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媒:中国5款五代机亮相 美国2030年才能追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在经历了“九.三”阅兵带来的震撼后,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终于开始质疑,中美五代机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明明大幅领先且有海量民用市场兜底的美国航空工业,为什么现在差中国同行这么多?


▲中国五代机表现确实强势

“Military Watch”网站认为,中国这次一口气展出歼-20(即最成熟的初代型号,现役规模超过200架)、双座多用途歼-20S、单座空优升级版歼-20A、陆基歼-35A和舰载歼-35,组成了全球型号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五代机群。相比之下,美国F-22A和F-35的三个子型号加起来,虽然也有四种,并且装备规模更大,但重型机比例偏低,又迟迟没有完成向五代半的转变,面对高歌猛进的歼-20、歼-35家族,确实难掩颓势。



▲初代歼-20将逐步停产

文章认为,在2025年之前,中航工业只能维持歼-20的量产,面对年产上百架且供应全球的F-35项目,称不上压制,只能说是自保有余。但在2025年这个关键时间点,五代半的歼-20S和歼-20A替换了初代歼-20开始量产,更加廉价的歼-35也投入使用,五代机产能、战斗力实际上暴涨数倍。而F-35产能目前变化不大,技术升级更是大幅落后于规划。一度准备退役的F-22A,也在这种糟糕的局势下,不得不重新披挂上阵,准备接受大幅改造,但前景并不理想。



▲F-35目前最大的优势是服役规模大

具体来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F-35准备的升级规划,其实是美国航空工业中非常标准的渐进升级模式。即在战斗机量产过程中,同期完成技术迭代,并划分为“大、小更新”上机,逐步实现战斗力更新。但F-35项目覆盖范围实在太大,免不了出现一些小问题,导致升级屡屡延误。2023年TR-3标准的F-35因为软件开发问题,出现严重延误,彻底激发了美军的不满,导致近百架F-35在厂房积压。收不到货款的洛克希德·马丁,为了尽快解套,选择提供“临时版本软件”勉强恢复交付,但这种不稳定的架构,却酝酿着更大的风险。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确实有点手忙脚乱

一方面,临时软件并不能解锁完整战斗力,进一步导致了后续延误,另一方面,TR-3标准是F-35的“大更新”Block 4升级套件的基础,前者不稳定的架构,自然导致后者根基不稳。再加上中国限制稀土材料出口(计划换装使用氮化镓材料的AN/APG-85雷达)引发的硬件供应危机,Block 4升级在超支60亿美元(支出165亿美元)的情况下,已经推迟到2031年,并且还是大幅削减性能的“残血版”。简单来说,F-35在2031年才有望升级到残缺的五代半版本。



▲F-35雷达至今没用上氮化镓

对F-22A的升级就更尴尬了,早在2021年美国空军就提出了,投入109亿美元对143架状态较好的F-22A,进行大幅升级以对抗歼-20的计划,但如此巨额的开支被国会直接否决了。今年6月面对中国空军的进步,又一份升级规划出炉(其实还是十年前那一套,只不过换了个外壳),目前还在僵持之中。但哪怕按照最理想的模式,F-22A升级后也只能保持不到10年的巅峰战斗力,考虑到上百亿美元的升级费用,这对于正竭力筹措资源推动F-47落地的美国空军而言,难度实在太大了。



▲F-22A升级潜力确实不大

总的来说,未来五年是中国五代机独领风骚的时间,美国在F-35、F-22A身上浪费的战略机遇,最终将全部表现在现实中。而最令美军绝望的是,在2030年之后,将面临两款中国六代机同时量产的局面,届时局势将更加艰难。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4 00:23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