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克兰无人航母投入实战 俄军根本挡不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军武次位面 发表于 2025-8-8 19:3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美国《战区》8月7日报道,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GUR)在克里米亚南端实施了一次结合无人水面艇(USV)与FPV自杀无人机的协同打击行动,目标是俄军部署在该地区的高价值空情雷达与防空设施。

这次行动很有创造性,多艘无人艇从乌克兰控制区的黑海港口分批驶出,利用夜色和气象条件掩护,沿着远离主航道的水面路线缓慢接近克里米亚海岸。

无人艇在航行过程中保持极低的雷达反射截面,且航迹与民用小船相似,降低了被岸基监测雷达提前锁定的概率。

进入预定发射区域后,这些无人艇并未直接冲撞,而是在相对隐蔽的水域释放多架FPV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采用低空掠海的飞行方式,以减少雷达回波和红外暴露,同时避开俄军的常规防空火力走廊。

攻击序列的首批目标是1L119涅博-SVU相控阵远程预警雷达,其穹顶在连续多架FPV冲击下破裂并起火,伴随黑烟升起。

随后,其他无人机分别锁定Podlyot K-1低空目标探测雷达和96L6E奶酪板空情雷达,并对一艘停泊在近岸的02510型高速突击艇实施撞击。

尽管俄军沿岸的铠甲-S1防空系统发射了多枚导弹进行拦截,但拦截率并不理想。

此次打击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制造克里米亚南部防空监视网络的缺口,为后续的远程导弹、巡飞弹和大航程无人机攻击提供可乘之机。



(美媒报道截图)

这种无人艇加FPV无人机的组合,堪称无人机航母,它在作战思路上与传统航母的舰载机作战模式高度相似,只是将有人化的舰载机替换为小型、廉价的无人机平台。

航母的本质是将空中打击力量,投送到远离本土的海上或敌方沿岸目标,而乌克兰的无人艇充当了这种运载与释放功能的微缩版本。

FPV无人机的固有限制是航程短、信号链路受限、飞行时间有限,但通过无人艇提前送到接近目标的海域,这些限制被最大程度消解,等于是为无人机延长了航程,同时大幅提升突防成功率。

无人艇作为发射平台,可以搭载多架无人机,在不同方向、不同高度分批释放,形成类似航母舰载机多波次攻击的效果。

与传统航母相比,这种平台造价极低,不需要庞大的护航编队,部署灵活且隐蔽性高。

无人艇的体型与渔船、快艇相近,可在民用船只流量中掩护航行,即便被击毁,损失也非常小。

在资源受限的条件下,这种模式让乌克兰用极少的投入,换取了类似航母的远程打击能力,实现了远程投送空中火力的战略设想。



(现场图)

俄军之所以难以拦截这种攻击,首先在于发现难度高。

无人艇体型低矮,雷达反射截面小,且在海浪背景中容易被雷达杂波淹没,岸基监视雷达对这种小目标的探测距离有限。

无人机在无人艇释放后,以低空掠海的方式突防,几乎不进入俄军防空雷达的最佳探测角度。

再一个则是反应时间极短。FPV无人机飞行速度虽不及导弹,但体型微小、机动性强,防空系统如铠甲-S1必须完成探测、锁定、射击三个环节才能拦截,而这类系统针对的是高速、体型较大的目标,对微型低空目标的响应时间明显不足。

此外,还有拦截成本的问题。乌方的FPV造价可能只有几百到几千美元,俄军拦截成功与否在经济账上都很不划算。

而且克里米亚虽是俄军战略要地,但在战术布局上,没有像前线那样密集铺设反无人机干扰器、机枪火力点和低空雷达。

这导致即便发现威胁,近距防御火力不足以形成连续火力覆盖。



(俄军出动战机拦截)

不得不说,乌克兰在无人作战领域,确实已经玩出花了。

在空中,无论是前线打击装甲、步兵阵地的FPV,还是针对防空雷达和通信设施的反辐射无人机,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扩展。

比如龙焰无人机通过投放铝热剂在几秒钟内产生超过2000摄氏度的高温,足以焚毁车辆、阵地甚至混凝土工事。

又比如之前的“蛛网行动”,多辆伪装为普通卡车内部署了大量无人机,当卡车抵达预定的位置时,远程开启棚顶,释放出无人机,对俄罗斯空军基地造成沉重打击。



(俄军无人机工厂)

反观俄罗斯这边,在无人作战上的表现则显得保守而缓慢,原因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环境与文化的差异。

乌克兰处境被动,制空权长期缺失,导弹和弹药有限,被迫在低成本、非对称作战上寻找突破口,穷则思变成为驱动力。

而俄罗斯在常规军力、火炮数量、航空兵规模上占优,更倾向于沿用大规模火力压制、纵深防御等熟悉的作战模式,对低成本、高风险的新型战术缺乏迫切需求。

而且俄军军工体系高度集中于国防部和大型国有企业,研发周期长、容错率低,加之制裁限制了高性能电子元件和无人机核心部件的进口,使其创新速度与迭代频率远低于乌方。

在战术文化上,俄军强调稳妥执行和纵向指挥,基层部队缺乏自主改进战法的空间,这与乌军鼓励一线试验、快速反馈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俄军一直在无人作战方面补课,但整体来看,想法还是缺乏创造性,仍基于量大出奇迹的层面。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8-19 05:35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