,最终以当事人的诚恳道歉和机场的连夜整改,掀起了关于残障人士出行的深层讨论。

事件始于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痛斥深圳机场服务“最没人性”。他描述自己在远机位登机时,因升降车与机舱门存在25厘米高度差,轮椅无法推进,最终被迫“连滚带爬”才进入机舱,并指责工作人员冷眼旁观。



此文一出,瞬间点燃舆论。然而,深圳机场的回应同样迅速——不仅公开致歉,还直接放出了现场监控视频。画面显示,整个过程有两名工作人员搀扶郑智化拄拐登机,耗时约一分钟,并未出现“连滚带爬”的狼狈场景。机场同时解释,20厘米的高度差是出于防止设备刮碰飞机的安全规范,并火速公布了三项整改措施:优先安排轮椅旅客使用廊桥、增派远机位保障人员、试点新型登机连接装置。



真相大白,舆论随即转向。就在网友热议“明星发言是否夸大其词”时,事件迎来了最关键转折。10月27日,郑智化再次发文,澄清“连滚带爬”是一时气愤的遣词,并郑重向当时服务“非常好”的推轮椅小哥及其他工作人员致谢。但他话锋一转,指出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个人感受意义更大。





这已不是郑智化首次在内地机场遭遇困境。此前在二次回应中,他历数了近年来的类似经历:在南京机场被要求拆卸“等同于腿”的金属支架过安检;在上海机场因安检耗时半小时而面临误机风险,且工作人员态度冷漠。这些细节拼凑出的,远非一次偶然的服务失误,而是一个群体在日常出行中面临的系统性困境。



尽管郑智化最初的描述带有情绪化色彩,但他的“小题大做”,恰恰撕开了一道被长期忽视的口子。有网友评论道:“感谢他‘骂’出声,不然这些问题永远没人看见。”机场方面看似“委屈”的快速整改,反而印证了服务流程确实存在优化空间。



这场风波,从一句情绪化的指责开始,以一句真诚的道歉和一场务实的整改暂告段落。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公众人物言论的影响力,也照见了残障人士出行生态的真实困境。下一次,当另一位行动不便的旅客站在那20厘米的高度差前时,情况是否会真的不同?这或许才是“连滚带爬”风波后,最值得追问的问题。

郑智化致歉:承认“连滚带爬”是“一时气愤的遣词”

歌手郑智化一条指控深圳机场“最没人性”的微博,在三天内经历了一场从愤怒指控到公开致歉的舆论反转,却也撕开了残障人士航空出行的隐痛。这场风波始于10月25日下午,郑智化在微博详述登机遭遇:远机位升降车与机门存在25公分落差,轮椅无法推进,自己“连滚带爬”才进入机舱,并直指操作司机态度冷漠。当晚,深圳机场迅速回应致歉,承诺启动核查并优化服务。





事件次日出现转折。深圳机场发布现场视频,画面显示两名工作人员全程搀扶郑智化,协助其拄拐平稳进入机舱,整个过程约40秒,未见“翻滚”或“爬行”动作。10月27日,郑智化发布正式道歉,承认“连滚带爬”是“一时气愤的遣词”,并向服务人员致歉。他特别感谢推轮椅小哥“服务非常好”,但同时强调此事并非孤例,并列举在南京、新疆、上海机场曾遭遇安检“刁难”——金属支架被要求拆检、拐杖被要求托运等。







这场争议暴露了公众人物言论的放大效应与事实核查之间的张力。部分网友质疑郑智化作为公众人物夸大其词:“没有视频监控,不知道你还怎么连滚带爬呢?”“扭曲事实,你欠机场工作人员一个道歉。”这些声音强调,残疾人日常已受到诸多帮助,不应以“没人性”等激烈言辞抹黑服务人员。而郑智化最终的致歉,某种程度上平息了这场针对其表述准确性的批评。



然而,风波的核心早已超越个人表述之争,直指残障人士出行环境的系统性短板。郑智化列举的多地遭遇,与视障脱口秀演员“黑灯”吐槽“不锈钢盲道雨后如溜冰”形成呼应,共同勾勒出残疾人出行生态的现实困境。深圳机场的快速回应和全面审视特殊旅客服务的承诺,恰恰印证了服务体系确有优化空间。





在这场舆论拉锯中,公众既对夸大事实保持警惕,也通过争议看到了改进服务的契机。郑智化在道歉中特别呼吁关注少数群体权益,这或是整起事件最具建设性的落点——当舆论场的喧嚣散去,如何让每一位残障人士都能“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地出行,才是社会真正需要持续关注的命题。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28 02:36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