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舆论开始倒向对方,西贝能赢罗永浩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ZAKER 发表于 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10日的晚上,正带着家人在新疆喀什游玩的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发现西贝上热搜了。

原因是罗永浩一条吐槽。他发微博称:“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眼看热度居高不下,贾国龙连夜飞回北京,带着团队复盘了一夜,“我们想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做的饭中规中矩,他点的13道菜里也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在贾国龙看来,罗永浩用“恶心”形容西贝,这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有点砸牌子了”,于是西贝决定起诉罗永浩。

那么,西贝能赢罗永浩吗?



图/视觉中国

预制菜?

其实这场仗还没开打,西贝就先吃了两个亏。

西贝吃的第一个亏,在于行业和公众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巨大不同。

中国新闻周刊曾经报道过,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通知,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同时,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9月11日晚,贾国龙在罗永浩此前用餐的西贝中粮祥云小镇店,对包括中国新闻周刊在内的媒体表示,罗永浩点的13道菜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按照国家对于预制菜的定义,整个西贝也没有一道预制菜。

贾国龙进一步解释道,西贝采用中央厨房配送模式,即中央厨房对原材料完成清洗、分割等预加工后,根据菜品不同,一周为门店配送三次到五次不等,到店后冷藏或者冷冻保存。

但在老百姓的朴素认知中,不是门店现做就是预制菜。而贾国龙的表述,进一步让网友认为:央厨配送不更说明是预制了吗?

事实上,西贝确实卖过预制菜。

2020年,西贝推出“贾国龙功夫菜”这一子品牌,并在门店销售。然而当着消费者的面,直接加热预制菜,这种服务体验实在不好,这也是西贝第一次因为预制菜被骂上热搜。

虽然之后由于市场反馈不佳,功夫菜这个项目被叫停,并且西贝也不在门店销售预制菜了,但这样的来回拉扯反倒让消费者更容易对西贝这个品牌产生混淆。

贵不贵?

西贝吃的第二个亏,在于被认为贵。

其实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预制菜并非一定不能接受。比如被誉为“日本沙县小吃”的萨莉亚,虽然消费者都知道其卖的是预制菜,但最近两年生意却反倒越来越好。

萨莉亚2024财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至2245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5.8%至148亿日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1%至约81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而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业务强力提升了萨莉亚的盈利能力。报告期内,萨莉亚在中国内地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至529.87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3%至83.54亿日元。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消费者对于西贝最介意的点在于“贵”。这个“贵”如果还和预制菜沾边,那被介意的可能将直接拉满。

对于大部分网友来说,对西贝“贵”的认知,很多时候源于两道菜——49元的生菜和21元的馒头。

对此,贾国龙也承认过去的定价策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他同时也强调,西贝对品质的重视,导致原材料成本高,“一分钱一分货”。

甚至用贾国龙的话来讲,“西贝贵”是近些年中国餐饮业最大的冤案。据其介绍,今年上半年,西贝净利率不超过5%,其中原材料成本占到30%多。

确实,抛开成本谈价格并不客观。

西贝以西北菜出道,其当家菜品是牛羊肉,比如牛大骨和烤羊腿。由于牛羊肉的原材料价格本身就要远高于猪肉禽肉,所以这直接拉高了西贝的菜品价格。

但抛开感受谈成本也未必合适。

其实,无论是餐饮业还是其他服务行业,核心是获得感。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一道菜或者一款食物的“品质好”,远比“品质不好”要难感受得多。而“贵”恰是一种主观感受,背后说的是值不值。

贾国龙表示,这些年西贝通过菜品结构调整,已经把客单价从2023年的120元降到了现在的80多元。但无奈公众对西贝“贵”的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了。

生意好?

不过对于西贝接下来可能会持续面临争议,贾国龙倒是看得很开。其底气在于持续上涨的客流量。

贾国龙表示,今年8月是西贝有史以来客流量最高的一个月,超过2019年、2023年和2024年。

在他看来,客流量好,这不正说明消费者认可西贝吗,这不是典型的消费者用脚投票吗?

近年来,儿童餐成为餐饮业的一大风口。

有调查显示,我国6-12岁儿童经常在外就餐的比例达44.4%。《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儿童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因此,通过儿童撬动整个家庭消费,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餐饮企业的共同选择。

在国内餐饮企业中,西贝在儿童餐方面起步较早,所以消费者心智相对较强。

这源于西北菜“草原牛羊肉、乡野五谷杂粮”的食材优势,以及菜品无过分辛香麻辣、老少皆宜的特点,为西贝打造儿童餐奠定基础。

早在2017年,因家庭顾客带儿童就餐需求增多,西贝从提供小米粥、莜面等简易儿童食物起步,逐步推出专门儿童餐。2021年升级为专业儿童餐。2024年,西贝将专业儿童餐提升至战略地位。

再加上西贝的品控确实有保障,所以生意好也就不难理解了。2024年,西贝获得了两个围绕儿童餐的重要认证:“服务家庭顾客超2亿人次”以及“专业儿童餐累计销售超4000万份”。

面对西贝的反击,罗永浩也准备好了。

就在西贝宣布要起诉后,罗永浩表示悬赏10万元,公开向外界征集能证明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实证据”。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4 09:2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