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空军长春开放日将开幕:再过5年 歼-10/11退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2025年中国空军长春开放日开幕在即,军迷们居然在中国空军的装备更新换代上发生了争论。


从此次长春开放日要参展的空军主战机型看,可谓是老中青三代云集:老的一代我们有歼-8F和苏-27UB,摆在了静展区,中的一代我们有歼-10C和歼-16,而最新的一代毫无疑问就是那架首次参与航空开放日静展的歼-20型战斗机了。

参与航空开放日静展的歼-20





老中青三代机型摆在一起,大家就寻思开了——话说这中国空军现在的机型梯队,在更新换代上怎么有点儿“挤在一起”的感觉了呢?


中国空军的现代化

我们都知道,中国空军的装备现代化步伐,是从1992年的921工程和934工程引进苏联的苏-27S/UB型歼击机开始的。

歼-10与歼-11



从苏-27SK型歼击机衍生出我们自己的第一种重型第四代战斗机歼-11,同时还自行研发了我们的第一款中型第四代战斗机歼-10。

尔后我们在歼-11的基础上推出了中期升级型号歼-11B/BS,在歼-10/歼-10A的基础上则推出了具备四代半性能特征的歼-10B,此外还进口了苏-30MKK和苏-35S,以上装备在2015年前,几乎担纲了中国空军的大梁。


如果按照美国空军或者俄罗斯空天军的路数,从第四代战斗机装备,到四代半战斗机装备,中间隔了很长时间——美国空军的F-15A型战斗机于1972年装备部队,而真正的四代半战斗机F-15EX甚至2020年后才装备部队。

俄罗斯空天军也不例外,苏-27在1985年开始进入苏联空军,结果作为四代半战斗机的苏-35S一直到2012年才开始进入俄罗斯空军服役。


如果不考虑进口的苏-27S,我们大批量装备自己的国产第四代战斗机其实也就是2000年后、甚至2005年之后的事,歼-11B大批量装备甚至是2009年后的事了。

如果按照美国、苏联/俄罗斯的正常更新换代频率,我们的四代半战斗机起码要等十几年、到2020年之后才能出现,到时候正好赶上我们的第四代战斗机中期升级改造,该升级升级该退役退役。


没想到——嘿,2015年之后的中国空军,跟开了挂一样,你就看咱们这些年来的装备梯队就知道了。歼-10C型战斗机,这还算是比较早期的四代半战斗机,歼-16型战斗机,我们在歼-11B/BS上发展出来的新一代平台。

两种四代半战斗机全部在2015年左右加入空军现役,2018年左右开始形成战斗力,而此时距离歼-11B/BS这种四代机大批量装备甚至不到10年时间。也就是说,我们的四代机都处于青壮年时期,四代半战斗机已经开始大批加入空军现役了。

歼-20原型机



而更开挂的则是五代机,歼-20型战斗机2011年试飞技术验证机,2014年试飞原型机,2017年就已经上了阅兵式的舞台,已经是处于早期试装状态了,然后2020年之后大批量铺开装备。

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四代半和五代机,几乎是同一时间进入空军航空兵部队的,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堪称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奇迹——第四代战斗机的后期型号2009年大批量铺开装备,四代半战斗机2015年大批量铺开装备,第五代战斗机2020年大批量铺开装备,随着歼-35A型战斗机的出现,2025年我们甚至还有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大批量铺开装备。

双座版歼-20S





更不用说,我们现在还有新一代作战平台,还有五代机改进型,还有为五代机改进型和新一代作战平台而预备的忠诚僚机(CCA)机型呢,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再过5到10年左右,我们的空军又会迎来新一轮大规模换代。

而此时别说我们的大批四代半战斗机才装备了10到15年,甚至我们的歼-11B/BS型战斗机,歼-10A/S型战斗机,装备年限也不过才20到25年。以典型第四代战斗机、四代半战斗机的停场寿命,彼时的四代半正值壮年,四代机也有足够的余寿。


甜蜜的烦恼

所以显而易见,这已经成了我们空军装备更新换代的问题,或者也可以说是甜蜜的烦恼。

歼-16与苏-35机队




“问题”就出现在2015年左右,彼时我们为了应急作战,装备了大批第四代战斗机和四代半战斗机。毕竟从打仗的角度来说,要是随时可能爆发战争,那么装备的先进性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要服从于装备的可靠性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我们的装备更新换代速度这么快,那么必然带来的就是——装备“积压”,老装备寿命才刚到中期就面临着淘汰的局面,甚至还有些更老的装备——比如歼-8FR和歼-7L/G还没有完全退役的情况下,新一代装备就已经出来了。

歼-20机队





也正因为如此,军迷们昨天在微博上都快吵起来了——歼-20系列的装备数量到底应该搞多少?歼-35A和歼-20如何平行装备?在前面有第六代战斗机的情况下,第五代战斗机有没有必要大批量装备?在第五代、第六代战斗机已经形成装备梯队的情况下,大批的歼-10C和歼-16怎么办,空军航空兵要不要扩编?

歼-35





反正大家讨论的内容也都是空对空,虽然不一定靠谱,但是“甜蜜的烦恼”多少还是体现出了军迷群体对空军建设的关注,算是长春航展前的小插曲。


大伊万的看法

不过,这事儿吧大伊万还是有点兴趣的——毕竟,这多多少少考验的是大家的系统性思维。就跟职业经理人一样,怎样通过有效的装备梯队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作战效能的最大化,实现最高的装备性价比?

苏-30MKK



咱的观点,首先,在目前装备产能这么大的情况下,最老的那批苏-27UB、苏-30MKK战斗机、歼-11型战斗机甚至2005年左右装备的那批歼-10型战斗机,都会在2030年前全部退出现役。

一方面这是中国空军最早装备的第四代战斗机,在性能上已经完全无法满足2030年代作战的要求。二方面到了2030年后,这些装备的使用年限已经达到30年左右。作为第四代战斗机,本来也该到了退出现役的年限。所以它们退役是没什么悬念的,至于更早的歼-8F和歼-7L/G,更是会跟这些四代机一起退出现役。

歼轰-7A



比较特殊的是歼轰-7A型,目前歼轰-7A型战斗轰炸机,装备年限从20年到10年不等。但是由于它是对面攻击型号,无论是低空动压,还是大载荷训练,对机体结构的损伤都要超过典型的制空战斗机。

而且还考虑到它是三代机而不是四代机,机体设计等相比四代机有差距,再加上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大量的歼-16型战斗机。故而歼轰-7A型在充分发挥余热的情况下,说不定会仿效强-5在2015年左右的处理方案,到时候统一退出现役,由新一代战斗机替代。


所以,以2030年的角度考量,当时的中国空军装备梯队,应当是:现有的部分歼-10A和大部分歼-11B/BS继续留用,歼-10B/C和歼-16/16D继续使用,歼-20和歼-35A担纲大梁。

此时的歼-10A和歼-11B/BS,寿命开始进入后期,歼-16和歼-10C尚可一战,而歼-20和歼-35A正值壮年,至于后面如果要装备新一代作战平台的话,那大概率是先开始退役歼-10A和歼-11B/BS——尽管这些飞机其实也并不老,也就15年到20年多点的寿命。

新一代无人机制空作战飞机



但是以2030年的角度看,在先进的新一代作战平台带着CCA机型的情况下,性能差距怕不是已经快要赶上五代机和二代机之间的差距了,到时候根本不是怎么对抗的问题,是根本没法对抗的问题。

因此,只能退位让贤了——也许从物尽其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一些歼-10A和歼-11B/BS经过一定的翻新改进后,要么封存留用,要么干脆用于军援我们的盟友?

网友PS的朝鲜空军涂装歼-10C



其实,在解决了这批2005年到2015年之间生产的四代机,歼-10A和歼-11B/BS的情况下,也许我们的装备梯队面临的问题也就没那么大了。四代半战斗机的生命力虽然在新一代作战平台面前确实不够看,但是和第五代战斗机互相配合的情况下,面对一些次要方向的对手问题不大。

毕竟你看中南半岛,你看南亚次大陆,我们的对手都没啥好玩意儿,用新一代平台去对付完全是牛刀杀鸡,拿着五代机带着四代半对付它们绰绰有余。用到2040年之后、也就是这些四代半战斗机寿命普遍在25年左右的情况下再退出现役也没啥问题。

六代机与忠诚僚机协同作战想象图





而2040年的节点,我们空军的装备梯队应当是:新一代作战平台带着CCA僚机担纲大梁,歼-20和歼-35A相当于目前四代半的地位,歼-16和歼-10C开始退出现役,至于歼-10A和歼-11B/BS已经全部退完。而那个时候用来取代四代半战斗机的,大概是七代机了。

当然了,这些内容吧,其实都是咱们开脑洞的结果,不过——你想想,就在两年之前,咱们讨论的主要内容,还是到2030年我们的歼-8FR甚至歼-8F,歼-7G甚至歼-7E能不能被完全取代呢……


结果这才多长时间啊,到2030年甚至早期歼-10和歼-11B都有可能要进入退役序列了,更别说什么歼-7、歼-8了。只能说那句话——你对工业克苏鲁的力量一无所知,你对一个已经进入上升期快车道的大国的工业实力一无所知,不过不要紧,很快你就能看到了。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6 07:24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