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本来已经习惯了各种不太好的消息,只要用温水煮,根本不会动弹。比如去年外商投资比2022年同比下降13.68%,眼皮都不抬一下。结果,前几日商务部放了个大招: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降幅30.4%!
什么?
本来,第二季度国际收支中的直接投资负债减少了近150亿美元,已经创了记录。那时我说,如果下半年延续上半年的态势,这将是自1990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首次年度净流出。
一语成谶!
但没想到是这么惨烈!
除德国、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对华投资增长外,多数国家投资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或增速缓慢,这也与国际关系的变化完全成正比《报告:除了俄罗斯,我们都讨厌!》
可以不喜欢,但难道生意都不做了?
要知道,今年初,我驻欧盟大使傅聪还指出:闭关锁国、拒他人于门外,不可能「保护」自身经济,只会害了自己。
除了大使喊话,各种反击「脱钩断链」的举措接二连三。今年初,连中国老百姓都不能碰的禁脔金融业,外资可以100%控股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里关于金融业的相关限制措施目前已经完全清零。紧接着,制造业领域的限制措施全面清零。弯转得太大,以致网友跟不上了:
再看看视频号上,这是第一财经的报道下,排在前两位的一位河南IP和一位山东IP的评论:
在经观的视频下,这是排在前两位的北京IP和湖南IP的评论:
网友的情绪,事后可以慢慢平复,但问题是,好像努力并没起到什么作用。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之前一直想挤进来的国际金融机构,也不动心了。难道是因为我国市场的赚钱效应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也是,国内企业的利润也在大幅下滑,今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7.1%。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进来了,确实未必能赚到什么钱。换句话说,市场的吸引力在下降、被抛弃。这直接导致就业和外贸压力,毕竟,外资企业在中国外贸结构中的比重最高曾超过1/3!虽然从2021年的35.9%,一路降至2022年的33.1%、2024年上半年的29.1%,但这也是出口承压的过程。以中部地区增长最迅猛的河南为例,今年上半年出口下降了19.1%,原因是富士康大举转移产能。包括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前三季度的GDP增长仅3.4%。虽然外资企业进出口份额仍占比占31.2%,但仅增长2%。惨烈!前段时间国家要求经济大省扛大梁,河南四川主打就业支柱,广东当然是财政支柱,但这样下去,估计都难。你可以住在地下室里批评地方产业结构单一,也可以批评企业的产业层次不高,但你得认,因为这就是你本来的样子,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狂想改变不了现实。
如果国际环境好不起来,你哪怕在某个领域跑到了全球顶尖位置,也未必就能卡别人脖子。
深圳的「遥遥领先」就很典型,在5G领域跑到了前面,结果外人不信任你,怕你卡脖子,另辟蹊径了另一条道,绕着你走。
最近还曝出,他们的一款芯片,是用马甲公司向台积电订购的,后者发现后直接向美帝官方举报事发。
供应链、技术的安全,大家都需要。本来是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互相借力,如今剑拔弩张,谁都不敢信,那就脱钩断链。
如果不能对外取信于外企,也就很难对内取信于民企。道理很简单,就像可怜的《阿里以赔偿为由转移财产?》,被国内搞了一下,结果美国投资者拿到了确凿罪证索赔,你如果不及时认错止损,只怕判决下来会有更大的损失。
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宵小们攻击这是财富外流,另一方面人家愿不愿接受和解还在两可之间。
中国企业家的两难,在阿里、华为、TikTok等公司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些人,配不上拥有这么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相关评论:政策折腾下的经济
一名男子在北京一家商场的喷泉旁睡觉。(2024年7月18日)
华盛顿 — 尽管中国共产党领导层誓言要重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显然表现不佳。9月份,中国工业利润创下疫情以来最大降幅。中国经济因中共当局强力推行的严苛的“疫情清零”政策和其他政策失误遭受重创。此外,中国出生率持续大幅下降,去年幼儿园数量减少了5%以上,这也反映出中共当局早年实施的“一孩政策”带来的深远影响。
顶层设计和集中力量办大事坏了事
中共当局长期以来宣扬它所统治下的中国的制度优越性,其中包括“顶层设计”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当局的信息封锁和误导下由武汉爆发并扩散全中国和全世界,中共当局随后充分展示了它所宣扬的“顶层设计”和举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
中共领袖习近平声言他“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了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亲自在联合国宣扬中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成功。中共操控的媒体也宣扬习近平治下的中国成为世界各国应当模仿的光辉榜样。然而,中国当局至今把中国疫情实际死亡数字乃至疫情期间中国人口总体死亡数字列为国家机密,令人无以确切判断习近平“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所谓“大国抗疫”究竟有多么成功或多么失败。
与此同时,习近平“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以动辄封楼、封区、封市、封省、封路、封机场、封港口为特色、并连续推行了三年的“疫情清零”政策在当今中国成为官方的禁忌话题。中国民众如今要提起它,只能以“三年口罩”时期来代指。
资料照:北京市民在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语墙前排队等候接受核算检测。(2022年12月5日)
然而,尽管中共当局试图雪藏“疫情清零”政策,该政策所导致的后果使中国经济乃至中国民生至今受苦受难。
10月28日,美国财经新闻网站CNBC报道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工业利润呈现疫情以来最大的降幅。中国国经济受到增长缓慢、需求不足和房地产危机的困扰。
“(中国金融数据和信息数据提供商)万得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继8月份下降17.8%之后,9月份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7.1%,创下2020年3月份以来的最大降幅。那时的下降幅度为34.9%。”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
在推行“疫情清零”政策三年期间,中共当局的一个政策口号和强硬命令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推行。如今“疫情清零”政策成为禁忌话题,与此同时中国民众,中国经济仍在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这一局面似乎显示了“疫情清零”政策的力度举世无双,中共当局通过“顶层设计”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国方式对自国经济打击的力度和成效也举世无双。
但中共当局顶层设计的政策对中国各地的经济的打击不是平均的,而是对那些相对经济发达的省份打击更为明显。10月28日,美国财经通讯社彭博社报道说:“占中国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省份今年的表现比全国更糟糕。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促使政府上个月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
“根据彭博社基于官方数据的计算,今年中国只有五个(经济不发达的)内地省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快于去年全年。在公布第三季度数据的 26个省中,有11个省的增速低于全国增速。
资料照片:一名拾荒男子走过上海街头。(2024年9月27日)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很普遍,今年黑龙江、青海和山西的工业产出下降,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最富裕的城市的零售额也下降。
“北京今年的餐饮和酒店销售额下降了5.1%,上海下降了11% 以上,这凸显出个人消费从未真正从疫情中反弹。”
“顶层设计”和强力造成的人口危机
如今常常与中国的经济危机相提并论的中国人口危机被许多观察家认为也是一个“顶层设计”和举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坏事的明显例子。
中共当局一度相信中国会出现人口爆炸的危机,并在30多年的时间里强力推行“一对夫妇一个孩子”所谓计划生育政策,其政策口号包括“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在中共当局拥有不可置疑、挑战或抗拒的权力的中国,当局强力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老年人迅速增加、新生儿迅速减少的人口危机。
10月28日,在报道中国9月份工业利润呈现疫情以来最大的降幅的同时,世界媒体报道的另一条中国大新闻是中国幼儿园数量去年呈现大幅度下降。
英国《卫报》报道说:“去年,中国幼儿园数量下降超过5%,这是学前教育机构连续第二年下降,反映出中国出生率下降。根据教育部上周发布的统计公报,2023年,中国共有 274,400所幼儿园,低于2022年的289,200所。
“中国正在努力应对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相关趋势让政策制定者头疼,他们尝试了各种措施鼓励人们生育更多孩子,但收效甚微。
“入读幼儿园的儿童数量也有所下降。根据政府的数据,2023年,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人数为4090万,比上一年减少了11%以上。2022年,幼儿园数量下降了1.9%,入读幼儿园的儿童数量下降了3.7%。
面对它自己制造的人口危机,一贯宣扬自己“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共当局没有承认错误,但似乎是在采取补救措施且不承认是补救。
资料照:一个妈妈和孩子在“计划生育是我国基本国策”的标语前走过。(2002年7月23日)
英国《独立报》10月29日报道说:“上个星期有报道说,尽管中国政府此前鼓励生育,但出生率持续下降,中国正在开展一项大规模调查,以了解公众对生育的担忧。
“这项研究将涉及 1,500个社区的30,000名参与者,以发现示这种不情愿生育的背后原因,并为生育政策提供参考。
“这项调查是应对人口挑战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挑战包括中国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压力,这些因素阻碍了家庭生育更多孩子。”
日本主要报纸之一《朝日新闻》报道说:“10月28日,中国国务院宣布鼓励生育支持措施。针对人口减少带来的危机感,该计划内容广泛,包括加强生育保险、完善产假和育儿假制度、支持多子女家庭购房等。尽管尚未实现,但要改变年轻人不愿结婚、不愿抚养孩子的态度并不容易。
“2023年末中国人口为14亿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连续第二年人口下降。出生率的严重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剧了人们对劳动人口减少的担忧。”
教培行业先予以毁灭性打击,现悄悄准许复活
在推行所谓的“疫情清零”政策期间,中共当局采取了诸多有效地打击经济、打击民生的措施,其中包括对教培行业进行毁灭性打击,几乎在一夜之间使就业人数众多的该行业凋零。
随着后疫情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的加深,中共当局悄悄收起了对教培行业严厉打击的政策。路透社10月28日报道说:“据路透社查阅的行业数据、分析师和数据,中国当局正悄悄放松对私人补习机构的监管压力,以期重振疲软的经济,从而刺激三年前受到政府打击的补习行业复苏。
“目前当局尚未正式承认政策发生变化。但八位业内人士和两位熟悉情况的分析师告诉路透社,政策制定者现在默许补习行业发展。这是北京支持创造就业机会的举措。
“从2021年开始,一项被称为‘双减’政策的政府打击措施禁止以营利为目的的核心学校科目补习,该政策说是减轻家长和学生的教育和财务压力。
“此举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和好未来教育集团等提供商的市值缩水数十亿美元,并导致数以万计的人失业。打击行动之前,中国营利性辅导行业的价值约为1000亿美元,其三大企业雇佣了超过17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