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舰南下 首次通过台湾海峡 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中国新航母“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测试

中国海军周五(9月12日)宣布,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近日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开展科研测试与训练任务。专家表示,“福建舰”接近正式入列不远。



福建号准备从上海江南造船厂启航开始首次海试(新华社刊发图片) © AP - Li Yun/Xinhua

中国海军发言人冷国伟在微信发布的声明说,“福建号”“近日穿越台湾海峡,前往南海海域进行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他强调这是航母建造过程的“正常环节”,不针对特定目标。

法新社援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海军武器专家科林·柯指出,中国航母通过台湾海峡并不罕见,但“福建舰”的出现“似乎更具象征意义,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军事、乃至海上强国的崛起。”

台湾方面表示已全程监控“福建舰”的动向,“以充分评估局势”,并“作出相应反应”。日本防卫省前日表示,曾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200公里处监测到“福建舰”及两艘驱逐舰编队南下。与此同时,中国海警也通报在该争议海域展开巡逻。

“福建舰”是国第三艘航母,也是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母,舰名取自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与前两艘“辽宁舰”和“山东舰”相比,体量更大,技术更为先进,服役后将极大增强中国在亚太地区威慑和投射能力。

“福建舰”在2024年进行首次海试,据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分析,其舰配备更先进弹射系统,可使舰载机携带更大武器和燃料。

目前中国仍严格保密“福建舰”的正式服役时间,专家推测,北京或选择在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日。法新社报道援引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认为,主要测试已基本完成,“福建舰”距离正式入列临近。

不过,德国海军装备专家亚历克斯·卢克则提醒,现在仍难以断言此次“福建舰”的南海航行是最后测试还是服役前准备,他说,“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还需观察其后续”。

福建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意味着什么? 

9月12日,官方证实中国首艘弹射航母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据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海军大校介绍,日前,我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

在同天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外媒记者“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的提问时表示,中国海军日前发布了相关的信息,我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这次的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的特定目标。

“我要指出的是,中国军舰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完全符合中国的国内法和国际法。”林剑表示。

福建舰首次通过台湾海峡

意味着什么?

这是福建舰第一次通过台湾海峡,为何选择这样的路线?

据玉渊谭天消息,海军研究院专家李剑表示,该舰在上海建造完成,东海海域水深及海况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全面测试要求。而南海海域水深足够、海况复杂,更适合开展系统性的航母试验与训练。从地理位置看,经由台湾海峡前往南海是最高效、合理的正常航线选择。

李剑表示,此次行动将试验和训练任务放在一起,是为了确保装备能快速形成作战能力,同时这可能是福建舰正式入列之前,最后一个阶段的试验。



福建舰 资料图

此外,据环球时报报道,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 福建舰的“首次远航秀”表明距离其正式入列的日子越来越近,中国的“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与其他两艘航母相比较,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根据发言人的表态,福建舰已经开始跨海区训练, 这表示福建舰各项技术性能已经成熟,开始远离熟悉的海域,进行远海能力测试。”“以前福建舰在东海、 黄海进行海试,此次赴南海陌生海域进行训练是对航母远海航行能力、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舰员协同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与提升。”张军社说。



福建舰 资料图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0日报道,中国官方宣布于10日对上海长江口深水航道实施交通管制,外界分析认为福建舰将再次出港,进行第九次海试。中国海事局官网8日发布航行警告显示,10日从早上10时30分到晚上8时将对长江口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实施交通管制,管制范围涉及302灯浮-301灯浮-42灯浮连线至长兴岛码头水域,以及深水航道进出口船舶。报道称,今年5月福建舰进行第八次海试前,上海海事局也曾发出类似通知。

“如果这是福建舰第九次海试,那么参照山东舰情况分析,这也很可能是福建舰入列前的最后一次海试。”张军社表示。

福建舰突然南下?或将穿越台湾海峡,正式服役进入倒计时 

我国自主研制的福建号航空母舰即将迎来重要时刻!最新动态显示,这艘备受瞩目的国产航母正在向正式服役迈出关键一步。据可靠消息,本周三福建舰在完成上海造船厂的准备工作后,并未像此前多次海试那样驶向黄渤海海域,而是在多艘专业拖船的护航下,直接向南航行。



这一不同寻常的动向引发了广泛关注。军事专家分析认为,福建舰此次南下极可能标志着所有海试科目已圆满完成,正在前往预定母港的途中。值得注意的是,其航行路线或将穿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台湾海峡,最终进入南海海域,为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做最后准备。

事实上,早在福建舰此次启航前,敏锐的观察家们就已经捕捉到诸多重要信号。9月8日,上海海事局发布的最新航行警告中,特别划定了特定水域的禁航区域。这一专业举措立即引发军事爱好者的热烈讨论,普遍被视为福建舰即将展开新一轮海上行动的前奏。

更令军迷振奋的是,与以往的海试任务不同,此次福建舰直接南下航行的行动模式,几乎可以确定是前往母港进行服役前的最后准备程序。回顾福建舰的发展历程,2022年6月17日是其重要的里程碑时刻,作为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的亮相标志着中国航母建造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技术特点上,福建舰采用了与辽宁舰、山东舰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其创新的电磁弹射系统与先进拦阻装置的完美结合,不仅显著提升了舰载机的起降效率,更代表着中国海军在航母运用理念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这种技术突破使我国航母发展跨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福建舰的海试过程同样创造了多项纪录。自2023年5月首次出海以来,这艘巨舰已多次往返于黄渤海海域,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测试。从动力系统的稳定性检测,到电磁弹射装置的可靠性验证;从航行性能的极限测试,到歼-15T、歼-35等新型舰载机的起降保障,福建舰经受住了各种严苛考验。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每次返港后,舰上设备都会进行细节优化;每次出海,都是对其成熟度的又一次严格检验。如今,在圆满完成所有测试科目后选择南下,充分证明福建舰已经顺利通过毕业考试,即将正式加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

关于福建舰的母港选址,军事专家普遍倾向于认为会设在南部沿海的某处现代化军港。这些经过特别建设的海军基地不仅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能够为大型航母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更重要的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同时辐射南海和西太平洋两大战略区域。



一旦福建舰在此完成驻泊部署,将意味着中国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得到显著扩展,能够在第一岛链内外形成更强大的威慑力量。特别是在台湾海峡、南海等关键区域,福建舰的常态化部署将大幅提升我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略威慑力。



福建舰的正式服役对中国海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说辽宁舰和山东舰主要承担训练和区域防御任务,那么福建舰则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远洋作战航母。它的加入将使我军首次具备持续性的远洋打击和控制能力。特别是在电磁弹射系统的加持下,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和出动频率将实现质的飞跃,这将极大增强中国海军在争夺制空权、制海权方面的战略优势。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福建舰不仅是一艘现代化的航空母舰,更是中国综合国力和战略决心的集中体现。它的正式服役,将为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捍卫国家统一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在当前台海局势日益复杂、南海问题持续发酵的背景下,福建舰的部署将为中国在周边海域争取战略优势提供重要保障。



值得关注的是,福建舰只是中国航母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第四艘航母(外界普遍称为004型)的建造工作已经启动,而且极有可能采用核动力系统。这一技术跨越将彻底解决传统燃油补给的限制,使中国航母真正具备全球部署能力。届时,中国海军不仅能在近海保持战略优势,还将在远洋执行多样化任务,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解放军又一“利剑”出鞘,赖清德“台独”幻梦彻底破灭!



12日清晨,解放军释出又一重磅消息,令无数军迷为之振奋。

据海军新闻发言人冷国伟海军大校介绍,日前,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冷国伟表示,此次组织福建舰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这也是解放军“福建舰”航母首次通过台湾海峡。

事实上,与之类似的场景早在2019年就曾出现过。当时,解放军第二艘航母山东舰于同年11月17日首度通过台湾海峡,前往南海进行科学研究试验与训练任务。一个月后,山东舰获正式命名,并交付解放军南海舰队开始服役。有军事专家指出,福建舰此次行动或预示其服役进入倒计时,中国“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达8万余吨。其远程航行与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突出,综合战力远超辽宁舰、山东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9月3日,中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阅兵仪式上,解放军首次完整展示了空中打击力量,包括歼-35、歼-15在内的多机型舰载战斗机及空警-600舰载预警机等尖端装备相继亮相,彰显了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强大能力。

有分析表明,这些空中力量将形成高低搭配,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作战能力,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有效提高航母编队的远海作战能力。解放军此举也再度印证,福建舰在服役后即具备强大战力,任何妄图在台海局势上做文章的宵小之辈,都要掂量掂量。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回顾历史,台湾同胞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牺牲,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895年到1945年,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从未停止,他们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信念坚如磐石。

尽管解放军遏制“台独”的能力无比强大,台湾社会期盼两岸交流的呼声无比强烈,但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却依旧选择与民意背道而驰,妄图通过各种卑劣手段阻挠破坏两岸关系。

九三纪念活动前夕,赖清德当局千方百计设卡阻拦,威胁台湾民众不要参加有关活动,并宣称“如有任何与大陆‘合作行为’将依法裁罚”。之后,赖清德在岛内受访时大放厥词,称两岸谈判交流应秉持所谓“对等尊严”,不能以“台湾放弃‘主权’、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赖清德还扬言,为强化台湾防务力量,明年防务预算将达到GDP的3%以上,预期在2030年之前达到GDP的5%以上,并鼓吹“唯有备战,才能避战”。

而针对美对台征收叠加关税、“大罢免”完败、风灾冲击等施政问题,赖清德则避重就轻,称以上种种都是不可预期的意外,是“三只黑天鹅”,引发岛内舆论抨击,批赖清德是试图为其施政无能、民心背离找“遮羞布”。有舆论直言,赖清德口中的“黑天鹅”,正是他自己。

从九三阅兵的“铁血宣示”,到福建舰的“利剑出鞘”,解放军以实际行动证明,任何分裂行径都是螳臂当车。赖清德幻想“以武谋独”、“以武拒统”的“台独”幻梦,终将在民族复兴的浪潮中彻底破灭。两岸统一的历史车轮,必将碾碎一切跳梁小丑。



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10月服役稳了?三亚成为首个双航母基地



9月10日,随着海事局的通报,第八次海试后休整了超过三个月的福建舰终于再度起航,而在一天之后,国外卫星发现其编队已经航行至浙江东南东海海域,日本海上自卫队更是

派出舰机进行侦察。根据日本拍摄的照片,福建舰当前甲板已经清空,很可能在为后续接装舰载机做准备,而东海舰队派出了现代级福州舰和052C济南舰担当带刀护卫,一路护送福建舰南下。





此前的8次海试,都是在造船厂周边的东海海域活动,这次高速机动南下,去哪里?南海舰队三亚基地!去干什么?正式交付入列,成为南海舰队的一员!



卫星图拍摄和日本跟拍都是在9月11日的下午,当你12日看到这篇文章时,福建舰编队很可能已经通过台湾海峡!这是2007年小鹰号航母战斗群穿过台湾海峡后,中国人自己的超级航母首次通过台湾海峡!

而在今天的一大清早,海军发言人表示,我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相关海域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这次组织福建舰跨区试验训练,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

诶,不是直接去服役吗?怎么还有个“科研训练和训练任务”,怎么还是“建造过程”?



不慌,来看看山东舰当年的操作:2019年11月17日 ,山东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2019年12月17日 , 山东舰在海南三亚举行入列仪式。

明白了吧,“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是服役前的最后一步,而山东舰这个过程花费了整整一个月,现在是9月上旬,不管怎么说,福建舰在10月服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南海舰队时隔6年迎来第二艘航母,给南海局势再加上一根定海神针!

福建舰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它将与南海舰队的“老伙计”山东舰强强联手,共同组成中国海军史上的首个双航母舰队!过去,辽宁舰和山东舰也曾有过“兄弟合璧”的壮举,但那更多是特定训练,而且需要南北舰队跨区协调。现在不同了,两艘国之重器,直接扎根在同一个母港,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双航母编队将成为南海的“常客”,成为中国海军的“常规操作”!

你可能会问,两艘航母在一起,不就是数量上的简单叠加吗?图样图森破!军事专家的解读是:这绝非简单的“1+1=2”,而是足以震撼整个亚太地区的“1+1>2”的战略利器!这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技术飞跃和作战模式的革新。



首先,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是关键。与辽宁舰和山东舰采用的滑跃起飞方式相比,电磁弹射能让舰载机在更短的距离内获得更高的初速度,大大提高了舰载机的起飞重量和出动效率。这意味着,福建舰能够搭载更重、更远的燃料和弹药,让歼-15T等重型舰载战斗机具备更大的作战半径和挂载能力,甚至能够弹射固定翼预警机如空警-600。后者对于航母编队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眼睛”,能提供超视距的预警和指挥能力,极大地拓展了编队的战场感知范围和指挥控制能力,将整个编队的作战效能提升到新的维度。



其次,双航母编队带来的是空海一体的立体打击与防御。当两座海上巨型堡垒同时出现在南海,福建舰的高效弹射能力可以迅速放出大批舰载战斗机,形成多波次、高密度的空中打击集群。而山东舰则可以作为补充力量,提供持续的空中巡逻和防空掩护。这使得编队在对海、对陆攻击,以及防空反潜方面都拥有更强的协同作战能力。



想象一下,一批歼-15T从福建舰腾空而起,挂载着重型反舰导弹直扑目标;另一批歼-15则从山东舰起飞,搭载中远程空空导弹,与来自福建舰的歼-35搭档,在空警-600的指挥下构建起严密的空中防御网。同时,两艘航母搭载的直升机(如直-20F)和护航舰艇(055大驱、052D驱逐舰)则能共同构筑起立体反潜体系,让水下威胁无处遁形。这种空海一体的攻防能力,将形成强大的区域拒止和反介入能力,足以让任何心怀不轨的域外势力和跳梁小丑,提前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南海,再也不是你们能为所欲为的“后花园”了!

南海地区素来是地缘政治的焦点,局势复杂且外部势力干预频繁。美国及其盟友在此区域频繁进行“自由航行”行动,并试图在争议问题上搅动浑水。在这样的背景下,双航母编队的部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过去,即便我们有航母,但航母也需要维护、也需要训练,总有“空档期”。这意味着在某些时候,南海可能出现“无航母可用”的真空期。但现在,有了两艘航母坐镇同一基地,这种情况将成为历史!当一艘航母需要维护保养时,另一艘航母能够随时顶上,确保南海方向始终有至少一艘航母处于战备状态,随时能拉出去应对突发情况。这种全天候、不间断的存在,将极大地增强中国海军对南海的实际控制力,让那些妄图制造麻烦的势力投鼠忌器,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美国想要对我们的双航母形成优势或均势,起码也要来两艘航母,而且必须搭载F-35C隐身战机,这对今天状况百出、捉襟见肘的美军来说已经比较困难。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航母如此重要,为何目前东海舰队还未部署航母呢?这并非我们“厚此薄彼”,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首先,是“地利”问题。航母的部署需要庞大的母港设施,深水码头、后勤保障、维修基地,一个都不能少。目前,东海舰队在地理位置上,确实缺乏像三亚那样能够完美满足航母长期驻泊和保障的理想母港。这需要时间去规划、去建设。



其次,是“人和”的问题。东海舰队的主要任务方向是台海。虽然航母在未来可能的台海冲突中,确实能发挥关键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台海区域的作战纵深相对较浅。解放军强大的岸基航空兵力量,其作战半径足以覆盖整个台湾海峡及周边空域。例如,歼-20、歼-16等先进战机,可从内陆机场起飞,凭借空中加油等手段,实现对台海及更远区域的有效覆盖。在这种情况下,航母在近海的战略必要性就显得不那么紧迫了。毕竟,航母再强大,也是一个高价值的“大目标”,在狭窄的台海,其暴露风险也会随之增加,面临来自地基和海基反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的威胁。



因此,将宝贵的航母资源优先部署到更广阔、更复杂的南海方向,去应对那些真正需要“拳头”说话的挑战,这恰恰体现了中国军方的高瞻远瞩和战略智慧!这并非意味着东海舰队未来不会有航母,而是在当前阶段,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战略效益。当条件成熟、战略需要时,相信我们的航母舰队,也必将横跨万里,挺进更远的深蓝!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4 08:18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