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法国国民议将对政府举行信任投票。在左派以及极右翼都表态不会投票支持政府的情况下,法国政府倒台几乎已成定局。让人有点忍俊不禁的是,这次的信任投票是由现任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自己要求的。明知道议会中自己没有多数支持,还要求信任投票,颇有点“自杀“的意味。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
事实上,根据法国公共舆论研究所(Ifop)7月发布的最新民调,贝鲁的支持率仅有18%,成为了第五共和国自1958年建立以来法国人最讨厌的总理。任命他的总统马克龙和他也算难兄难弟,支持率仅有19%。“幸好“还有贝鲁给他垫背。
法国舆论纷纷推测,贝鲁这样主动终结自己的政府,就是因为不想拖到10月份政府预算案的时候再被议会倒阁,给自己找回一点面子——与其到时候被人推翻,不如今天主动下台。
说起为什么贝鲁落到如此境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在法国政治陷入空前分裂的今天,马克龙阵营在议会里不占多数,他上台本身就是“跛脚”的,属于先天不足;其次贝鲁在官场摸爬滚打了一辈子,数次参选总统,全法国人都知道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他在74岁高龄成为总理,媒体报道他几乎是胁迫马克龙任命他的,人们自然好奇他在任上能有什么表现。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贝鲁上台之后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让许多民众有一种“就这?“的感觉;最后,贝鲁自从上台之后丑闻几乎一个接着一个,讲话也是各种失言,其居高临下的讲话方式让许多民众认为他既没水平又极度自恋,连政府内部的许多人都对他多有不满。
这周笔者跟我在法国某电视台工作的朋友聊起贝鲁,他半开玩笑地说:“这样没水平的人在你们中国肯定当不了总理吧。”民众对贝鲁的厌恶,可见一斑。
先天不足,后天依旧不足
贝鲁上台本身就是先天不足。自从去年7月议会选举以来,法国国民议会就处于分裂状态,不论是左派、马克龙派还是极右翼,谁都不在议会中占多数。这也是为什么马克龙任命的第一个总理巴尼耶在仅仅三个月之后就黯然下台,被议会推翻,成为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总理。
这个基本事实不改变,贝鲁也不是神仙,作为一名马克龙阵营的总理,自然一上台就自动招来左翼和极右翼对他的厌恶。左翼多个党派在他一上台就对他发起倒阁,这也是为什么贝鲁去年12月上台,当月Ifop的民调中他的支持率就只有34%,可以说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既然先天不足,地基不稳,贝鲁应该要努力取得最大公约数,谨言慎行。但是他完全不是这样做的。
去年12月13日被正式任命为总理,16日贝鲁就搞出了一个丑闻。去年12月14日,法国位于马达加斯加附近印度洋上的海外省马约特经受了飓风的“奇多“的正面袭击,损失惨重。如何帮助这个法国最贫困的海外省完成救灾,这是贝鲁上任遇到的第一个大挑战,他应该严阵以待才对。但是,马克龙16日在总统府召开的紧急会议,贝鲁却只以视频的方式远程参与。为什么呢?因为他当天上午飞到了法国南部他担任市长的波城,为了主持一次支持马约特的市政会议。他搭乘的还是政府的公务机,花了纳税人12000欧元。
事情荒谬到他抵达波城市政厅后,市议员都询问他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不指挥救灾。政坛上对他的批评声更是不绝于耳,即便是跟他同属马克龙阵营的国民议会议长也表示自己更希望看见总理飞去马约特而不是波城。
贝鲁对此的回复则是咬定自己没有浪费公帑,表示自己作为高级国家公职人员,安保随员众多,搭乘政府专机当然更加容易。至于他为什么作出如此主次不分的行为,人们就不得而知了。
此次飞机闹剧可以说定下了贝鲁总理生涯的主调,此后他多次卷入其他丑闻,还做出了许多荒腔走板的发言,让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旁观者都惊掉下巴。
今年2月爆发的贝塔拉姆天主教寄宿学校性侵丑闻,大概是贝鲁整个总理生涯中最糟糕的丑闻,
法国媒体曝光称贝鲁在1993年至1997年担任教育部长时曾被告知关于这所私立教会学校的性侵问题。这所学校就位于波城近郊,贝鲁的孩子们当时在该校就读,他的妻子也在该校任教。
当法国国会的调查委员会就此对贝鲁进行质询时,贝鲁作出了前后矛盾的答复。他一开始表示自己当年从没有被告知该校存在虐待问题。此后一位当时在学校任教的证人表示自己当年亲自向贝鲁反映过这个情况。当年经手此案的一名法官也表示在1990年的司法流程中,贝鲁应当是被告知了的。
当议员们再次就此对贝鲁提出疑问时,贝鲁改口表示他不能排除有人口头上提到过一些事情,但是他没有收到过任何正式书面的报告。之前一口咬定自己对此不知情,有人出来作证后又改口说是没有收到书面报告,引起了舆论的一致批评,往轻了说是推卸责任,往重了说是误导国会,属于犯罪行为。
法国公信力最强的《世界报》还报道称贝鲁的长女当年就读这所学校时就遭受过虐待,并且在1998年对贝鲁谈起过此事。因此《世界报》认为法官和女儿的证词清晰表明他早已知情,说明他的宣誓证词存在“实质性矛盾”。
国会的调查委员会还发现贝鲁对1990年代发生在法国另外一所私立教会学校的虐待现象同样存在知情不报的问题。
同时,贝鲁所在的政党还面临挪用欧洲议会公款的指控。对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导人马琳娜·勒庞的同样的指控导致勒庞被剥夺了选举权。虽然贝鲁一审被判无罪,但是其所属政党还是缴纳了罚金。而检方已经提出了上诉,也就是说,贝鲁的最终命运其实还没有被决定,还是有可能因此被判刑。
这样层层的丑闻之下,贝鲁的公信力以及形象都受到了巨大的打击。2月贝塔拉姆天主教寄宿学校性侵丑闻爆发后,3月贝鲁的支持率就从38%暴跌到了27%,此后一路下滑,最终到了18%这个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低位。
自认“众人皆醉我独醒”,引起法国人厌恶
除了连绵不断的丑闻,贝鲁本身颐指气使以及自我感觉良好的态度,也让许多法国民众不满。这一点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在8月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彼时贝鲁公布了明年的预算草案,其中加入了删除两个法定假日,从而促进生产的条款。对于热爱度假的法国民众来说,这自然是捅了马蜂窝了。法国的劳工团体马上宣布9月10日将举行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游行示威。
以上是8月底贝鲁开记者会的背景。在这个记者会上,贝鲁花了大段时间向法国民众宣讲法国的债务危机到底有多么严重,以此来证明民众必须相信他以及他的新预算法案,否则国家就将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但这完全是个伪命题。去年12月法国《回声报》刊发的民调显示89%的法国民众对国家经济感到担忧,86%的民众对法国的债务情况感到担忧。因此根本就不存在贝鲁想象中的法国民众对国家面临的危险浑然不知的情况。法国人只是不满贝鲁提出的解决方案罢了。
贝鲁在记者会上大谈“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但是却决口不提自己以及其他国家高官会做什么表率作用。要知道取消法定假日这种事情,欧洲不是没有国家尝试过。2011年深陷欧债危机的葡萄牙就一次性取消了四个法定假日。但是,葡萄牙同时也宣布包括部长、议员在内的全体公职人员全部降薪5%,以展现政府与民众共渡难关的决心。
而贝鲁却只是要求法国人民作出牺牲,自己依旧享受着总理的高福利高津贴。就算是下台了也依旧可以享受多种优惠。他还表示国家这么多年来借债的税金都是花在了人民身上,因此这是人民的义务。这种颐指气使的态度,让许多法国民众感到不可理解。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都能明白为什么法国人那么讨厌贝鲁,他确实不是一个称职的总理,在现在这种时候主动让政府面临垮台的危机,也可以说是毫无政治担当,让人扼腕。
“封锁法国”,大规模抗议示威9月10日全面展开
综合法媒报道,为抗议法国总理白鲁大规模缩减预算案,法国各界呼吁9月10日举行“封锁法国”(Bloquons tout)抗议示威。这一抗议行动自今夏以来逐渐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得到法国部分左翼党派和工会的支持,极左翼“不屈的法兰西”(LFI)更是号召“全面罢工”(grève générale),至今已经明显地受到激进力量的影响,已经在法国各地筹备组织。
一位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对法新社表示,情报部门注意到该抗议行动的“方向已经发生变化”,逐渐被极左翼和左翼激进力量掌控。法国情报部门预期此次动员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抗议,尤其包括潜在的破坏行动。
01 全法抗议活动扩散
法国情报部门确认,此次动员存在促使“全法或部分地区瘫痪”的意图。
另据情报部门消息,部分前“黄马甲”人士已计划加入此次抗议行动。“黄马甲”运动如今已主要被极左翼接手。
一名警察消息人士对法媒BFMTV表示:“我们能感到这个抗议行动真的在扩散。”其原因在于民众的“失落感,认为精英阶层享受特权却缺乏表率,而普通人却每天被高物价压得苦不堪言。”
02 信任投票成关键影响
动员人数似乎在不断增加,社交媒体上呼吁抗议的声音愈发强烈,还有一些非政治性、公民性的抗议群体存在,包括女权主义者、无证移民、亲巴勒斯坦活动人士宣布加入。
警方消息人士指出:“极右翼和主权主义者几乎已在这场9月10日的动员中消失。”总体而言,情报部门认为该抗议行动依然缺乏明确的结构性协调。与此同时,不少工薪阶层似乎更倾向于另一场9月18日的示威动员,因为他们担心9月10日会被卷入与更激进群体并肩的局面。
不过,9月8日针对白鲁政府的信任投票可能成为转折点。如果政府垮台,可能会让部分抗议者(尤其是退休人群)失去继续动员的动力。
03 法国总理:“10万人参与”明显被低估
法国情报部门预估“封锁法国”运动参与人数将达到10万人。
法国总理白鲁9月4日接受法国电视二台(France2)采访时表示,他认为“10万参与者”人数明显被低估。这意味着,平均每省有1000人参与其中。“通常来讲,重要的抗议示威行动日,参与者会更多”。
近些年来,在法国大规模示威活动中,参与者人数明显更多。例如在2019年至2020年初针对法国养老金改革的示威行动中,法国政府和法国总工会估计,每天有10万至80万人参与。
04 法国内政部长:高度警惕
法国内政部长勒塔约9月5日表示,他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抗议”行动,但抗议活动会“很壮观”,并要求各地区最高行政长官保持高度警惕。
勒塔约表示,任何试图封锁法国重要设施的行为都必须被及时制止,必要时必须快速疏散人群,“尤其对火车站、港口、机场、主要公路、油厂、发电厂、垃圾焚烧厂、水处理厂、大型市场、大学附近”提高警惕。
勒塔约强调,“绝不容忍任何破坏公共建筑的行为,尤其是标志性建筑”,“必须将破坏者绳之以法”。执法部门保持高度警惕,在重要场所附近巡逻,保护政府部门大楼。法国警察、宪兵或将随时增援,以应对示威封锁行动。
在巴黎,警方正在为各种可能性做准备。正如“黄马甲”运动或反退休制度改革示威时一样,当局将重点守护爱丽舍宫、总理府、各部委、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等标志性地点。
各地政府也已进入高度警戒,预计某些地区的抗议示威会更为激烈,尤其是法国西部的雷恩与南特等城市。
05 法国各界抗议行动
罢工:
9月10日,预计法国多个行业罢工。法国总工会(CGT)8月底呼吁,9月10日“尽可能组织罢工”,团结工会联盟(Solidaires)也呼吁罢工。但法国第一大工会——法国劳工民主联盟(CFDT)拒绝加入“封锁法国”抗议示威行动,法国工人力量总工会(FO)没有呼吁罢工,但下属部分地方工会已动员起来,并提交了9月1日至11月30日罢工通知。
铁路运输方面,法国国家铁路公司(SNCF)的第三大工会组织——团结工会联盟铁路分支(SUD-Rail)率先呼吁罢工,法国国家铁路公司的第一大工会组织——法国总工会铁路分支(CGT-Cheminots)紧随其后。
公共运输方面,大巴黎地区公共交通可能瘫痪。法国巴黎大众运输公司(RATP)的基层工会(La Base)代表呼吁9月10日罢工,基层工会成员大多为巴黎城郊快线(RER)司机。巴黎大众运输公司的法国总工会代表也呼吁罢工。详细罢工计划将在9月10日的前两天发布。
航空运输方面,据法媒《世界报》报道,法国团结工会联盟航空分支(SUD-Aérien)已呼吁罢工、封锁机场,并计划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组织集会。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员工会(SNCTA)号召9月18日罢工。法航(Air France)的法国总工会代表也呼吁于9月10日、9月18日罢工。
公共部门方面,法国公共部门最大工会组织——法国总工会公共部门的协调员之一布鲁斯(Sylviane Brousse)证实,国家公务人员、地方公务人员、医院公务人员联合会呼吁9月10日罢工。
医院、药店方面,法国总工会、法国工人力量总工会、法国基督教工会联盟(CFTC)、巴黎公立医院集团(AP-HP)的法国自主工会同盟(Unsa)代表呼吁9月10日罢工。法国药剂师工会组织(USPO)呼吁法国药店员工“无限期”罢工。
私营垃圾清理行业也可能参与罢工,多个工会提交9月10日罢工通知。
零售业方面,法国总工会商业和服务业代表呼吁9月10日罢工。
封锁:
“经典的”封锁行动可能涉及机场、高速公路、火车站、学校。中学生工会(USL)已呼吁9月10日封锁学校。
法国情报部门和巴黎警察局情报部门指出,将有针对战略能源部门、交通部门、国防部门的封锁行动。例如,法国大西洋沿岸、莫尔比昂省(Morbihan)、滨海夏朗德省(Charente-Maritime)的石油炼厂、精炼厂都可能遭封锁。
法国工人力量总工会网约专车分支(FO-INV)呼吁9月10日私人出租车司机封锁法国劳工部。
此外,测速摄像头、自动提款机、购物中心、物流仓库可能将遭到破坏。
个人行动:
除各工会组织的罢工、封锁等抗议行动,法国社会运动专家西罗特(Stéphane Sirot)指出,不少法国人呼吁破坏法国经济的稳定性,例如“呼吁停止银行卡消费”、“宅家拒绝购物”。法国一些餐馆老板响应“停止银行卡消费”号召,为避免刷卡支付手续费,宣布为现金支付的顾客提供折扣。
社交媒体上还出现呼吁“零元购”、强行免费开放收费站等行动。
(欧洲时报/清清 来米 编译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