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航客机与顺丰货机险相撞,两机相距仅百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本周一7月7日下午3点多,一架从上海浦东飞往意大利米兰的中国国航客机,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上演了惊险一幕。

因为飞行员和俄罗斯空管的英语沟通出了问题,飞机突然爬升到错误高度,差点撞上一架迎面飞来的中国顺丰货机。

当时两架飞机上下只差123米(相当于40层楼高度),全靠飞机上的自动防撞系统紧急介入才避免悲剧。



一、事件还原:从"听错指令"到"生死123米"

根据航空专业网站的数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国航CCA967航班(空客A350):载着乘客从浦东飞米兰,下午3:18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区域巡航,高度34100英尺(约10393米)

而另外一架中国飞机,顺丰航空CSS128航班(波音767):从匈牙利布达佩斯飞往湖北鄂州,满载货物在同一空域相向飞行。

关键转折点出现在下午3:22分:

俄罗斯空管用带口音的英语发出指令,副驾驶把"保持高度"听成了"爬升至36000英尺"。

国航机长可能没有听懂,但是他也没有经过复核,就直接操作飞机爬升。(后来调查显示,当时驾驶舱录音里有明显的背景噪音)

当飞机爬到35404英尺(约10791米)时,系统突然响起刺耳警报——原来下方35000英尺(约10668米)处,顺丰货机正呼啸而来。

两机垂直距离瞬间缩至123米!

要知道,飞机的垂直高度都超过了12米!

简直就是擦着身子呼啸而过!

太惊险了!

险些机毁人亡!

二,关键时刻,飞机自动防撞系统救命了


所幸的是,飞机自动防撞系统(TCAS)立即启动,强制国航客机继续爬升到36508英尺(约11128米)

这个TCAS系统就像飞机的"救命保镖",它不依赖地面指挥,靠飞机之间每秒多次"打招呼"来确定位置。

当预测到碰撞风险时,40秒前会发"注意警告"(TA),然后25秒前直接接管飞机下达"避撞指令"(RA)。

本次事故就是触发了最高级别的RA指令,系统强行让国航客机往上爬,货机往下躲,这才化险为夷。

现在的TCAS系统,其实是拿人命换来的经验。最早期的飞机就像没交通灯的马路,自由行驶。

随后发生的几起空难,有了血淋淋的教训,自动防撞系统才诞生,并被强制执行。

这次中俄差点相撞的事件,和2001年日本两架客机险相撞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当时日航907航班载着411人,TCAS自动防撞系统让"爬升",空管却让"下降",幸好飞行员最后选择相信TCAS,解救了两个飞机的乘客的命。

从那以后,飞行规则就做了重大调整,自动防撞系统具有最高的指令级别,就算是空管有指令,也自动听防撞系统的。

三,谁该背锅?俄罗斯英语VS中国飞行员


首先,俄罗斯的空中管制员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俄罗斯的英语口音太“吓人”了。

据留学生讲,在俄罗斯多少年,但是对于他们说的英语还是听不懂。

这事就像两个中国人在俄罗斯用英语问路,结果因为俄罗斯大叔的"战斗民族英语"太魔性,把"前面直走"听成了"右转跳河"。

而且,俄罗斯的空管的英语有口皆碑,在国际航空界非常有名。

说来你可能不信,现在国际航班最危险的空域不是什么叙利亚战区,或者以色列战区(最近不飞了),反而是俄罗斯。

因为俄罗斯他们的空管英语达标率,只有67%!(2023年ICAO数据)。

而且俄罗斯确实不是第一次出这种幺蛾子,历史事故累累。

在2010年波兰总统专机空难,波兰总统带着波兰一众高级官员前往俄罗斯参加纪念活动,就因为波兰机长听不懂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机场塔台的口音英语,导致错误操作,载着波兰总统和87名高官的飞机坠毁在俄罗斯的森林里。

还有2018年迪拜航空事故,俄罗斯空管把"下降至1500米"指令,这个正常英语应该是1个千,然后500米;说成"15(个)百米",外籍机组哪里想到俄罗斯空管按照“百”来做为数字单位呢?误听为"500米",结果差点撞山。

除了俄罗斯的空管英语口音要承担责任以外,可能咱们的飞行员也有责任:

没有听清楚以后,没按规程复述指令,正常应该像复读机一样重复一遍。

听到俄罗斯的模糊指令时,既没要求空管重复,也没用中文确认,其实中俄航线明明可以申请中文服务。

最近中国民航系统压力很大,就在上个月,南航吉林分公司一位机长,本身飞行历史较长,但是考核不过关而被降职,在办公室与领导冲突后,刺伤2名领导,然后跳楼,震惊世人,反映出一些问题。

四、给普通乘客的实用建议

坐飞机还是选大公司:这次出事的国航和顺丰都是正规航司,应急系统相对比较完善。

起飞降落系好安全带:TCAS自动防撞系统启动时候,飞机可能剧烈机动,从而造成乘客剧烈活动而受伤。例如2018年东航类似事件造成多人骨折。

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乘客保持镇定,因为机组受过专业训练,要相信机组人员。

所幸的是,尽管有这么大的事情,但是这次事件中乘客甚至没感觉到异常。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13 01:58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